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谁在推波房贷乱象

2023-05-30 17:02:20

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楼市的回温,曾一度哑火的低首付、“零首付”旋风再次吹到了各地。5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日,重庆、佛山等多地低首付、“零首付”购房再现江湖,部分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打出了“零首付”的优惠政策卖力营销。火爆之下,“首付贷”也再次回归大众视线,有贷款中介用自己的“小金库”为购房者垫资,也有一些贷款中介声称与银行有合作,可以通过大额信用贷为购房者弥补首付不足的空缺。

  “零首付”再现

  开发商暗箱操作

  202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迹象,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在此背景下,“零首付”再现江湖。5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暗中调查发现,目前重庆、佛山等地的部分开发商、房地产中介均号称推出了低首付、“零首付”政策。

  “惊喜价速抢、重庆顶流楼盘”“精装+中央空调”……一位重庆地区房地产中介在朋友圈发布了最新的楼盘营销信息,这是一个仍在建设的新楼盘,商圈、学校、轨道交通配套设置齐全,其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零首付”三个大字。

  “购房者只需要付定金就可以了。”这位房地产中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是开发商推出的政策,购房者付5万元的定金就可以签署合同,然后分期还清。例如,40万元首付,今年年底还12万元,明年再还12万元,2025年最终接房时再还清,首付款是购房者欠开发商的。”

  类似的现象还存在于佛山,该地区一位房地产中介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开发商可以拉高网签价做低首付金额”。从具体的操作流程来看,开发商将市场价1万元/㎡左右的房源按60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但向银行贷款时却按照1万元/㎡申请,从银行超额申请的贷款就能为购房者降低首付比例。

  “不仅可以‘零首付’,还可以超贷。”云南地区一位房地产中介也在社交平台这样回复购房者。低首付、“零首付”的现象近年来并不少见,不少开发商、房地产中介以此为噱头扩大品牌影响力,拉拢客户,但这一行为已违反国家相关金融信贷政策。2017年住建部、央行、原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开发商或房地产中介通过首付分期、返首付等形式吸引购房者,或者通过做高合同价格,使得购房者获取更高额度贷款,进而可以有多余款项用于装修等其他用途,其实无论哪种形式,最终购房成本和额外产生的利息均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因此购房者要提高警惕,以防掉入营销陷阱。而且这类现象本身就是违反国家相关金融信贷政策的,不仅扰乱房地产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还会加剧断供风险,进而影响金融系统链的正常运行。

  “首付贷”卷土重来

  贷款中介推波助澜

  据调查,“零首付”主要存在于三种形式,一类为开发商直接做高合同价格,帮助购房者从银行申请较高的按揭贷款,降低首付比例;一类为开发商直接垫资,购房者之后将首付金额分期还给开发商;还有一类为通过“首付贷”形式为购房者提供资金。

  “零首付”行为看起来似乎是帮购房者减轻压力,但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会加重购房者财务负担,甚至引发法律风险,其中以“首付贷”形式最甚,所谓“首付贷”,是指在购房人首付资金不足时,贷款中介为其提供的一种补助资金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在“零首付”噱头火爆的当下,“首付贷”炒作风也渐起,在询问过程中,北京地区多家贷款中介均表示,可以办理“首付贷”业务,具体来看,主要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类为贷款中介“自掏腰包”为购房者垫资,全款将房屋买入后,贷款中介协助购房者申请一笔银行经营贷资金,还清垫资;另一类为贷款中介为购房者申请银行推出的大额消费贷产品,用来弥补首付不足的空缺。

  一位贷款中介介绍称,“我们可以帮购房者垫付部分首付和税费,然后再通过贷经营贷还清垫资,经营贷的年化利率在3.65%-3.85%左右”。不过此类方式只支持购买二手房的购房者。

  针对想要购买新房的情形,另一位贷款中介直言,“可以做无抵押的个人信贷补齐首付款,个人信用贷的年利率目前在3.6%-6%左右,服务费收取贷款金额的1%-3%”。这些“暗箱操作”的方式与“零首付”一致,实则干的是助推经营贷、消费信贷流入楼市的违规行为。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低首付本身属于违法操作。在当前购房政策放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种误区,即各地自己可以制定购房和信贷规则。实际上有些宽松可以积极利用,但一些违背风控角度的信贷产品或服务,容易忽视违约风险,进而带来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夸大了购房者的信贷还贷能力,造成后续购房合同纠纷等问题。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模式本质上还是通过贷款中介的资金过桥,最终把购房者的房贷转化成经营贷,这一做法侵占了银行经营信贷资源,也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违反金融信贷政策

  应及时干预整治

  “零首付”“首付贷”乱象难熄,不仅破坏了房贷业务的市场环境,也对金融市场的秩序造成了影响,乱象之下,已有相关机构欲从源头打击。

  5月26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关于禁止参与/协助“买房负首付”“零首付”等违规违法行为的郑重提示》表示,近日,有媒体报道“买房现负首付”相关新闻,反映深圳市出现以“首付分期”“装修贷”等形式诱导购房者购房的违法违规行为。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指出,各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禁止以任何形式参与/协助此类以“负首付”或首付分期为噱头的房源宣传和销售代理行为,如发现深圳市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存在违规销售宣传或为消费者违规购房贷款提供咨询、协助的,将立即报送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查处。

