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千余位专家齐聚山东济南 把脉问诊“双碳”技术难题

2023-05-27 20:3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5月27日电(孙婷婷 王采怡)首届中国双碳技术大会暨第四届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恳谈会27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吸引了1000余名专家、院士、行业翘楚参会。大会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把脉问诊“双碳”技术难题,推动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促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首届中国双碳技术大会暨第四届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恳谈会27日在山东济南开幕。 山东省科技厅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在致辞中表示,“双碳”涉及到国民经济全行业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双碳”任务,就必须加快电力、化工、冶金、建材、交通等传统行业的绿色发展,着力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快速崛起,加大支持新兴绿色经济创新成长,高度重视低碳环保技术的关键突破,建立完善的双碳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体系。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军继发表致辞。 山东省科技厅供图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军继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工业大省,山东调整优化“两高”项目的管理办法,对新上的“两高”项目执行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编制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等“十强”产业突破行动计划。此外,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山东将深化双碳领域科技合作,谋划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项目,加强绿色加工、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装备生产,以更大力度减排污、降能耗、提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现场作题为《新材料科技创新支撑“双碳”战略》的主旨报告时表示,随着产业升级,新材料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中国应抓住机遇加紧布局。他举例说,随着中国风电、光伏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碳纤维的消费量已接近全球一半;随着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信息通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中国稀土永磁材料的消费量已达全球第一。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蒋剑春作主旨报告。 山东省科技厅供图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蒋剑春作题为《“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时表示,林业、工业、污水废水、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最大化利用,转化为高端含氧液体燃料、高性能材料等。“生物质能源发展要转变思想,跳出固化思维,不能把生物质能源仅作为能源来用,要作为一种材料、一种资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作主旨报告。 山东省科技厅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分享其在储能领域的研究成果时表示,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储能技术是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当前,应对储能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应发展热储能、电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成会明还提及,伴随电动汽车报废增多,废旧的锂离子电池也越来越多,但其回收量比例较低。“我们可以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效果很好,修复以后的性能不亚于原始材料。”

  “新能源车低碳技术的实现路径是电池技术加轻量化技术,实现续航里程的增加。燃油车则通过高效动力、轻量化实现油耗降低。”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佐介绍,轻量化是汽车工业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举措,而铝合金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汽车轻量化的材料之一。“当前,轻量化技术的普及仍面临材料强韧性低、传统制造技术及装备落后的现实问题。”

  大会现场发布碳控制利用技术、产业绿色技术、新兴绿色产业技术等一批“双碳”技术清单。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一期600MW项目、特高压输变电金具复合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碳基固废资源化及其在减污降碳中的应用等16个重点签约项目现场签约。此外,大会还推动100余个重点项目合作交流,签署项目合作协议58项、投资额184亿元人民币,推动“双碳”相关领域科技成果在山东实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本次大会以“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设置氢能、碳捕捉封存、风能、生物质能源、核能、建材行业绿色发展、碳经济等19个分论坛,搭建高水平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达8.2亿千瓦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廖睿灵)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风电装机3.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达到8.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30.9%,其中风电占14.3%,光伏发电占16.6%。  前4月,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6251万千瓦,占全...

    时间:05-26
  • 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25日从中国国家能源局获悉,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已突破8亿千瓦。  当天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风电装机3.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达到8.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30.9%,其中风电占14.3%,光伏发电占16.6%。  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风电光伏新增...

    时间:05-25
  • 助力“双碳” 中国科学家实现低碳烯烃收率目前国际最好水平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继2016年创制出一种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体系(OXZEO),从原理上开创一条低耗水和低排放的煤转化新途径,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工业性试验之后,以其为基础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和大量...

    时间:05-19
  • 中国-中亚峰会丨通讯:中国风电项目点亮哈萨克斯坦小镇生活

      新华社阿斯塔纳5月12日电 通讯:中国风电项目点亮哈萨克斯坦小镇生活  新华社记者张继业  2019年5月2日对哈萨克斯坦南部小镇札纳塔斯的居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小镇100兆瓦风电项目的第一台涡轮风力发电机到货。  据当地居民马克萨特·阿比尔加济耶夫回忆,小镇居民很少见过如此庞...

    时间:05-12
  • “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

      中新网4月27日电 题:“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为助力解决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双碳”和铁矿资源匮乏问题,“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该项目为中国工程院2023年度战略研究与咨询重点项目。谈到该项目...

    时间:04-27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超50% “双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央视网消息:今天(4月27日),记者从首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了解到,至一季度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0.5%,标志着电力行业“双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截至3月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6.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

    时间:04-27
  • 国产新型离子膜问世 将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隔膜材料在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汽车玻璃上的防爆膜、手机面板上的保护膜等。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们手机电池里也有一张隔膜,用于防止电池短路,同时传输离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设计了一类新型离子传导膜。这种离子膜有望广泛应用于能源转化、大规模储能以及分布式发电等...

    时间:04-27
  • 国产新型离子膜问世 将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隔膜材料在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汽车玻璃上的防爆膜、手机面板上的保护膜等。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们手机电池里也有一张隔膜,用于防止电池短路,同时传输离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设计了一类新型离子传导膜。这种离子膜有望广泛应用于能源转化、大规模储能以及分布式发电等...

    时间:04-27
  • 浙江乡村观察:“双碳”实践如何促农增收致富?

      中新网丽水4月18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从《诗经》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到辛弃疾笔下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再到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首次晋京演出于近日落幕。从古至今,中国人便不吝抒发对绿水青山的向往。  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展现当代中国人山河梦更具雄心的一...

    时间:04-18
  • 【绿色中国】浙江丽水绿色发展“新活法” “双碳”雄心如何落笔?

      中新网丽水4月17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从《诗经》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到辛弃疾笔下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再到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首次晋京演出于日前落幕。从古至今,中国人便不吝抒发对绿水青山的向往。  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展现当代中国人山河梦更具雄心的一面——开启一场广泛而深刻...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