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小麦待收+鲜果上市 各地夏收夏种夏管火热进行中

2023-05-27 16:18: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眼下,我国从南到北,夏收、夏种、夏管工作正在火热进行。

  山东菏泽:小麦长势喜人 风吹麦浪待丰收

  “小满”过后,山东菏泽定陶区64万亩小麦长势喜人,丰收在即。

  从空中俯瞰,麦田一望无际,颜色也从青绿色慢慢转为金黄色。随着气温升高,麦穗颗粒日渐饱满。近看每一株小麦,可以感受到麦穗的成熟和沉甸甸的重量。再过五天左右,这里的小麦将迎来大面积收割。据了解,菏泽当地共出动农机手5万余人,调配农机具18万台,确保夏收顺利开展。

  新疆奇台:小麦抽穗扬花 “田管家”管护方法多

  这几天,新疆奇台县种植的87.7万亩小麦陆续进入了抽穗期和扬花期,这两个阶段也是小麦一生中水肥需求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决定小麦穗粒数和产量的关键期。现阶段的小麦该如何管理呢?

  总台记者 张敏:在新疆奇台县西戈壁村一片100多亩的小麦地里,天山融化的雪水经过一条条滴灌带流向麦田。吃饱喝足的小麦也不辜负天山的哺育,据了解,当地每年的小麦平均亩产能达到450公斤左右。

  小麦返青后经历5个阶段就可以成熟收获了。第一个阶段是小麦的拔节期,通俗来说就是小麦长个子的阶段,一般在四月初左右。第二阶段孕穗期是小麦孕育果实的阶段,这个时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量最大的阶段,需要精心照顾,它才能长出籽粒饱满的麦穗,这时候就需要“孕穗期管家”来帮忙了。

  “孕穗期管家”就是在田间装置的智慧田管系统,有虫情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等,种植户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管理麦田。

  现阶段奇台县的小麦正经历抽穗期,抽穗是指小麦从包裹它的叶片中慢慢生长出来的阶段。小麦抽穗一般3天过后就到了扬花期,由于小麦种植区域的温度不同,它开花的时间也会不同。

  小麦麦穗开花是呈淡淡的黄色,一般盛开20分钟左右,就凋零成白色,小麦的花期比昙花都要短。一株小麦大概会开上百朵小花,所有的花依次开完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小麦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用到不同的管护方式,只有管理好了,小麦才会茁壮成长,才能够稳产增收。

  黑龙江:石板田上正插秧 有机种植促增收

  黑龙江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眼下全省的水稻插秧工作基本接近尾声。在石板大米的主产区宁安市,受地形影响,当地农户是采取小型机械插秧和人工插秧交替作业,所以进度要稍微比大型农机连片作业慢一点。现在,农户们正在抢抓农时,力争将作物播在高产期。

  总台记者 魏雯雯:整个宁安市有水稻田30多万亩,其中将近14万亩是石板田,宁安市的上官地村是石板大米的核心产区。农户们正在进行人工插秧,今天这个区域人工插秧结束之后,整个宁安市的水稻插秧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为什么采用人工插秧?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8%以上,为什么当地还要采取人工插秧?

  由于当地熔岩台地形成的地面高低不一,只能顺势形成水田地块,所以不适合大型农机作业,只能使用小型机械插秧,地块特别小的就只能用人工插秧。

  “扬长避短” 特色种植促增收

  人工插秧人力成本较高,如何向有限的石板田要效益?当地采取了有机种植,有机种植都是使用农家肥和有机复合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会追加灵芝素、益生菌等营养物质,人工除草使用的都是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物理除虫。

  为了能让水稻品种优质稳产,当地栽种的是两段式育苗的稻花香品种。两段式育苗,就是在3月份的时候开始育种,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再移栽到秧盘里,继续生长一个月后,才会插到田里。两段式育苗要比一段式育苗提前20天播种,两段式育苗的整个植株、根系都比较壮,最大的特点是稳产,抗病性、抗虫能力强。当地通过发展有机特色种植,现在水田亩收入已经从5000元左右至少提高到近万元。

  科学田间管理 实现订单种植

  当地虽然种植模式有点传统,但田间管理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田里有气象监测仪,实时显示气温、水温、风力等信息;还有稻田监控器,便于田间远程管理和产品全程追溯。先进的种植模式,也帮助石板大米打开了市场。以上官地村为例,全村3000亩石板田都实现了订单种植,这样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也带动了周边村屯发展绿色有机种植。为了促农增收,过几天,稻田鸭、小龙虾也会陆续放入田中,实现一田双收。

  内蒙古通辽:1800万亩玉米完成播种

  眼下,内蒙古通辽1800万亩玉米春播工作已全面完成。在通辽市库伦旗7万亩玉米示范区,今年当地采用了作物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通过“密植+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新模式,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率,预计每亩产量能提高10%以上。

  宁夏中卫:30万亩马铃薯加紧播种

  近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30万亩马铃薯正在播种,预计6月初结束。目前,海原县马铃薯产业带动25.68万农户参与其中,同时建设马铃薯精淀粉、全粉、马铃薯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项目,提高附加值。今年,海原县30万亩马铃薯预计实现总产量48万吨,总产值5.76亿元。

  河北安平:万亩油菜籽迎来大面积收获

  四月菜花黄,五月菜籽香。近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七万亩油菜籽进入收割期。机械化作业不仅让农民耕作收割省时省力,不断延长的农产品产业链还带动了农户增收。