  “各类‘零首付’‘负首付’现象的背后也反映出当前房贷市场仍然存在一定乱象。”关荣雪坦言,因此各金融部门、监管部门等各部门要提高监管力度,加强防范风险意识,对可能出现的乱象及时干预整治等,要深刻地认识到,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恢复基础尚且不牢固的背景下,维护市场公正健康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提振当前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之一。

  严跃进进一步指出,违规的信贷操作增加,客观上也会干扰市场预期,造成市场有较大的波动或秩序的混乱。低首付、“零首付”、负首付或首付分期等操作,指向的都是“首付能力不足”的问题。除了金融风险等观察视角外,也要关注购房者首付能力不足的新情况。

  从金融机构角度而言,谈及“零首付”“首付贷”乱象,多位银行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行内没有任何与首付相关的贷款业务,也未与贷款中介进行合作,银行严格按照信贷政策落实首付款审核要求为购房者办理业务。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翻译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开幕 游客可模拟探索异星场景

      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开幕  游客可模拟探索异星场景   坐在影棚中的火星场景上,观众的影像就会实时形成画面,一秒穿越到火星上;戴上VR眼镜就能“把玩”博物馆里的瓷杯……5月29日,2023中国科幻大会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将围绕科幻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重点展示支撑科幻产业的新技术,结合著名科幻IP的内...

    时间:05-31
  • 打破“区块链孤岛” 国家队和大厂队都在努力

      从芯片研发到隐私计算 从人工智能到第三代互联网  打破“区块链孤岛” 国家队和大厂队都在努力   5月27日,中关村论坛举行平行论坛“区块链+隐私计算发展论坛”——拥抱可信数字经济的未来。自2021中关村论坛首次设立区块链平行论坛之后,本届中关村论坛延续了这一设定。跟之前相比,本届中关村论坛的区块链专场更加聚焦...

    时间:05-31
  • 对话票务代理: “上线”黄牛也会“坑”下线

      演唱会黄牛追踪调查——  对话票务代理: “上线”黄牛也会“坑”下线   昨日,本报A8版刊出了对演唱会黄牛乱象的暗访。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黄牛党”内部也存在着“上下线”的关系。“上线”黄牛除了挣门票钱,也挣“下线”黄牛的钱,甚至还会“坑”下线。A女士是一位底层的票务代理,她向记者曝光了一些关于票务代...

    时间:05-31
  • 肯德基、麦当劳儿童节玩具断货背后:“代吃”现象卷土重来?

      中新网5月3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好想要肯德基的三丽鸥玩具”“哪里还有麦当劳的游戏机”……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抱怨,买不到肯德基、麦当劳的“六一”儿童节玩具。  肯德基、麦当劳的“六一”儿童节玩具,等不到“六一”儿童节?  肯德基、麦当劳儿童节玩具到处断货  据肯德基官方介绍,儿童节套餐自5月20...

    时间:05-31
  • 多地发布2022年平均工资 这些行业“钱景”好

      中新网5月31日电(记者 李金磊)在全国平均工资数据出炉后,各个省份正陆续发布2022年平均工资数据。  平均工资数据包含了19个行业门类的平均工资,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哪些行业的“钱景”更好。来看看哪些行业平均工资更高。  看水平:IT业平均工资独领风骚  据中新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0日,浙江、吉林、黑龙江、四...

    时间:05-31
  • 业内首家!新华信托被宣告破产,有何警示?

      中新网5月3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5月26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信托”)破产。  新华信托由此成为我国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以来首家破产的信托公司,业内持牌信托机构也将随之缩减至67家。  新华信托被宣告破产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告称,新华信托不...

    时间:05-30
  • 北京力争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30日,《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  《方案》指出,北京要全力夯实人工智能底层基础,筑牢产业创新发展底座。按照集约高...

    时间:05-30
  • 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是长远的

      中新社上海5月30日电 (记者 姜煜)“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是长远的。”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Laxman Narasimhan)30日在上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纳思瀚说:“星巴克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4年的发展历程,当前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饮茶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咖啡文化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中国咖啡文化和产业、特别...

    时间:05-30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全资控股科技公司项目签约落户合肥

      中新社合肥5月30日电 (王鹏 吴兰)30日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全资控股科技公司项目在安徽合肥举行签约活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开区共同签署协议,该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  据介绍,项目总投资约10亿欧元。新成立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全资控股科技公司,集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和采购职能于一体,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

    时间:05-30
  • 今年前4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107.6万亿元 物流需求恢复性回升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107.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  今年1月至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7.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延续扩大态势,物流需求恢复性回升。从增速看,1月至4月比一季度...

    时间:05-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