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县域经济观察: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

2023-05-31 05:46:37

来源:人民日报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过去年20%。

  “今年能多赚点吧?”面对记者提问,他谦虚起来:“希望如此吧。”

  自2009年盘下这片杨梅林,丰收次数不少,盈利的年头却屈指可数。“天气热的时候,新采杨梅有三变:一变没香味,二变有酒味,三变就坏掉了,只能拿去肥田。”

  邱胜军算了一下,过去,大量鲜果还没来得及上卡车就成为次品;在田间和运输途中的损失,占到产量的1/3;因为品质下降被迫贱卖的,至少有一半以上。

  邱胜军的烦恼,折射出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的一块短板——保鲜预冷。2020年,茶陵县开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3年下来,山下田间立起一座座“大冰箱”,他的难题有了解决的办法。

  与时间赛跑、把家当冷库,曾是采收季无奈的选择

  再有一个多月,就到黄桃采收季。长期以来,睦兴村林枫生态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段建光都要准备好与时间赛跑。

  “凌晨4点,工人集体上山,打着手电摸黑快干。6点,要给新采桃子打包,8点装车运走,赶在中午前卸到农批市场的大型冷库里。”段建光说,采收的时候,果园动辄40摄氏度的高温,过去一直沿用这样紧凑的节奏——这是收获的喜悦,却也是几年前无奈的选择。

  当地黄桃糖分高达16%—17%,在没有田间冷库的时候,高温、挤压、密闭的仓储环境,会让果子以小时计快速腐坏。“有一次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耽搁了半天。结果一车黄桃运到长沙,变成一车烂桃。”段建光说,“只能就地倒掉。”

  那时候,果实的分拣也很难完成,更不用提加工。“怕烂在路上,直接混着卖,收购商出价才每斤两三元。”段建光说,其实,分拣好的一级果批发价可到每斤7元,二级果能到5元,品相个头差些的还可以加工成黄桃干、黄桃汁。

  对于田间冷库有需求的合作社和企业,并非没有想过办法。灵官村海潭生态种养合作社的李会平,主要种植长豆角。每到成熟季节,家里就会被塞得满满当当。“买了好几台冰柜,又借了邻居的冰箱,还是装不下。只能关门窗、开空调,温度调到最低,能保鲜一天算一天。”李会平说。

  “茶陵县农产品腐损率一度普遍高达30%。经营主体小而散,资金、技术和意识不足,虽然有个别主体自行建设了一批冷库,但覆盖面也很有限。”茶陵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建宁介绍,2020年,我国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湖南有6个整县推进试点,茶陵县正是其中之一。

  下专项补贴、促行业合作,将田间冷库建好更用好

  在杨塘村,成片茶树在山间云雾中若隐若现。半山腰的平台上,矗立着嘉木种养合作社投资建设的茶叶存储专用冷库。

  “赶上了好政策,国家给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费用补贴40%。但建什么类型、月电费要多少、找哪个施工方,一连串的问题,一开始也没底。”合作社负责人蔡锦然说。对此,茶陵县建立了施工单位备选库。经营主体在库中因地“定制”施工单位、冷库类型。

  “根据茶叶属性及储存需求,结合冷库具体条件,我们合理设定存储温度,平均每月电费只要800元左右。”蔡锦然说。冷库稳定运行需要使用三相电,为了保障安全高效用电,2022年,国网茶陵电力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42万元,为冷链冷库建设提供专项服务。

  “28万元的‘冷链贷’下来了!”茶陵联兴生态种养合作社社员周观保收到了银行提示短信。按照他在合作社的出资比例,冷库建设需要认投78万元。在茶陵县农业农村局协调下,周观保获得了金融机构为冷库建设定制的“冷链贷”等低息贷款。据介绍,全县累计已有101家经营主体贷款1200余万元。

  “大冰箱”建起来,更要高效利用。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强,冷库空置期大,为了高效协调冷库资源,2021年5月,120家经营主体成立了茶陵县冷链行业协会。

  “成员中有的种蔬菜,有的种水果,各产品收获期不同。协会收集好相关信息,在会员间搭起桥梁,谁家设施闲置了,谁家又急需冷库,居中撮合,就能提高冷藏保鲜设施使用率。”茶陵县冷链行业协会会长陈湘赣说,下一步,协会还要在冷库维修保养、技术服务、产销对接上下功夫。

  形成新模式、催生新产品,产业链逐渐成形

  如今,段建光可以更从容地面对采收季了:“桃子一摘下来,就送入预冷库,直接进行分拣、打包等后续工序。”他所在的合作社还有50亩猕猴桃,也因为冷库的完善,实现了反季节销售,“猕猴桃耐储存,旺季单价只能卖2—3元,在冷库里放到过年,能卖到8—9元。”

  据统计,经过全县冷链建设和科学调剂,茶陵农产品腐损率从30%下降到10%以下,年减少经济损失超过4亿元。从田间地头到冷链冷库再到加工企业的产业链逐渐成形,为农产品增值打下基础。

  虎踞镇的谭正军有了扩大腐乳生产的底气:“腐乳制作以前只能在大豆收获季小批量进行,现在全年都可以在冷库里加工。”产量上来后,就是入驻各电商平台,他的腐乳高峰期单日销售近万单,“既不怕原料爆仓,更不怕订单爆单。”

