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兜牢“老有所养”底线

2023-05-26 06:22:49

来源:经济日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在“老有所养”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能不能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浪潮,不仅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也与亿万百姓福祉紧密相连。

  这几天,一项关于养老方式的调查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这份由北京市官方机构完成的调查显示,目前北京99%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不到1%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

  这样的结论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居家养老是几千年来中国人骨子里认同的养老方式之一,但此前有关“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最火养老院要100年后才有床位”等报道,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焦虑与不安,毕竟,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仍在加剧。“明天我们怎么养老?”——人们对基本养老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也更加期待。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负增长的交汇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在“老有所养”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能不能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浪潮,不仅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也与亿万百姓福祉紧密相连。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国家来说,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绝非易事。认识上,要客观准确把握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坚持系统观念,从全龄人口和全生命周期视角加以考量,统筹好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全局中谋划老龄化问题的应对之道,在国家战略体系框架下布局老龄化社会发展路径,在充分挖掘银发人力资源潜力的同时,不断创造人口新红利。

  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办、国办近期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确立了基本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构建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对银发经济的开发利用。当前,我国服务人口老龄化的产业及基础设施在供给上严重不足,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银发经济相关企业有30.7万余家,其中有一半以上还是近5年成立的新企业。显然,我国银发经济尚在市场培育之中,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此外,《意见》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式,既可以由国家直接提供,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换言之,社会资本也可以进入政府基本养老服务的采购市场,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基本养老服务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让我国养老市场体系变得更有温度和活力。

  需要强调的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本质上在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要通过做大“蛋糕”,夯实应对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增长与老龄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财政承受能力,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让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光明论坛】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

      【光明论坛】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充分体现我们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

    时间:05-25
  •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中新网青岛5月25日电 (记者 张晓曦 胡耀杰)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25日在青岛举办。来自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山东省...

    时间:05-25
  •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中新社昆明5月25日电 题: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作者 熊佳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

    时间:05-25
  •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中新社昆明5月25日电 题: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专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作者 熊佳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

    时间:05-25
  • 聚焦养老服务 法方将继续实施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技术援助

      中新网贵阳5月25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25日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贵州省民政厅经与法国开发署和法国专家局达成共识,法国开发署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将于2023年12月31日完成,并根据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联合融资贷款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展和需求调整相关技援内容。  2019年7月10日,贵州省民政厅与法国专家局、法国开...

    时间:05-25
  • 500名专家学者“林都”伊春共话“两山” 共促中国式现代化林业发展

      中新网伊春5月25日电(记者 姜辉)“要使得‘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先要努力建造好或修复好绿水青山这个优良的生态环境,又要接着努力安排好、经营好、管理好绿水青山这个自然综合体,使它发挥最强功能,取得最大效益,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金山银山”。在24日闭幕的2023“两山”财富研讨会上,中国工程...

    时间:05-25
  •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为居家养老提供“北京方案”

      记者从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上了解到,北京市在广安门内街道开展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开展半年以来,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优化需求供给精准匹配,积极打造覆盖“床、护、助、餐、医、康”的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居家普惠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全国居家养老服务的难点破解和工作创新...

    时间:05-25
  • 人民财评:以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6%;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日前,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一个个耀眼数据,一项项惊人纪录,彰显着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突...

    时间:05-24
  • 东西问丨短评:如何透过西藏洞见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如何透过西藏洞见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中国式现代化”自提出以来,相关解读阐释持续受到外界关注。23日登场的“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主题聚焦西藏高质量发展与人权保障,通过西藏这一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生动诠释。5月23日,“2023·...

    时间:05-24
  • 资产大咖聚焦生态资产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南平5月24日电 (张丽君 程平芳)2023年第四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于23日在福建南平举行。以“发展高质量绿色资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聚焦生态资产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活动现场。 张丽君 摄  经济金融领域专家大咖,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理财等机构代表,以及知名企业代表等百余名嘉宾,展开多种形式的权威对...

    时间:05-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