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兰州新区打造西北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承接“一带一路”进口药品

2023-06-03 21:52: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6月3日电 (魏建军)“在兰州新区打造重庆医药集团甘肃物流中心,有利于甘肃各市州县的三级医疗机构配送,可以对外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兰州到达国内的进口药品在兰州的落地,降低西北地区进口用药的运输成本,帮助西北地区民众更好的健康用药。”重庆医药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洋表示。

  6月2日至3日,重庆医药集团甘肃物流中心落户兰州新区,甘肃省首届医药流通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举行,全国医药物流行业专家围绕政策、标准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全方位研讨,就药品流通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满足民众多元用药需求及药品质量安全贡献智慧。

  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

  王洋介绍说,该中心将整合甘肃省内医药物流资源、实现三级医疗机构配送,满足甘肃省内各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实现药品配送全流程的安全、精准、高效。建成后可满足50亿元每年药品及器械的物流吞吐量。

6月2日至3日,甘肃省首届医药流通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在兰州新区举行。 魏建军 摄

  甘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黄金地段,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试验区,国家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明显,前景可期。甘肃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18种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保持在100万吨以上,中药材年交易量保持在150万吨以上。

  2022年,甘肃出台“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一圈、多区”发展格局,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链。加快推进投资1.9亿元建甘肃生物制品批签发和药物安全评估实验室,打造西北地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高地”。

  甘肃省药监局局长王胜表示,该中心落地新区,为该省药品流通搭建了新的大平台、快通道,形成了辐射西北五省区的流通网络。阿斯利康与重药合作搭建的基层医疗创新与培训平台,将为基层医疗人员提供先进、可持续的专业化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可及性,切实惠及基层患者。

  王胜说,药品流通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要在“三医联动”大格局中寻找机遇,以建立现代药品流通体系为目标,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方向,以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为着力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聚焦“高质量创新发展”,有助于药品流通行业服务医疗卫生事业重要支撑作用的发挥,有助于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能力、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深化“三医联动”,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对促进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守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王胜还建议,要创新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导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聚焦“健康管理”核心目标,积极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推进数智化药房建设,“线上线下一体”推进“三医联动”。探索开展药学服务健康管理示范药店创建活动,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重药集团是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领先企业,服务于医药全产业链,同时从事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生产及投资参与医药工业。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泉表示,重药甘肃物流项目也是西北地区最现代化的医药物流中心。

  袁泉认为,在这里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是助力甘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是甘肃省整合三方医药物流资源、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配送,满足民众用上药、用好药的需要;也是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药品在兰州落地,将成为甘宁青乃至西部的分拨中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这三类非处方常用药 准妈妈也别随意吃

      很多人以为非处方药无须医生开具处方,凭借自我判断就能随意购买。因此安全性更高,可放心大胆服用。其实,非处方药对于像孕妇这样的特殊人群来说,也应慎用。即使是常用的感冒药、咳嗽药和外用药等非处方药,孕妇也不能随意使用。  含组胺成分感冒药孕期不宜服用  妊娠...

    时间:05-27
  • 青海:不断扩大药品耗材集中招采规模 群众用药负担不断降低

      中新网西宁5月26日电(张海雯)“药品耗材集中招采规模不断扩大,累计集采药品688种、耗材27种,平均降幅50%以上,群众用药负担不断降低。”青海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青元26日在2023年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青海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负责人张勇介绍,药品和医用耗材价...

    时间:05-26
  • 不用药物抑制艾滋病病毒新线索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刘霞)科学家几十年前就发现,有些艾滋病患者能够在没有任何药物帮助的情况下完全控制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缘由一直未被揭示。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异常强大的抗感染白细胞CD8+T细胞或许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免疫学》杂志。  美国拉贡研究所科学家指出,每300人...

    时间:05-24
  • 美国2022年10.9万人因过量用药致死 创历史最高纪录

      中新社华盛顿5月17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当地时间17日公布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因过量用药导致死亡人数达10.9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因过量用药致死人数达109680人,相比2021年107622人的数据增长约2%,但增速较之前两年明显下降。2020年和2021...

    时间:05-18
  • 打通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他们在山村进行了一次健康管理实验……

      全村五分之一的老人有各种慢性病,多数村民对慢性病不以为然。来自北京的专家要在村里进行一场慢病管理实验。健康管理如何进行?村民的习惯能否改变?  谁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春天的风刚刚吹过黄土高原西北部,宁夏海原县关桥村的枝头树梢已经开始显现隐隐的绿意。每到这个时节,乡村医生田彦荣总比往...

    时间:04-30
  • 江苏推行“家庭药师进万家”打通居民安全用药“最后一步路”

      中新网扬州4月8日电 (记者 崔佳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以及药品购买的普及性,患者家庭用药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农工党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处方点评面对面项目负责人黄富宏7日告诉中新网记者,对老百姓来说,“家庭药师进万家”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社会...

    时间:04-08
  • (两会声音)用药安全无小事 谢子龙代表建议:尽快出台药师法

      中新网长沙3月2日电 (记者 傅煜)“对乙酰氨基酚是否能和布洛芬一起服用?”“如何正确选择退烧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用药安全问题一度广受关注。诸如交叉用药、过量用药等不合理用药行为,给民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用药安全无小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谢子龙建议...

    时间:03-02
  • 粤执行新版医保药品目录 新增7个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

      中新网广州3月2日电 (蔡敏婕 蔡妙珍)广东省医疗保障局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新增111个西药和中成药,其中包括新冠治疗药、罕见病药、儿童用药。该目录自3月1日起正式执行。  本次调整,新增了111个西药和中成药,将3个...

    时间:03-02
  • 生活观察|关爱“罕见” 点亮生命之光——我国加速破解罕见病诊疗和用药保障之困

      “肚大如鼓”的戈谢病,经常不自主抽搐的亨廷顿舞蹈症,一碰易碎的“瓷娃娃”……这些少见的病名背后,是罕见病患者求医问药的艰辛不易。  2023年2月28日,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点亮你的生命色彩”。面对罕见病诊治的世界性难题,我国加速破解罕见病诊疗和用药保障之困。  发布国家罕见...

    时间:03-01
  •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今起实施 优化日常用药结构

      今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实施,各地参保群众就医购药时将适用新版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和价格。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11个药品,包括慢性病、抗肿瘤、罕见病,以及新冠治疗药等领域的药品,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 丁锦希: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总共进行了...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