  茶陵佳家欢冷链集配中心负责人张建中说:“中心与田间冷库形成了无缝对接、优势互补的储存模式。”打开中心冷库大门,在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里,足足150吨黄桃块、黄桃汁竟不显拥挤——有别于临时存储鲜食果蔬的田间冷库,这个专业冷库规模达4万吨,鲜果销售季过后,很多合作社把剩余农产品从田间冷库转移至此长期储存,为进一步加工和销售做准备。看中当地冷链仓储条件来茶陵投资的果月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冻干果蔬产品销售额达6000万元,40%的原料就来自周边地区送来冷库的农产品。

  冷链设施的支撑作用,让茶陵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与日俱增。3年间,新增茶叶种植面积2万亩,食用菌由900万棒增加到1600多万棒,大蒜面积从2万亩增加到3万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从7个增加到13个,新增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向技术要效益,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引入,意味着生产模式的发展及盈利可能性的增加:邱胜军的家庭农场2摄氏度的恒温冷库里,杨梅保鲜期能延长两天;利用气调包装机密封包装、注入二氧化碳,可再度延缓杨梅氧化发酵。“物流48小时范围内,我们的杨梅都能保持好品质、卖上好价钱。”邱胜军说,未来借助越发成熟的水管网设备,在山间引进水雾喷洒技术,天气对收获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

  “搞种植不再只靠天吃饭喽!”邱胜军说。

  本期统筹:王子凯

  版式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 记者 孙 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田间地头“解纷”:让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中新网长治5月29日电 题:田间地头“解纷”:让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作者 高瑞峰  “我家是喜事,我家先过。”“逝者为大,定了时辰就不能改。”……山西省襄垣县下良镇一村庄,同村两户村民红事与白事同日“相撞”,村中街前路是必经之处。办事前一天,双方协商,为争谁先通过而僵持不下,纷争欲起。  “...

    时间:05-29
  • 湖南东安开设“乡村学堂” 技术专家田间“把脉开方”

    原标题:湖南东安开设“乡村学堂” 技术专家田间“把脉开方”  驻村第一书记田间课堂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资料图) 唐涛华 摄  “听说烟草种植专家要来我们村开展技术培训,乡亲们非常高兴,一大早全来了。”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清冬说。  连日来,东安县“乡村学堂”活动走进芦洪市镇...

    时间:05-26
  • 湖南东安开设“乡村学堂” 技术专家田间“把脉开方”

      中新网永州5月26日电 (唐涛华 唐宇 唐小晴)“听说烟草种植专家要来我们村开展技术培训,乡亲们非常高兴,一大早全来了。”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清冬说。  连日来,东安县“乡村学堂”活动走进芦洪市镇赵家井村烤烟示范基地,采取专家讲座、田间指导、相互交流的方式,为4个乡镇6...

    时间:05-26
  • 推动县域经济跑出高质量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基础较薄弱,且东西部差距明显。2022年,我国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中仅有52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占42个,中西部地区仅10个。  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基,推动县域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跑出加...

    时间:05-26
  • 中国露天电影活跃社区田间:年轻人重温老辈童年快乐

      中新网长春5月21日电 题:中国露天电影活跃社区田间:年轻人重温老辈童年快乐  作者 石洪宇 谭伟旗  初夏的吉林微风习习,温暖舒适。夜幕降临,家住长春市的王学会开始了他的露天电影放映工作,这是社区居民非常期盼的时刻。  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一名放映员、一群嗑着瓜子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

    时间:05-21
  • 中国露天电影活跃社区田间:年轻人重温老辈童年快乐

      中新网长春5月21日电 题:中国露天电影活跃社区田间:年轻人重温老辈童年快乐  作者 石洪宇 谭伟旗  初夏的吉林微风习习,温暖舒适。夜幕降临,家住长春市的王学会开始了他的露天电影放映工作,这是社区居民非常期盼的时刻。  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一名放映员、一群嗑着瓜子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

    时间:05-21
  • 带动就业2.6万余人 山西农业大县陶瓷产业升级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中新网朔州5月20日电 题:带动就业2.6万余人 山西农业大县陶瓷产业升级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 杨静  “以前一直没工作,在家带孩子,帮助家里面种种地,一年到头也挣不到什么钱。”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天顺陶瓷有限公司工人刘大冬告诉记者,孩子上学后,她走进陶瓷生产车间做贴花工作,有了稳定收入,生活得到改善。  应县地处山...

    时间:05-20
  • 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让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

      中新网庐江5月18日电 (姜家生、周铃、昌蔚)“在科技小院我们深入农村,和当地村民紧密相连,进一步了解农民的需求,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能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实验室固然能够写出好文章,但是科技小院深入三农,让我能够把文章写在农民的心坎上。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安徽农业大学2021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李智...

    时间:05-18
  • 田间地头话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调研方法

      学习·知行丨跟着总书记学习调查研究  田间地头话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调研方法  5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考察了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  习近平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并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

    时间:05-16
  • 高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湖南锡溪村田间地头“有学问”

      中新网娄底5月15日电 (刘曼)“我们这款紫米是自留老品种,紫鹊界高山梯田里种出来的,口感软糯,米香味很浓。”经过耐心解答,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村村民罗忠益又在网上店铺卖出几斤自己种的米。离开电脑,他又忙着写文案、剪辑视频发布在其他平台。  罗忠益是村里第一个开网店做电商的人,刚开店那几年,他卖货就是简单上...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