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秦巴茶乡的“新农人”:互联网“沃土”助绿叶生“金”

2023-06-01 13:3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6月1日电 题:秦巴茶乡的“新农人”:互联网“沃土”助绿叶生“金”

  作者 李一璠

  “根据天气、节日的特点,不断在茶上‘做文章’。直播让全国各地的人了解、爱上绞股蓝、喝上平利茶。”来自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新农人”王秀梅在直播间内告诉“粉丝”,每一片茶叶都源自茶农的手工采摘。茶园里采摘、田坎上交谈、工厂里加工包装都是她直播内容的鲜活元素,这些有着乡土气息的直播,带动当地绞股蓝销量倍增。

  据了解,平利县南依巴山,北靠汉江,地处陕、鄂、渝三省市交界,自然资源丰富,有“绞股蓝之乡”的美誉,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区。

图为王秀梅正在直播介绍绞股蓝。 王秀梅供图

  此前的平利县尝试过各种产业扶贫实践,因对市场变化和信息的感知滞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坐拥质美价优的绞股蓝却无法将其转化为农户的收益,平利县急需一批年轻的“新农人”打开局面,王秀梅是其中之一。

  “家乡平利地处秦巴腹地,漫山遍野都是绞股蓝,绞股蓝含有丰富的皂甙、黄酮、多糖类化合物,富有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诸多好处。现在人们对养生也越发重视,我看好绞股蓝的市场前景。”王秀梅说道,大学毕业返乡后的她考察了不少农业项目,最终选定绞股蓝。

  “近两年,火爆的直播带货促使我带领的企业规模快速扩大。随着销路不断拓展,自营的茶山货量不足,周边镇村的茶园也逐步供货,聚力发展。”王秀梅说道,如今,她已逐步建起了集茶叶采收、成品加工、包装设计、线上线下销售、仓储物流、网络直播、电商培训等多位一体,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现代企业

图为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茶山一景。 王秀梅供图

  互联网“沃土”助绿叶生“金”,王秀梅依托一根网线,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通过“特色农产品+新农人+合作社+电商平台模式”,带领当地民众走出了一条“平利模式”的致富路。

  “销售模式上,我们摒弃老式的批发销售,做足市场调研,根据顾客的反馈设计包装、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定制产品,还会定期组织举办线下交流会、订货会和采摘活动,让顾客与茶叶生产过程‘零距离’。”她向记者介绍道,企业还推出了平利冷泡茶、平利绞股蓝月饼等创新产品。

图为正在人工装罐的绞股蓝。  李一璠  摄

  王秀梅坦言,作为平利“新农人”之所以有一股“闯劲”,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倾力支持。2016年,平利县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当地政府主导下,100%的集镇实现了光网覆盖,90%的行政村实现了网络覆盖。该县引进多家物流快递企业25家,初步解决了“山货进城、网货下乡”双向流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平利县政府和电商平台合作,王秀梅带领51户种植绞股蓝的贫困户成立寻梦农园绞股蓝合作社,开发出适合电商销售的绞股蓝产品。由于她从严管控绞股蓝从种植到成品的每道程序,生产出来的茶品质较高、口碑良好,成为当地最为畅销的茶叶产品。

图为王秀梅与农户交流。 王秀梅供图

  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绞股蓝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整体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安康市将聚力绞股蓝标准化生产、聚焦龙头企业扶持培育,突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推动绞股蓝产业链发展

  “把人才、产业留在农村,让农人变成农商,让农村有现代企业,让传统小农对接上大市场,让‘新农人’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王秀梅表示,想要平利茶叶产业持续、良性发展,需要更多的“新农人”,其公司每年还会开展电商培训班,截至目前,培训已达2500人次,未来她计划投入更多精力培养返乡创业青年,为乡村振兴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完)

图为绞股蓝。 王秀梅供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科院院士王怀民:AI技术发展热潮下,我们不能只当粉丝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宋宇晟)“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处于潮头时,我们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粉丝,不能仅仅做其他项目的追随者,要培育明星项目,应该成为定义舞台和定义明星的一方,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创新生态位。”  近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开放生态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

    时间:05-30
  • 湖南娄底“90后”海归回乡当“新农人” 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

      中新网娄底5月26日电(傅煜 李建东 谭小斌)既能扛着锄头上山、撸起裤管下田,也能操作无人机、智能插秧机等现代农用机械。在湖南娄底蛇形山镇姚桥村,回乡当起“新农人”的“90后”海归女硕士肖源,正努力探索可复制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初夏的姚桥村,青山、果园、稻田、池塘交织相依,“旧农人”“新...

