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乡村迈上共富共美路

2023-05-27 07:17:24

来源:经济日报

  漫步浙江的村落,时常有移步换景的感觉。在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刚领略白墙黛瓦掩映下的文创小店,走进衢州市龙游县浦山村,便又被斑斓墙绘、畲族歌舞编织的亲子民俗“童话世界”吸引。同在龙游县,溪口镇溪口村工业风吸睛,曾经的矿区重焕活力,小南海镇团石村因水而兴,水上运动引来大批游人……

  各村的风景不同,但都在因地制宜深挖资源、紧抓文旅融合、推动乡村共富。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带动下,这些村庄的集体经济收入有的3年增长超12倍,有的5年增长100多万元。

  放眼整个浙江,这些村庄并非个例。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65元,位居全国第二位。

  2003年,浙江率先实施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深刻改变了乡村面貌,为发展文旅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浦山村,家家户户拆除旧围墙,给村容村貌带来显著变化。浦山村党支部委员钟铭说,5年前,拆围方案曾遭到不少村民质疑。当时,村两委顶着压力、带着补偿,才最终将1万多平方米围墙拆除。短短几年,改建亲子乐园、星空营地,形成文旅融合产业综合体,浦山村成了龙游县游客数量最多的景区村之一。

  丽水市青田县本就有传承千载的“稻鱼共生系统”,水田种稻、稻下养鱼。2005年,该生态模式入选全球首批农业文化遗产。青田方山乡于2019年起开展国际农遗研学,为中小学生讲授从插秧、放鱼苗到秋收的稻鱼种养全过程,目前已接待上万名学生。研学营地创办人杨小爱说,未来还希望联合国际其他农遗项目,进一步做大研学,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李祖村几乎是“无中生有”造出的网红村。李祖村运营团队负责人金靖说,10多年前,这里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村两委近些年一手抓村容村貌,一手抓产业培育,特别是2020年后开发集创业指导、IP孵化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吸引农创客200余名。如今,品尝古法梨膏、在猫咖小坐、去造物社打卡……李祖村成为小有名气的旅游打卡地。

  “一个文创店铺的吸引力或许有限,但众多店铺聚集在一起,总会打动游客。”去年创客封玲将自己的“南瓜家糖水铺”从义乌市区搬来李祖村,仅仅一年,收入就翻了一番。

  新的发展阶段,“千万工程”向着“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未来必将推动更多乡村迈向共富共美。

  原 洋 杜 铭 仇莉娜(来源:经济日报)

原 洋 杜 铭 仇莉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三届“在闽台生文化拓展研学之旅”在福州开班

      中新网福州5月26日电 (钟欣)第三届“在闽台生文化拓展研学之旅——坊巷课堂活动”25日在福州开班,吸引了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高校的40余名在闽台生参加。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主办,在闽台生们将在4天的课程里感知福州历史文化、观摩现代...

    时间:05-26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浙东红村”看革命老区里的乡村共富

      中新网宁波5月25日电(胡丰盛 林波)穿过蜿蜒山路,坐落于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悄然映入眼帘,隐隐青山中,绿树农家、特色民宿顺着一湾碧水蜿蜒漫溯。很难想象,这个曾经“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偏僻山村以红绿融合的“共富经”敲开了革命老区的寂静。  横坎头村被誉为...

    时间:05-25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东延安”吃出“共富糕” 原乡人诉说发展蝶变

      中新网宁波5月24日电(胡丰盛)筛粉、上模、加馅、印字、开蒸……短短两三分钟,16块豆沙馅的梁弄大糕制作成功。梁弄大糕放在蒸锅上蒸个七八分钟,一股特有的清香就扑面而来。  5月24日下午,面对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央媒体采访团的媒体记者们,黄金军演示起制作梁弄大糕的工艺,“梁弄大糕制作手艺看着简单,但从原材料米粉的...

    时间:05-24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李祖村:“创”享未来乡村 遇见“向往的生活”

      中新社金华5月24日电 题:李祖村:“创”享未来乡村 遇见“向往的生活”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马佳佳  今年61岁的李期银是浦江李氏梨膏糖第六代非遗传承人,也是浙江义乌李祖村的第一代“农创客”。  “三分卖糖,七分卖唱。”如今,在直播镜头前拉二胡、唱婺剧,为梨膏糖带货,早已成为这位年过六旬老人的日常。  五年前,李...

    时间:05-24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浙江湖州妙山村的“共富新事”

      中新社湖州5月23日电 题: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浙江湖州妙山村的“共富新事”  作者 胡丰盛  2013年至今,村民汪士良一直在妙山村种植黄桃。凭借着不错的手艺,黄桃销量越来越好,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对他来说,生活在小山村,能拥有自己的事业,便是成功的标志。  在妙山村,与汪士良一起名声在外的还有“90后”民宿老板娘赵丽敏开...

    时间:05-23
  • 福建稳经济观察:沙县小吃闯出共富大道

      中新网三明5月21日电 (雷朝良 许琰)鱼片要怎么腌制才能又嫩又鲜,一碗面的酱料和水的比例多少合适,鱼片要煮多久口感最好……走进醉有才沙县小吃品牌提升培训中心,培训老师正在向几名学员讲解制作老坛酸菜鱼片汤面的窍门。  在老师讲解和演示后,学员们自己动手尝试。抓粉、下锅、捞面,几分钟之后,一碗老坛酸菜鱼面便热气腾腾...

    时间:05-21
  • 因地制宜挖掘乡村旅游潜力

      夏季到来,全国旅游进入旺季。其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游得到蓬勃发展,一大批景点景区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乡村游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需改造升级。  乡村游是以回归自然、体验乡村为主导的休闲旅游形态。近年来,不少农家乐因质量低而屡遭游客诟病,被戏称为“农家愁”,经营状况不理想,影...

    时间:05-21
  • 串联博物馆文旅资源 北京推出10条博物馆研学线路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徐婧)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与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发布了“中轴线上的博物馆”等10条博物馆研学线路,展示北京丰富的博物馆资源,鼓励博物馆现场学习和活动实践融合。  博物馆是首都北京的优势资源,截至2022年底,北京备案博...

    时间:05-19
  • 严州古城今何在?“千鹤一线红”助农闯出共富路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王潇婧 郭其钰)在浙江杭州,行至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便能看见江畔宛如半朵梅花形状的城垛,它就是建德梅城镇。近年来,这座千年古镇如何逆袭蝶变,让村民越来越富?其背后,离不开该镇持续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凝聚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智慧和力量。  三国置县至今已...

    时间:05-19
  • 浙江县域观察:“种植红果”何以变为“共富金果”?

      中新网丽水5月17日电(邵燕飞 周健)“杨梅产业在推动莲都区农民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2年,莲都全区杨梅栽培总面积达1.41万亩,产量达5200吨,产值达9500万元。”  5月17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3莲都区‘寻根阙园 共富梅好’第三届紫金杨梅节”于当日启动。莲都区人民...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