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浙江换发2.5亿张商品“二代身份证” 促国际贸易便利化

2023-06-06 11:14: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6月6日电 (奚金燕周迪)“浙江创造了一个奇迹,成果远超预期。”近日,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诺德·巴布艾特来访浙江时发出感叹。

  2020年底,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提出“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lobal Migration to2D,以下简称GM2D),通过全球的统一协作,为全球商品换发“二代身份证”。这项计划将对全球商品流通、国际规则制定、新兴商业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2022年5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签署三方联合声明,在浙江建设全球首个GM2D示范区,推动在全球率先完成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全面运用二维码进行供应链管理,为GM2D全球推广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标准案例。当下,浙江已成功为7.6万家市场经营主体的24.8万种产品发放2.5亿张商品“二代身份证”。

  升级换代:浙产商品换发“二代身份证”

  “巴西的用户扫码查看了M-M AICCO男士休闲九分裤9089的产品信息”“自澳大利亚入境浙江13.390kg冰鲜去骨牛肉三角末梢等”……在“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M2D)在线”平台上,滚动着浙产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赋码、扫码的实时动态。

  “这些在浙江生产的商品被赋码流通后,用户扫码即可了解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等的详细信息。与此同时,用户在何时何地扫码查看了我们的产品,也一目了然。”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GM2D专班负责人潘欣介绍。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感知、数据交互、数据串联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提升的核心动能。二维码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载体,是商品唯一的“身份证”和国际“通行证”,是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重要纽带,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对促进数字规则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国际贸易便利化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原有的条形码,就像商品的‘一代身份证’,受限于有限的可读性,可存储与读取的信息不多,现在有了二维码以后,商品就有了‘二代身份证’,更多的信息可录入,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带来了更多便利。”潘欣表示。

  今年正值浙江GM2D示范区建设一周年,雷诺德·巴布艾特等人此行正为访问与考察示范区建设情况。在实地走访多家在浙单位后,他对浙江GM2D示范区建设成果发出感叹。

  一年间,浙江立足全球原点和首创原创定位,深化规则创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模式创新,聚力做好“规则研究、技术攻关、机制保障、数字赋能、多方发动”五篇文章,积极探索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的浙江实践。

  目前,“GM2D在线”数字化系统应用场景不断深化,已同步开发上线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6种外语版本,深入实施《商品条码服务关系编码与条码表示》等3项国家标准和《基于GS1系统的重要产品统一编码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推进制修订《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浙江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等重要制度文件,深度接轨国际技术规则。

  据悉,当下,浙江已成功为7.6万家市场经营主体的24.8万种产品发放2.5亿张商品“二代身份证”。较示范区建设之初,注册市场经营主体数增长51.00%,赋码产品种类增长218.18%,赋码量增长276.59%。

  一码溯源:真伪可查倒逼产品质量有效管控

  在浙江,“GM2D在线”消费结算场景及配套的GM2D二维码扫码解析插件已帮助大量企业实现“一码结算”。如,以世纪联华和驰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头部零售企业目前已完成了12900家门店的二维码结算系统技术改造。包含批次信息的二维码为库存管理带来便利,在扫码结算时还能及时拦截过期商品,避免消费纠纷的产生。

  除了食品领域,工业用品等领域也逐渐加入GM2D的队伍。在浙江宁波,地产减压阀必须由第三方机构检验合格并完成GM2D赋码贴码才能出厂销售。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接产品出口国减压阀标准,帮助企业实现了自营出口质量保障。宁波创新阀门有限公司首批5000个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产品完成赋码贴码后顺利出口印尼。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借助GM2D追溯机制追溯召回16批次,涉及不合格产品11000余只,推动了流通领域减压阀产品质量有效管控。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示范区建设白皮书》,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历程,系统梳理经验做法、主要成效和典型案例。

  据悉,下一步,GM2D示范区建设将聚焦聚力三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物品编码迁移制度改革,以高质量建设示范区促进国际数字规则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国际贸易便利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考身份证丢失怎么办?上海“考生补证绿色通道”开启

      2023年高考马上就要来临,在这个重要的时刻,高考身份证到期或损坏、丢失怎么办?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人口办获悉,上海“考生补证绿色通道”已开启。  如果考生在考试前不小心身份证到期或损坏、丢失怎么办,千万不要因此影响自己的考试状态。目前,上海市公安局各级人口管理...

    时间:06-02
  • 北京6月1日起为京籍高考生开通办理居民身份证绿色通道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杜燕)2023年北京市高考在即,针对部分考生可能出现身份证到期或临时丢失、损毁,急需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的特殊情况,北京市公安局决定自6月1日起至6月10日高考结束,开通北京市户籍考生办理居民身份证绿色通道,为考生快速办理居民身份证。  今天,北京市公安局表示,6月1日起...

    时间:05-31
  • 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将于5月30日9时公开宣判

      据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告,该院审理报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定于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在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公开开庭宣判。  2023年5月19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上诉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二审庭审中,围绕上诉人吴谢宇提...

    时间:05-26
  • 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将于5月30日9时公开宣判

      据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告,该院审理报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定于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在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公开开庭宣判。  2023年5月19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上诉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二审庭审中,围绕上诉人吴谢宇提...

    时间:05-26
  • 新疆推动南部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3日电 (余中平 曾玲玲 于国康 张利民)辽阔而富有生机,是新疆大漠戈壁鲜明的特色。在这里,巨大、成群的风机矗立在戈壁中,捕获着穿越旷野的风;连片、转动的光伏板在沙漠上列队,贪婪地吮吸着炙热的阳光。新疆的风能和太阳能正在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绿色电能,通过“电力高速路”汇入电网,点亮着远在百里、千里之外...

    时间:05-23
  • 中方:应警惕日方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估审查为核污染水排海寻求“通行证”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20日,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发表联合宣言称,强调执行核安全最高标准的重要性,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的独立审查,以确保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和国际法,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任...

    时间:05-23
  • 2022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发布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闫晓虹)《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2022)》16日在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正式发布,形成业内最系统详实的智能网联“中国方案”实践思路与落地应用。  2020年9月,北京市正式启动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先后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

    时间:05-16
  • 四川推进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 将实现核心景区高速直达

      中新网乐山5月12日电 (记者 王鹏)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会12日下午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召开。记者从现场获悉,预计到2025年,大峨眉区域将实现核心景区高速公路直达。  2023年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这是全国首个推进交旅融合示...

    时间:05-12
  • 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打造“科技身份证”为评选减负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5月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聚焦为科技工作者减负,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创新建设了STID(科技身份标识)平台,打造出“科技身份证”,以科技人才唯一编码实现人才唯一识别。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坤平在发布会上...

    时间:05-06
  •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有效期延长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任沁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4月28日发布公告,为依法保障港澳居民来往内地权益,自5月8日起,对有效期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证件有效期限统一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告指出,2020年疫情发生后,部分港澳居民未能及时办理“...

    时间:05-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