  总台记者 杨海灵:在衡水市安平县,经历了油菜花明艳的金黄之后,当地万亩油菜籽迎来大面积收获。

  当地借助油菜种植,文旅融合发展。一个多月前,这里举办了油菜花节,吸引百万游客来这里观光赏花。

  当地还深挖油菜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了油菜花茶、油菜花蜜、油菜籽油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了产品链条。仅榨油1项,每年每亩地就能为村民带来600元的收入。

  再过几天,油菜籽收完之后,村民们还可以种植高粱、玉米等节水作物,做到粮油兼顾,努力守好“粮袋子”的同时,也让“钱袋子”越来越鼓。

  重庆:小桃子变“致富果” 重庆鲜桃甜蜜上市

  三月桃花开,五月闻桃香,又是一年桃子成熟时。在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东岳村桃园山庄,连绵成片的桃树映入眼帘,阵阵桃香扑面而来。绿树掩映间,一个个硕大红艳的水蜜桃挂满枝头。桃园里,除了前来采摘的游客以外,还有一些采摘工人,他们采摘下来的水蜜桃将会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重庆各地根据品种的不同,从夏初到冬季,都有桃可采。

  河南南乐:2万亩西瓜迎来采摘期

  眼下,河南濮阳南乐县福堪镇2万亩西瓜迎来收获。在福堪镇刘吕村的西瓜种植地,村民们正忙着挑瓜、采摘、搬运。近年来,当地立足光热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

  福建福安:葡萄棚里疏果忙标准化管理促增收

  近日,在福建省福安市的葡萄大棚内,一串串刚结果的葡萄长势喜人,果农们按标准对葡萄串进行疏果、整穗,让葡萄树能够集中养分,培育出更大、更甜的葡萄果实,提高葡萄的品质和品相。据了解,福安市葡萄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产鲜果约1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35亿元。(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不止可口可乐,这些饮料也在涨价

      中新经纬5月28日电 (闫淑鑫 实习生赵薇)最近,可口可乐涨价的消息受到业内关注,有网友直呼“肥宅快乐水不快乐了”。事实上,不止可口可乐,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饮品企业对旗下产品进行提价。  中新经纬近期走访线下超市、便利店等零售渠道发现,除矿泉水外,低于3元的饮料已寥寥无几,5元以上的产品正在占...

    时间:05-28
  • 可再生能源建设提速 绿色发展再添动力(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

      今年以来,一批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青藏高原,海拔3300米的青海玛尔挡水电站一派繁忙,3600多名建设者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日夜奋战,大坝填筑工程已完成超87%;  库布其沙漠,总投资超800亿元的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施工正酣,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

    时间:05-28
  • “中国竹乡”代表齐聚福建建瓯 论竹事话发展

      中新网福建建瓯5月28日电 (记者 林玲)为期两天的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于5月27日落下帷幕。峰会期间,来自全国10个省级行政区,20余位“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特色竹乡”代表相聚福建建瓯,出席“中国竹乡”联席会,共叙竹缘、共论竹事。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丰富、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据中国竹产业协会透露,根据第三...

    时间:05-28
  • 中国17省区71名制茶能手广西侗乡“功夫竞技”

      中新网柳州5月28日电(龚普康 龙佳倩 梁秀明)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决赛,27日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幕。  来自中国17个省(区)的71名优秀茶叶加工制作选手齐聚侗乡,以绿茶为主题,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茶叶拼配考核、现场烘炒茶青等项目竞技,倾情演绎工匠风采,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

    时间:05-28
  • 烟台机场复航“烟台-列日”洲际货运航线

      中新网烟台5月28日电 (记者 王娇妮)“烟台-列日”洲际货运航线近日复航。27日,20余吨挪威三文鱼通过该航线运抵烟台机场。  目前,国内进口高端食材消费需求旺盛,其中以三文鱼为代表的进口生鲜成为民众“舌尖上的美味”,而比利时列日正是欧洲冰鲜三文鱼重要的空运枢纽之一。  据悉,近年来烟台机场陆续开展了冻虾、冷冻凤尾...

    时间:05-28
  • 全国麦收进度达7.9% 各地全力做好抢收保障

      当前,黄淮海小麦主产区收获正陆续进行,面对降雨天气,各地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抢收保障。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已收获7.9%,其中西南地区收获接近尾声,湖北过七成,江苏、安徽、河南零星收获。  据气象预测,最近几天,本轮降雨区域波及河南、安徽、江苏、重庆及湖北等地。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不少地块的小麦...

    时间:05-28
  • 多项税收数据反映经济运行向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分经济类型看,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3393亿元,占比超七成,受益最大。  国家税务总局同时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省际间贸易关联度增强,国内统一大市场优势更...

    时间:05-28
  • 专家共话海南五指山森养融合 打造中国式“梅奥”医疗小镇

      中新网海南五指山5月28日电 (张月和)以“森养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森林康养五指山论坛27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举办,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环境、医疗健康、森林康养等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参会,就推进五指山森林康养融合、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中国式“梅奥”医疗小镇献计献策。  海南的热带雨林是中国分布最集中...

    时间:05-28
  • 焦点访谈丨产业升级 实“荔”出圈——土特产 金招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总书记特别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如何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从今天起,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土特产 金招牌》。眼下,新鲜荔枝正陆续上市,您知道吗?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产自我国的广东茂名,茂名栽培荔枝的历史超过2300年。总...

    时间:05-28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传统产业的新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在浙江、安徽等地调研时发现,一些传统产业通过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上游不断延伸。  记者来到浙江安吉县的这片毛竹林时正赶上省里的农林专家在测量竹林产生的碳汇值。毛竹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安吉,这些新增的碳汇可以由县里统一收储后进入碳排放交...

    时间:05-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