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创新科技成果正加速涌现——2023中关村论坛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2023-05-27 14:01:11

来源:光明日报

  5月25日,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陆相页岩油技术革命及战略突破等重大科技成果在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发布。这些成果有何重要创新?未来将带来哪些改变?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区块链加速芯片支撑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运行

  当前,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全球数据交易、金融结算、国际贸易、政务民生等领域的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Web3.0、元宇宙等数字经济新形态的高速发展,区块链网络规模不断拓展,交易频次快速提升,区块链交易加速需求快速迸发。

  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新一代256核高性能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由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研(以下简称“微芯研究院”)自主研发,可应用于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全面支持建成后的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开展运行,赋能国家区块链主链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微芯研究院硬件研发中心主任张博介绍,该芯片每秒可处理超100万笔智能合约交易,比上一代芯片性能提升4至5倍,性能全球领先;实现芯片内数据解密处理,为全域区块链场景应用提供最可靠的隐私安全保护。

  张博介绍,本次发布的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基于RISC-V开放指令集定制设计专用处理器内核,可调度256核多线程并发处理区块链智能合约运算,显著提升区块链交易速度。此外,它与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实现了物理隔离的隐私计算环境,可以与服务器CPU同步运行,在不占用服务器CPU算力的情况下,利用高性能流式数据加解密引擎,接收区块链上大批量的加密原始数据,并在芯片内解密处理,在不分享明文数据的情况下高效实现数据共享,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应用提供最系统、最全面的安全可信保障

  张博介绍,不久前,由微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该中心明确,加速建设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构建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同时在能源、金融等国计民生关键行业和重点地区建设节点,打造开放包容的国家区块链主链,彻底打破“区块链孤岛”现象。

  “这需要超高性能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的支持,也是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的核心使命。”张博说,区块链国创中心将在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这个赛道上持续加大投入研发,通过单核性能提升与众核互联技术优化,不断提升芯片的性能和安全性,“在不远的将来,区块链加速芯片可支撑构建起千万TPS的超高性能区块链网络,在区块链国家主链的不断迭代升级中发挥底层支撑作用,为数字强国贡献力量。”

  陆相页岩产油有望开启新一轮“石油革命”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我国陆相页岩油革命及战略突破作为重大成果正式发布。

  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杨智介绍,页岩油是赋存在页岩基质孔隙或裂缝中的石油,属于最难开采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之一。常规的石油开采,岩石储油的尺度可以达到厘米毫米级,但开采陆相页岩油需要触达地下几千米深度范围。

  “这就相当于从头发丝尺度的页岩颗粒中找油产油,无异于磨刀石上闹革命,难度极大。”杨智说,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我国的陆相页岩油开发面临三个“美中不足”:一是油质偏重,流动难度大;二是甜点区偏小,预测难度大;三是连续分布偏差,作业难度大,“这些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制约着我国陆相页岩油的规模效益开采。”

  杨智表示,在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光要找得到、看得清,还要钻得准、压得开、采得出。近十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页岩油领域,先后经历了纳米孔发现、国家973研发、勘探风险井、开发试验等一系列重大标志性事件,实现了“陆相页岩产油”革命性创新,形成了特色理论技术系列。

  “中国石油陆相页岩油理论技术创新,突破了‘理论误区’,打破了‘勘探禁区’,攻破了‘开发无人区’,找到了从页岩中开采石油的‘金钥匙’。”杨智表示,陆相页岩产油将开启新一轮“石油革命”,有望支撑起我国未来非常规石油的工业发展

  (光明日报北京5月26日电 本报记者 张亚雄 董城 张晓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马斯克公司首获美监管机构批准 可开展人脑芯片植入试验

      中新网5月26日电 综合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脑芯片植入公司Neuralink当地时间25日宣布,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在人体上开展临床研究。资料图:马斯克与其公司Neuralink的标志。  据法新社报道,Neuralink称,能够得到FDA的批准,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对于“脑机接口”科技来说是...

    时间:05-26
  • 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涉区块链、量子计算等

      今晚,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科技成果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评估报告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受科技部委托,中国工程院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评估认为,北京原始创...

    时间:05-26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量子芯片温度计”

      中新社合肥5月18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18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超低温温度传感器,并已投入使用,科研人员形象地称其为“量子芯片温度计”。  量子计算超低温温度传感器支持实时温度监测,具备较高测量精度优势,测温范围10mK至40K...

    时间:05-18
  • 西藏林周举办区块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启动仪式

      中新网拉萨5月18日电 (贡嘎来松)18日,西藏拉萨市林周县举办区块链+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暨林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启动仪式。  林周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德吉央宗表示,近年来林周县积极贯彻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关于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在树牢服...

    时间:05-18
  • 面向Web3.0的区块链SIM卡问世

      5月16日,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研发的BSIM卡(区块链SIM卡)在上海对外发布。和传统SIM卡相比,BSIM卡具有便携、高安全、高性能等特点,将促进下一代互联网(Web3.0)的创新应用和产业生态发展。  “BSIM卡比SIM卡存储空间扩大10倍至20倍,计算能力提升数十倍,实现卡内生成和存...

    时间:05-18
  • 瞄准“下一代互联网大厦” 上海加快铺设“区块链地基”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郑莹莹)“产业变革的窗口期往往只有三年到五年,但是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很长时间,提前布局才能抓住机会。”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简称:树图研究院)首席技术官伍鸣16日说。  当天,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简称:中国电信研究院)与树图研究院在沪共同发布区块链SIM卡,即BSIM卡,以期在手机...

    时间:05-16
  • 中国搜索与兵团文广传媒开展区块链战略合作

      中新网5月12日电 在5月11日举行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搜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团文广传媒”)举行了“媒体融合链”区块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搜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李劲松和兵团文广传媒董事长陈明代表双方...

    时间:05-12
  •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中关村并正式运行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由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日正式投入运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郑志明表示,近年来,中国区块链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应用链”,但因存在底层技术良莠不齐、技术生态割裂,不同区块链应用平台...

    时间:05-11
  •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张亚雄10日从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获悉,近日,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区块链国创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启动建设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  据区块链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郑志明介绍,近年来,我国区块链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应用链”...

    时间:05-11
  • 重庆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首个井组投产

      中新网重庆5月10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10日从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获悉,该气田复兴区块勘探开发工作再次取得阶段性进展,区块内首个井组——泰页1井组建成投产,井组5口井在试采初期日产油总量最高达到52.5吨。  至此,复兴区块原油日产量上升到73吨,距离区块年产2万吨原油的目标更近一步。图为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泰页1井组...

    时间:05-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