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5G国产手术机器人亮相第31届通信展

2023-06-04 21:4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4日电 题:5G国产手术机器人亮相第31届通信展

  中新财经记者 刘育英

  6月4日,2023年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5G发展成就展”展区中,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的专家正通过5G定制网向北京展区远程介绍5G国产机器人手术原理,吸引了一大批观众驻足观看。这台机器人今年2月份成功完成我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

  记者看到,通过5G定制网信号传输,远在邵逸夫医院的专家操作在医院的手术机器人医生端,向位于北京展区的机械臂发出动作指令。在高清视野辅助下,远程专家可以通过可转腕机械臂的灵活操作,精准完成对模型的解剖、分离、缝合等各项手术模拟动作。

  今年2月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通过中国电信5G技术,操作国产手术机器人图迈,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一名当地患者实施了胆囊切除术,成功完成我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

  此次手术使用的是中国电信的5G定制网络,具有高带宽、低时延、且与公网定制化隔离的特性。在可靠性方面,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其断网预警服务能快速发现事件并及时告警,依靠高冗余的网络结构保障网络持续运行。

  截至目前,中国电信与国产手术机器人联合,已实现在包括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掖市人民医院等数十家医院面向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各级医院的数十台基于5G切片专网保障的远程国产机器人手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专家成功探索新方法 避免患者ESD手术后食管狭窄困扰

      中新网上海5月31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食管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手段,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5%。可是, ESD术后常会出现食管狭窄并发症,让患者进食困难。这个难题长期困扰着医生和患者。  记者31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时间:05-31
  • 中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郭超凯)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0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范举措,有效压制案件高发态势,推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  工作中,中央政法委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平安...

    时间:05-30
  • “折叠男孩”第一次手术完成:历时7小时,效果超预期

      山东00后“折叠男孩”第一次手术完成:历时7小时,效果超预期  新京报讯(记者 刘思维)5月25日17时,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悉,备受关注的山东00后“折叠男孩”姜延琛,已完成第一次手术。手术历经7小时,麻醉阶段异常凶险,中途曾临时更换方案,好在术后效果超预期,一次性矫正反向折叠的脊柱至少90度...

    时间:05-26
  • “折叠男孩”第一次手术完成:历时7小时,效果超预期

      山东00后“折叠男孩”第一次手术完成:历时7小时,效果超预期  新京报讯(记者 刘思维)5月25日17时,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悉,备受关注的山东00后“折叠男孩”姜延琛,已完成第一次手术。手术历经7小时,麻醉阶段异常凶险,中途曾临时更换方案,好在术后效果超预期,一次性矫正反向折叠的脊柱至少90度...

    时间:05-26
  • 中国专家原创技术实现安全、微创手术 造福复杂脊柱疾病患者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如何将内镜微创技术用于复杂脊柱疾病的治疗,是脊柱外科最前沿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记者20日获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贺石生教授与其团队从2015年起聚焦复杂脊柱疾病的内镜手术,从理论开拓、产学研转化方面进行了全过程的创新。经过多年探索,团队联合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共同研发,先后...

    时间:05-20
  • 国产高端设备亮相CMEF:探索精尖外科手术数字化复合诊疗 加速“AI+医疗”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uHOR魔方复合手术室、智慧仿生微创介入手术系统、AI医疗创新解决方案……15日正在上海举行的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简称:CMEF)上,中国高端医疗影像企业带来诸多自主研发的高新科技产品,备受业界关注。  由中国企业自主构建的uHOR魔方复合手术室首次亮相CMEF。据介绍,复合手术室是...

    时间:05-15
  • “机器人”手术引领新疆外科技术走进机器人时代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4日电 (陶拴科 刘爱澜 巴亚尔)14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自治区人民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卓越中心参访暨手术机器人手术直播周”活动上获悉,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9年9月,在西北地区率先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3年来,该院在妇科、胸外、泌尿、肝胆、...

    时间:05-14
  • 脸部“长”七斤重肿瘤 四年五期手术助患者换“新颜”

      中新网西安5月11日电(记者 阿琳娜)面部自幼出现的红色“胎记”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大,并导致患者李先生左侧面容损毁、左眼几近失明。记者11日从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获悉,经过四年五期手术,不仅肿瘤被切除,患者面容的损毁也被修复重建,极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魏建华主任团队在进行病例讨论。 空军军...

    时间:05-11
  • 首例出生前胎儿脑部手术成功实施

      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医生首次成功对仍在子宫内的胎儿实施了脑部手术,以修复其畸形的血管。这名婴儿出生几周后即出院,目前不需要任何药物或其他治疗。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中风》杂志。  上述手术是研究团队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一部分。该试验旨在寻找一种治疗盖伦氏静脉畸形(VOGM)的新方法。VOGM是一...

    时间:05-10
  • 胃怎么“跑”到了胸腔里?这个胃癌手术很特别!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孙卉 钱小蔷 记者 万凌云)“区别于往常的胃肠外科‘单兵作战’,这次手术由胃肠外科和胸外科‘联合战斗’”,院方告诉记者。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镇江江大附院(又名江滨医院)近日开展的一例胃癌根治术,却很不寻常——原来,这名患者大部分的胃并不...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