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大副校长张锦:当前基础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和路径

2023-05-28 16:4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王东宇)5月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全球青年科技创业”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锦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自21世纪以来,基础研究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开展基础研究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他认为,当前的基础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和路径。

  坚持开展高水平的自由探索,持续强化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张锦说,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原始创新有很多都源于高水平的自由探索研究。这类研究常常带有很强的突破性、颠覆性,其重大的价值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才能显现出来。他举例称,在19世纪末,“无线电之父”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偶然发现电磁波无需电线媒介就能够远距离传递信息。然而,这与当时“弯曲的地球表面不能传播电磁波”的固有认知严重相悖而备受质疑。但他继续坚持深入探索,不断发展模拟信号编码基本原理和技术,最终实现了无线电通讯,让世界变得更小、更近。因此,要为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提供长周期的支持。

  深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张锦表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将加强基础研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例如,二战期间原子弹、雷达等发明和青霉素的使用,帮助美国赢得了战争胜利。这使美国政府意识到有组织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并一改以往靠欧洲科学成果发展的模式,积极组建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资助机构,为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和最大经济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称,我国必须依靠有组织的科研,要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凝聚大团队,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等各方面基础研究的力量。

  深化校企、校地、校医合作,全面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张锦指出,基础研究的问题除了从科学发展的前沿、重大战略需求中来,还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临床一线中来。产业和临床一线面临的技术瓶颈背后往往是关键核心科学问题的制约。他举例称,在21世纪初,通信信道传输速率遇到“香农极限”瓶颈的背景下,2008年毕尔肯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埃尔达尔·阿里坎公开发表了论文,提出世界上第一类能够被严格证明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法——polar码。华为公司基于这一研究基础,在polar码的核心原创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并促成了学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蜕变,推动人类进入了5G时代。因此要提高科学的眼光,运用科学的能力,从产业和临床第一线的堵点、卡点、断点、痛点中发现、凝聚、解决关键核心的科学问题。(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游正伟:做“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基础研究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许婧 朱一超)一身干练的深蓝色条纹衬衫,一副窄框眼镜,一个稍显老旧的黑色商务双肩包......“这个实验结果蛮有意思的!”“这个研究有意思!”这个常常把“有意思”挂在嘴边的高校教师,正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系主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材料方向学...

    时间:05-26
  • 钟南山:将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基础研究

      中新社广州5月22日电 (记者 王坚)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下称“健康论坛”)22日在广州举行。钟南山在论坛上表示,广州实验室将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的创新力量,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基础研究。  以“科技引领防疫 守护健康呼吸”为主题的健康论坛由广州实验室主办,香港中文大学...

    时间:05-22
  • 钟南山:将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基础研究

      中新社广州5月22日电 (记者 王坚)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下称“健康论坛”)22日在广州举行。钟南山在论坛上表示,广州实验室将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的创新力量,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基础研究。  以“科技引领防疫 守护健康呼吸”为主题的健康论坛由广州实验室主办,香港中文大学...

    时间:05-22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 科创引擎强劲

      央视网消息:如何提升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一直是创新发展的必答题。江苏南京正在进行将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再到产业应用的全方位创新,科创引擎强劲,南京发展“成色更足”。  记者首先来到紫金山实验室调研,在这里的未来网络研究中心看到,科研人员们正在测试一款服务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检测平台。  紫金山实验室工业互联...

    时间:05-17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鼓励科学家勇闯“无人区” 上海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哪?

      用激光驱动、飞向三体星的宇航光帆,这样一个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在上海基础研究特区的实验室里变为现实的科研项目,并获得了几百万元的政府资助。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记者探访了上海基础研究特区,了解科幻设想变为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  从0到1的探索 让科幻变科研  研制一款带有光帆的宇宙飞...

    时间:05-16
  • 上海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两年来:科研大厦 地基越发牢固

      上海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两年来  科研大厦 地基越发牢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入选学校“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时,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只有29岁,当时他就获得数百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现在,他带领11人团队,在芯片基础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在复旦大学逸夫...

    时间:05-15
  • 200余名青年科学家聚焦研讨前沿重大科学问题

    原标题:200余名青年科学家聚焦研讨前沿重大科学问题  与会嘉宾参观中国科大江俊团队研制的机器化学家。 中国科大供图  5月12日,以“启迪、探索、突破”为主题的机器科学家雁栖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约200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受邀参加本次论坛。  据介绍,该论坛是由中国...

    时间:05-13
  • 200余名青年科学家聚焦研讨前沿重大科学问题

      中新网合肥5月12日电 (记者 吴兰)5月12日,以“启迪、探索、突破”为主题的机器科学家雁栖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约200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受邀参加本次论坛。  据介绍,该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举办的青年科学家高端学术论坛,以“启迪、探索、突破”为主题,立...

    时间:05-12
  • 习近平河北行丨聚焦半导体 攻坚“中国芯”——走进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

      5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考察了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了解企业研发生产等情况。  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自1956年从事半导体研究,先后创造了60多项国内第一,是我国半导体、传感器与微系统、集成电路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的产品包括固态微波产品、电子...

    时间:05-12
  • 完善科学教育,为基础研究蓄能储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时间:05-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