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盐碱滩变为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见闻

2023-05-07 17:01:35

来源:人民日报

  曾经,有这样一片地方:三分之一是污水库,有专家认为“没法治理,只能填了”;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没法种树,只能荒着”,来种树的农民摇摇头;三分之一是荒地,“守着前面两块地方,咋还能住人?”附近的居民直叹气。

  如今,这片地方已满目苍翠、楼宇林立、产业兴旺、百姓安居……这里,是位于蓟运河畔、渤海之滨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在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生态城历经15年开发建设,蓝图渐成现实。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来到这里,听取了生态城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察看了规划实景沙盘和建设展板。总书记指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10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从31.23平方公里的盐碱荒滩上起步,“种”出了一座绿色新城:居民发展到13万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建立起涵盖6类30项指标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智能科技、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落地生根,拔节生长。

   将智慧元素融入居民生活

  从鸟鸣中醒来、在绿荫下漫步、在花朵的芬芳里徜徉……5月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一个多彩的美丽家园。

  家住季景兰庭小区的白振义老人每天都闲不住,“上午去社区中心打乒乓球和台球,下午游泳。”老人走出家门,他顺手把邻居家的垃圾也带下了楼,“举手之劳,保护环境。”

  下楼没几步就是垃圾回收箱,细长灯管、水银温度计、杀虫剂、电子垃圾、化妆品、过期药品、纸类垃圾、厨余垃圾……垃圾种类被划分得十分详细。刷卡、选择垃圾种类、投放,白振义动作娴熟。

  “业主投放厨余垃圾1.05千克、可回收物2.1千克、其他垃圾0.38千克;小区今日投放垃圾总量226.41千克,减少碳排放量149.6千克……”回收箱侧面的屏幕闪动,显示此次投放垃圾数量和小区垃圾投放总量。“每次回收垃圾都会有积分,一定的积分能换购日用品。”白振义说。

  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距离不超过150米、步行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原则设置智能垃圾投放设备。前端居民投放垃圾的“小数字”,到了后台便成了垃圾智慧分类的“大数据”。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每个智能垃圾投放设备搜集的数据均被实时传输到了“无废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垃圾怎么投、什么时候清、运到哪里,都由这些数据说了算。

  “厨余垃圾易腐坏发臭,大数据测算后会安排环卫人员及时清运。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会实时上传,供平台工作人员实时动态查看轨迹,保障清运过程高效无遗漏。”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局长王喆说,“生态城将智慧元素融入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作为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在今年大会期间推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数个智慧体验点位,让市民与观众沉浸式体验“未来智慧生活”。

  “这小装置连着我的手环,每天的血压、体温、心率、步数,喊一声就会告诉我。”同住季景兰庭小区的高宗芝老人指着客厅里一个20厘米高的蛋型装置说,“遇到突发情况,卧室床头有一键报警,门口有红外预警,小区空地上探测到老人摔倒的图像也能感应报警。孩子们在外工作很放心。”

   生态修复技术在全国多地推广运用

  绿树环绕,湖水湛蓝,鱼儿吐着水花,飞鸟自在翱翔……“我在生态城周边工作10多年,居住8年多,有空就来静湖走走,空气好,很放松。”居民王攀和记者在静湖边散步时说。

  “想不到吧?以前的静湖是一个面积2.56平方公里的人工挖掘废水坑,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是周边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旭指着一张老照片说。在这张照片上,黑黄色的水体翻滚冒泡,周围不见一丝绿意,隔着照片仿佛也能闻到刺鼻的味道。

  “2008年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静湖治理就被列为环境建设的一号工程。”刘旭说,治理团队反复试验最终确定方案:重度污染的底泥经无害化处理后烧成陶粒,用于绿化基料;中度污染的底泥净化后被装进巨型口袋,用于人工岛造岛;轻度污染的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用于路基垫土。

  经过长达3年的生态修复和治理,这个曾经重度污染的“臭水坑”变成了生态城最大的景观湖,水域面积117万平方米,还与故道河、惠风溪等水体共同形成了独特的水生态系统,成为居民观花、观景、亲水的好去处,水域周边栖息的鸟类也越来越多。

  “该项目一共取得9项国家专利,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先后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山东沂水县沂河、湖南株洲市清水塘等多地推广运用,做到了‘能复制、可推广’。”刘旭说。

  “能复制、可推广的关键是有指标,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就是‘导航仪’。”刘旭介绍,开发建设之初,生态城就编制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2020年,生态城在对标中外先进城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指标体系2.0升级版”,新增智慧运行、宜居建设和科技创新类指标11项。

   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这些插画和软陶都是我在家抽空做出来的,现在有了展示和交流的空间。”走进季景社区居民创新创业中心,社区居民惠金向记者介绍她的手工作品。