    时间:05-26
  • 江西乡村振兴见闻:“新农人”的“创业带富经”

      中新网江西安福5月25日电 题:江西乡村振兴见闻:“新农人”的“创业带富经”  作者 卢梦梦 刘团基 杨金艳  夏管时节,江西吉安市安福县甘洛乡洛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里满目青绿,看着长势良好的秧苗,合作社理事长周涛不禁喜上眉梢。  安福县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第一批商...

    时间:05-25
  • 江西乡村振兴见闻:“新农人”走出新“稻”路

      中新网江西共青城5月24日电 题:江西乡村振兴见闻:“新农人”走出新“稻”路  作者 卢梦梦 余华 陈群  初夏时节,在江西省共青城市泽泉乡花园村玉泽园合作社的竹稻米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袁火滚正站在田间,望着一片片即将平整完成的田块,不禁喜上心头。  2012年,40岁的袁火滚辞掉在浙江的高薪工作,回到江西老家,从一名企业...

    时间:05-24
  • 江西共青城“新农人”描绘乡村振兴好“菇”事

      中新网江西共青城5月23日电 (卢梦梦 胡晓敏 叶茂)23日,走进江西省共青城市金湖乡羊肚菌种植基地,一阵阵菌菇香气扑鼻而来,基地负责人邵洪明正在大棚里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  羊肚菌是稀有食用菌之一,香味独特,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既可以卖鲜菌又能做成菌干售卖,市场前景广阔。”邵洪明介绍,基...

    时间:05-23
  • 守护“夕阳红” 江苏多举措厚植“苏适养老”人才沃土

      中新网南京5月12日电 (徐珊珊)据江苏省民政厅12日消息,2023年江苏将开展养老服务管理、老年医学、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为养老服务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激励和评价提供政策支持,多举措厚植“苏适养老”人才沃土。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让老年...

    时间:05-12
  • 广西壮医护师让古老疗法焕发新生 民众从抗拒到变成“粉丝”

      中新网南宁5月12日电(唐蔚晴)护士节前夕,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医经典病房护师黄美芳正在为患者进行滚蛋治疗。“鸡蛋刚拿出来温度比较高,所以我给你先点蛋适应一下温度,烫的话你要及时说。”话语间,黄美芳手握鸡蛋在患者额头快速点击。这是壮族的一种传统医学诊疗方法,在壮医医院较受欢迎。  壮医药...

    时间:05-12
  • 武汉小伙直播自己动手装修新家 百万粉丝在线催更

      武汉晚报讯(记者范芃)“装修公司很多都没有按照国标来施工,而且潜规则也很多,我就想,能不能自己来做呢?”1996年出生的武汉小伙徐佳欣,站在自家门前,看着眼前的毛坯房,回想起与朋友聊天时对装修公司的吐槽:“货不对板”“质量堪忧”“好坑”……他决定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做装...

    时间:05-09
  • 根植“沃土”创新“触网”——在闽台农用兰花铺就乡村致富路

      新华社福州5月5日电(记者周义)“在网上和粉丝赏兰花、聊兰花,一来二去,顾客越来越多。”在福建漳州的直播间内,台湾农民许传辉一早就摆上几盆兰花,开始“带货”。  “大陆兰花市场规模大,我和好友在这里养兰、卖兰、搞直播,规模越做越大。”经营“青心兰园”的许传辉在台湾养兰多年,去年注意到大陆电商直播市场火爆...

    时间:05-06
  • 湖北宜城新农人:返乡“归雁”筑梦乡村

      中新网襄阳5月4日电 (李锋 钟军 张雨亭)“靠着这些返乡年轻人,我家的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了。”家住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的张茂香近日说道。依托互联网,当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搭上了电商产业的“快车”,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余飞是土生土长的板桥店镇人,过去父辈种植的豌豆、红薯、...

    时间:05-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