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打造“科技身份证”为评选减负

2023-05-06 22:1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5月6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聚焦为科技工作者减负,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创新建设了STID(科技身份标识)平台,打造出“科技身份证”,以科技人才唯一编码实现人才唯一识别。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坤平在发布会上介绍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有关进展情况并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李坤平表示,聚焦为科技工作者减负,中国科协创新建设了STID平台,打造了“科技身份证”,以科技人才唯一编码实现人才唯一识别。STID已部署在本次全国创新争先奖评奖系统中,为申报者赋码,将来希望通过STID串联起期刊论文、奖励评价、学术交流等一系列的人才科技活动主要场景,实现信息复用功能,即科技人才在上述场景中输入STID,就可以调出和他相关的学术信息,有效提高填报的效率和质量,减轻人才负担。

  同时,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采取“无纸化提名、评审”的方式,实现候选人、提名单位纸质材料的“零报送”,让候选人和提名单位“少跑路”。

  李坤平指出,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表彰过程具有突出价值引领、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等特点。

  突出价值引领方面,将“四个面向”作为领域划分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分类评价的方式体现奖项的价值导向作用。其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更加关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面向经济主战场,则关注依靠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破解创新发展的科技难题,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中作出突出贡献;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着力体现把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为科技研发的重要导向。此外,设立社会服务领域,着力围绕科技报国和科技为民,引导科技工作者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做出贡献。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将“分类评价”“破四唯”具体化,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统领的“六维度”综合评价法。一是坚持政治标准,将组织、纪检审查意见作为的候选对象资格审查的基本前提;二是突出学风道德,对所有候选对象进行科研诚信征信查询;三是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要求候选人填报的论文和著作、专利、成果转化情况、代表性工程技术成果等主要科技成果贡献不超过5项;四是突出学术影响力评价,将重要学术组织或期刊任兼职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五是突出科技成果的“质量、绩效、贡献”,将重要科技奖项、重大项目情况纳入评价维度;六是推动案例评价,对临床医生、中医药、科研仪器开发等领域人才推行成果案例成果库评价方式。通过以上方式,切实将在“创新争先”行动中,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科技创新成果的优秀人才评选出来。

  坚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方面,围绕营造良好的人才评价环境,从推荐单位、专家委员会管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评选程序、专家组成机制、候选人行为等多方面提出务实举措,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切实维护奖项的纯洁性、公正性、权威性。

  据了解,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奖励周期为3年,奖励名额为先进集体10个,奖励科技工作者团队,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先进个人300名,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对其中30名贡献突出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已于2017年和2020年开展两次评选表彰工作,一大批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校、政府与医院携手培养城市科学、数字化领域复合型人才

      中新网上海5月7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7日获悉,在第二届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未来城市与健康城市”发展论坛上,上海纽约大学分别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签约。据介绍,上海纽约大学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合作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后疫情城市的发展、数字城市建...

    时间:05-07
  • 安徽大学代表团访问德国、法国、智利

      中新网柏林5月7日电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4月23日至5月2日率代表团出访德国、法国和智利。据介绍,此为疫情以后,安徽首个高校代表团访问德国。  在德国柏林,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参黄伟等人与代表团会见,双方均希望安徽大学在中德合作中进一步有所作为,将经贸合作、教育科研合作、人员交流一...

    时间:05-07
  • 盐碱滩变为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见闻

      曾经,有这样一片地方:三分之一是污水库,有专家认为“没法治理,只能填了”;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没法种树,只能荒着”,来种树的农民摇摇头;三分之一是荒地,“守着前面两块地方,咋还能住人?”附近的居民直叹气。  如今,这片地方已满目苍翠、楼宇林立、产业兴旺、百姓安居……这里,是位于蓟运河畔、渤海之滨的...

    时间:05-07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强基础研究 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按照总书记的指引,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单位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时间:05-07
  • 习近平的侨情侨心

      联播+|习近平的侨情侨心  “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长期以来,侨胞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群体。  在总书记心中,广大海外侨胞是推动住在国同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更是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谈及侨务工作时,他频频提及“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

    时间:05-07
  • 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揭晓

      中新网济南5月7日电(记者 赵晓)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5月7日在人文高端论坛上对外发布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统摄全局的重大命题”“学界呼吁打造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等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新现象、新趋势入围。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

    时间:05-07
  • 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愿与广西携手续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中新网南宁5月7日电 (记者 林浩)“平陆运河建设对广西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成后将为沿线民众带来新的福祉。”在广西钦州市平陆运河青年枢纽工程项目现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蔡达峰说。图为平陆运河青年枢纽工程项目现场。 林浩 摄  5...

    时间:05-07
  • 江西等地21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水利部:全力做好暴雨洪水防御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水利部官方微信消息,5月5日以来,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西南东北部等地出现强降雨,累积最大点雨量江西抚州三源406毫米、福建南平邵武313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江西、福建等地2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条河流超保,2条中小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水利部要求全力做好...

    时间:05-07
  • 第十届天津国际设计周即将开幕

      中新网天津5月7日电 (孙玲玲)6日,第十届天津国际设计周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第十届天津国际设计周将于5月12日下午在意式风情区正式启动,持续到6月底,在意式风情区、北宁公园、巷肆创意产业园3个展览场地举行。  “2016年,天津国际设计周作为中国唯一...

    时间:05-07
  • 农技讲堂首次搬进插秧专列 今年约5万名农民乘专列前往垦区春耕

      中新网哈尔滨5月7日电 (周晓舟)6日17时,K5151次列车从绥化站缓缓驶出,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的400余名“插秧客”乘坐专列奔赴三江平原进行春耕生产,黑龙江省如期迎来插秧客流高峰,插秧专列的开行标志着黑龙江省春耕生产已全面启动。  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位...

    时间:05-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