  惠金是一名全职妈妈,也是一名手作爱好者。在创新创业中心,惠金的手作工作室开张,让她的爱好有了“变现”的空间。“创业场地、政策对接等,以前对我们来说都是难题,如今有了居民创新创业中心这个平台,方便多了。”惠金说。

  这是中新天津生态城首个居民创新创业中心,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居民免费开放,居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驻场时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社区有不少具备一技之长的居民因为时间、资金等因素无法创业。因此,我们和社区一起打造了这个众创空间。”项目运营方吉宝智城(天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监杨朔告诉记者。据悉,目前生态城具有类似功能的居民创新创业中心共6个,覆盖一半社区。

  “既然生态城是一座‘城’,就必须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中新天津生态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良介绍,生态城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设立产业准入门槛,实行项目入区环境评估一票否决制,不引入高耗能、高排放、有污染的企业,高度重视本地就业指标,产业人口不断增加。

  在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房内,工程师正操作着精密仪器,这条产线是天津市首条具备批量加工光电全材料体系的生产线。“这个行业对员工素质、员工队伍稳定性和周边生态环境的要求都很高,而生态城符合所有要求,我们的员工半数以上是生态城居民。”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曲迪说,安居才能乐业,以当地居民为主的员工队伍多年来非常稳定,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生态环境部去年11月发布了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中新天津生态城位列其中。2022年,生态城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增长了近一倍,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从2016年的33%提升到100%。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生态城年均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美丽资源”正在变成“美丽经济”。(人民日报 记者 乔 杨 武少民 靳 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团队“十年磨一剑”研发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 临床评价首发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获悉,该所刘江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多家医院和高校,在辅助生殖领域“十年磨一剑”,研发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使用表观遗传信息即DNA甲基化指标来优选胚胎的方法(PIMS),甲基化水平优良的胚胎的临床检验活产率...

    时间:05-08
  • 第73集团军某旅:数据赋能提升训练水平

      第73集团军某旅  数据赋能提升训练水平  本报讯 黄江南、朱强报道:雷达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4月下旬,第73集团军某旅一场电子对抗演练悄然展开。蓝方不断变换载频、脉宽,红方利用数据库精确研判、快速反击,成功压制蓝方干扰信号。  “只有善于计算、分析、运用战场数据,才能有...

    时间:05-08
  • 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有坚实国际法依据

      傅铸  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所谓“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试图反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将中国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美方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不符合国际共识与实践。发展中国家地位及特殊待遇由国际法确立,体现了国际公平正义。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由各项国际条约所确认,并为国际社会广大成员...

    时间:05-08
  • 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一大批有志向、能吃苦、肯奋斗的外国建设者投身其中。他们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为相关项目建设添砖加瓦,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巴中友好事业”  “大家看,孩子们在这里通过视频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还...

    时间:05-08
  • 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中新网天津5月8日电(孙玲玲 吴军辉 宋伊晴)5月7日,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揭牌仪式暨启动会在天津举行。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津培一同为该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据了解,南开大学自2020年6月开始,以“双一流”建设学科...

    时间:05-08
  • 全国首单液体二氧化碳线上现货交易完成

      大庆油田1000吨液体二氧化碳,日前以每吨加价210元的价格成功售出,在国内率先实现液体二氧化碳的线上现货竞价交易,标志着全国首单液体二氧化碳线上现货交易完成,为后续我国液体二氧化碳交易开辟了新渠道。  液体二氧化碳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化学合成、石油开采等多种领域,我国液体二氧化碳需求...

    时间:05-08
  • 国家能源局: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040万千瓦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国家能源局消息,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04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989万千瓦,海上风电51万千瓦,“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67.7%。  一季度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

    时间:05-08
  • 辽宁通报9起破坏营商环境案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党的二十大以来,辽宁省委坚持以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和保障营商环境根本好转,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日前,辽宁省纪委监委通报近期查处的9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分别是:  1.营口市委原书记赵长富在审批环境领域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996...

    时间:05-08
  • 东盟媒体解码湖南溆浦“云端”古村的“不老”秘诀

      中新网怀化5月8日电(张雪盈)挑一块深蓝格子纹布料,将穿好线的针头沿“Z”字形向上挑花,到顶后再往回挑花……位于湖南怀化溆浦县统溪河镇的雁鹅界古村内,身着绚丽花瑶服饰的花瑶挑花传承人刘店妹正向游客展示国家级非遗花瑶挑花。  在她身后,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的青瓦木楼在“云间”若隐若现,一条...

    时间:05-08
  • 建月球基地的玻璃有了?中国科学家月壤最新发现

      嫦娥五号月壤中发现天然玻璃纤维  科技日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陆成宽)月球上也有玻璃!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的物质科学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多种类型、不同起源的月球玻璃物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相关研究...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