首页 > 经济·科技

种养结合带加工 内蒙古小村庄谋划致富“大”产业

2023-06-09 17:04: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通辽6月9日电 题:种养结合带加工 内蒙古小村庄谋划致富“大”产业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一座座透绿的春棚整齐排列,一缕缕沁人的奶香扑鼻而来。三夏时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吉日嘎郎吐镇孟家屯村香瓜基地里,村民正忙着为瓜秧叶面喷施牛奶,迎接即将到来的丰收季。

  孟家屯村是远近闻名的香瓜种植专业村。20多年来,当地一直把发展香瓜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甜蜜事业”,小香瓜稳稳地占领了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大市场

图为董玉波(右)查看香瓜长势。 李潇 摄

  今年,孟家屯村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变为集中集约经营,依托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整合20户村民的100亩土地,新建44座春棚,统一香瓜品牌、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对接市场,并与本村肉牛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绿色牛奶香瓜品牌。

  孟家屯村党支部书记董玉波告诉记者,6月10日前后,香瓜将成熟上市,目前已经有5棚香瓜被整棚订购。

图为宋玉梅(右)在工作。 胡建华 摄

  “我们村出产的香瓜之所以香、甜、脆,受欢迎,得益于来自牛场的牛粪及牛奶的‘滋养’。”董玉波说。

  提及收成,董玉波更是喜上眉梢。“村集体预计收入30万元。老百姓以土地入股、年底拿分红,相比自己种,每亩地能增收800元钱。”董玉波说,香瓜基地还带动50多名工人,月工资超5000元。

  19岁参军入伍,26岁时就把事业干得风生水起的董玉波是村民公认的能人。2020年,他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既然大家相信我,我就不能辜负大家,全力以赴为村民谋福利。”孟家屯村在抓好香瓜产业和养牛业的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引进水泥预制件厂,让村民“变身”工人,足不出村拿工资,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图为航拍孟家屯村香瓜基地。 毕乐陶 摄

  “我是4月份来水泥厂上班的,主要工作是扎钢筋笼子,计件工资,上个月发了1万多元。”村民宋玉梅边干活边说,村党支部办的项目,给了她和20位村民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

  董玉波告诉记者,水泥预制件厂目前投产的是第一条生产线,第二条生产线正筹建中。两条线满负荷生产后可吸纳本村30人就业,村民根据不同工种,每月可以领到4500元至10000元的固定工资,村集体每年可增收8万元的场地出租费和投入分红。

  “下一步,我们利用村集体资金,为村民减免50%的合作医疗费用,还要利用闲置学校,集中解决全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董玉波说,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他信心满怀、步履铿锵。

图为果蔬烘干厂车辆正在作业。 张家龙供图

  北纬37度是优质果蔬经济带。然而,季节性供应仍然是果蔬产业一个显著特征,夏秋两季作为果蔬供应的旺季,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下降……“菜贱伤农”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消化季节性剩余,保障农户种植收益,提升地区农畜产品附加值,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推进延伸农畜产品后期加工,通过引进果蔬烘干厂,以“订单种植”“底线收购”等形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新型渠道,为农产品保底收入保驾护航。

  清洗、切割、除杂、甩水、加糖、烘干……这套流程下来,就能实现蔬菜烘干。

  据果蔬烘干厂负责人冯年芳介绍,烘干中使用机器热风为鲜产品自然脱水,通过高温的烘干,在降低水分的同时,也能增加产品保质期限,完成烘干的鲜产品还能保留原有的营养成分、口感和风味。“最终形成方便面等食品需求的干果、干菜,能远销国际、国内市场。”冯年芳说。

图为工人在清洗圆椒。 张家龙供图

  “今年种了4亩圆椒、6亩牛角辣椒,品质、成色好的,采摘后直接拉去市场销售,剩余拉在烘干厂卖。”马鞍桥村圆椒种植户王保林说。

  王保林告诉记者,以前地里的次品只能烂在地里,或者倒在路边,自从有了果蔬烘干厂,所有辣椒都能带来收益。“烘干厂以600元/吨的价格收购,大大提升了我们的收入。”王保林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抢收+烘干+晾晒” 各地多举措力保小麦颗粒归仓

    从上周延续到本周,在产粮大省河南、陕西等地出现了连绵不断的大范围降雨天气,这导致了一些地方麦田积水,麦穗发芽霉变等现象,这也是河南近十年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烂场雨”天气,河南与农业农村部都出台措施,效果又怎么样?《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夏粮抢收战。本周五上午,看着收割机在麦田中轰轰作响,河南驻马店种粮大户老...

    时间:06-04
  • 抓住抢收与晾晒烘干两个关键

      抓住抢收与晾晒烘干两个关键(豫论场)  “农业生产既抓平时,也抓应急,不容有一丝懈怠。统筹规划,加快补齐农业设备、设施短板,我们才能在应对极端天气时更加从容。”  评论员 丁新科  目前,全省多地降雨停止。经历一场近十年最严重的“烂场雨”,全省小麦抢收也进入关键期。雨刚停的时候,收割机暂...

    时间:05-31
  • 县域经济观察: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过去年20%。  “今年能多赚点吧?”面对记者提问,他谦虚起来:“希望如此吧。”  自2009年盘下这片杨梅林,丰收次数不少,盈利的年头却屈指可数。“...

    时间:05-31
  • 县域经济观察: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过去年20%。  “今年能多赚点吧?”面对记者提问,他谦虚起来:“希望如此吧。”  自2009年盘下这片杨梅林,丰收次数不少...

    时间:05-31
  • 河南多举措抢收夏粮 紧急下拨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中新网郑州5月30日电 (记者 韩章云)5月30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要求,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做好2023年小麦保险理赔工作,尽可能减少小麦种植农户损失。同日,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河南是中国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小麦年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今年该省小麦播种面积在8500...

    时间:05-30
  • 河南多举措抢收夏粮 紧急下拨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中新网郑州5月30日电 (记者 韩章云)5月30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要求,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做好2023年小麦保险理赔工作,尽可能减少小麦种植农户损失。同日,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河南是中国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小麦年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今...

    时间:05-30
  • 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快讯!省财政紧急下拨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5月30日,经省政府专题研究决定,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确保小麦质量、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收益。(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归欣)...

    时间:05-30
  • 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快讯!省财政紧急下拨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  5月30日,经省政府专题研究决定,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确保小麦质量、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收益。(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归欣)...

    时间:05-30
  • 西藏白朗县举行第十届果蔬采摘节

      中新网拉萨5月29日电(记者 江飞波)果蔬产业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的主导产业,5月28日,“五彩天域·有机白朗”第十届果蔬采摘节在日喀则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开幕。白朗县的大棚果蔬。 主办方供图  白朗县官方介绍,2011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白朗果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白朗有机果蔬推...

    时间:05-29
  • 从“靠天收”到“慧种田” 汾河岸边果蔬飘香

      中新网太原5月22日电 题:从“靠天收”到“慧种田” 汾河岸边果蔬飘香  作者 高瑞峰 李俊羿  樱桃树上翠绿嫩果争相“冒头”,七彩小番茄挂满藤蔓……山西太原南端,汾河岸边,田间地头果蔬“争艳”。  小满时节,山西太原小店区晋乐果园中,樱桃、鸡心果、西梅、葡萄等吸引着十里八乡的采摘客。每年5月至10月,该果园水果次第...

    时间:05-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