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网购一支口红,包装盒大到能装下一双鞋

2023-05-25 13:23:43

来源:长沙晚报

  【过度包装依然在,主要是利益在作怪】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礼盒数量是商品的数倍、包装材料比里面的商品花样还多,点份外卖拆出好几个打包盒;更有如粽子、茶叶、化妆品等商品,经层层包装后,拆出的垃圾“两只手都提不过来”……

  记者发现,虽然简约风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在生活的众多领域里,过度包装的现象依然存在,也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垃圾增多和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包装盒穿上“华丽外衣”

  “下单一时爽,一堆货送到家后却觉得拆起来也是挺累的。”热衷网购的大学生陈欣向记者吐槽,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头都大了”,拆完还要处理一大堆包装垃圾。“我在网上下单了一支口红,到货后发现产品体积不到包装容积的五分之一,包装盒大到能装下一双鞋。”市民张冉对此也深有体会,“差点以为是不是发错货了。”

  随着电商和网络购物快速发展,快递已经成为商品买卖的重要渠道。快递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必须经过运输、搬运等环节,为确保商品安全,减少商品损坏,一些商家往往简单地选择增加外包装,逐渐演变成过度包装。

  “由于电商企业的产品、渠道趋向同质化,各大品牌为了提高竞争力,除了研发新产品外,大多也会在包装设计上下一番力气。”一家电商运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包装的成本一定程度也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上,但实际上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过度包装导致商品增加的生产和物流成本,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采访中记者发现,“过度”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到底怎么包装算适度,怎样算过度呢?

  尽管大部分市民判断的方法和标准都是主观的感性认识,但实际上,市场监管总局对此是有明确国家标准的——“过度包装”是指商品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在“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三个方面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即:耗材过多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等。

  外卖盒成收费“隐藏菜单”

  过度包装、借包装之名额外收费,在外卖平台更为常见。部分商家会通过增加一些打包盒,进而“光明正大”地收取并不对等的包装费。

  “我曾经点了一份拉面外卖,送到手时发现有四个包装盒,一份面、一份盖码、一份小料、一份汤。”在写字楼上班的方婷无奈地说,“怪不得显示收取了4元的包装费,这些盒子值这个钱吗?其实我也不需要这么多盒子装,但没得选。”

  记者实测发现,在一家麻辣烫店选择汤底之后,包装费就变成了3元;添加了一份牛肉后,包装费便上涨了1元钱,再加点一些配菜,包装费便涨到5.5元。最终结算时,实付25元的外卖,仅包装费便占了总价格的20%以上。外卖送来后却发现,配菜仅盛放在由一个塑料袋包着的包装盒内。

  一些外卖餐厅将打包包材单列,设为必选项。如果消费者不选择该项则不能下单。还有一些轻食店,会精心设计外卖盒和纸袋,收取5元至6元不等的费用。

  然而,也有收取打包费,包装却和线下门店免费打包一模一样的情形。在长沙某连锁新茶饮品牌,打包费按杯数来收取;记者线上购买4杯奶茶外卖,支付了额外4元打包费后,收到的商品却与门店无异。

  采访中,有超过半数的餐厅打包费是浮动的,还有部分是按照菜品数量,下单多少份菜就是基础打包费的多少倍,但这些外卖包装费的计算方式并不统一且明晰,让消费者云里雾里。

  “事实上,打包盒的成本肯定没有他们收的那么高。”大多数消费者认为,自己应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建议商家是否能明示打包盒的价格,而不是胡乱设置一通。

  包装不要“臃肿”要“瘦身”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显示,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51.4%的消费者认为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比较多,但表示“知道是过度包装,也没有选择余地还是会选择购买”。

  过度包装不仅让消费者被迫支付了不必要的包装成本,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也给环境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危害。有数据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商品包装表面上看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实际上是关乎绿色发展的大事。不仅需要企业自律约束、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更需要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过度包装要根据商品的属性来细分。首先是先从一些日用品来简化打包。如纸巾、米、油等。”麦德龙岳麓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商家一方面应创新包装方式,走简约、自然之风,降低包装成本,为消费者免除买椟还珠的困扰;另一方面应在提升产品质量上用心思、下功夫,以更优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拒绝过度包装 你我都能做到

  商家用包装提高商品的颜值,无非是想提升销量。但如今大部分消费者早已更看重“里子”,与其在包装表面上下太多功夫,不如回归商品本质,摆脱对包装的依赖,毕竟用品质占领市场才是持续发展之策。同时,反对过度包装也不应只是监管部门的责任,“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如果大家都能弘扬“礼轻情意重”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对过度包装的产品主动说“不”,或许也能很大程度上加速过度包装商品市场的萎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海口红树林科普栈道开放 近距离赏红树林摇曳生姿

      中新网海口4月29日电 (记者 张茜翼)海口红树林旅游区科普栈道29日开放。该旅游区整体规划面积约6855亩,一期将通过科普栈道和科研观测塔等项目的建设,让游客多角度、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红树林。  海口红树林旅游区位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红树植...

    时间:04-29
  • 山西启动第五届双品网购节 推动新型消费提质扩容

      中新网太原4月29日电 (高雨晴)4月29日,由山西省商务厅主办的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暨山西省家电家具消费季活动在太原启动。未来两周,山西将聚焦电商平台、龙头网络店铺、连锁商超等,联动线上线下,推出系列消费活动,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近年来,山西省商务厅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在全省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

    时间:04-29
  • 青海省2023双品网购节启动

      中新网西宁4月28日电 (张海雯)28日,青海省2023双品网购节启动。活动广泛选荐电商平台、品牌企业等市场主体参加,开展具有青海省地方特色的网络促销活动。  活动以“全年乐享全民盛惠”为主题,于4月28日至5月12日期间与全国同步开展,为期15天。旨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释放消费潜能等方面的独特...

    时间:04-28
  • 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国际观察)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印度具体何时会成为“第一人口大国”?自联合国去年7月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印度将于2023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来...

    时间:04-20
  • 外卖过度包装是本末倒置

      外卖过度包装是本末倒置  田 杨  “一份13元的奶茶,打包费要4元,而送来的包装就只有一个塑料袋”“一份价格不到18元的麻辣烫,包装费就要6元”……近一段时间,外卖包装“刺客”引起网友热议。  目前,各个平台对于外卖包装如何收费没有统一标准。虽然有些平台设置了包装费的上限,但具体收费标准还未明晰。消费者在外卖平...

    时间:04-14
  • 自称网购手机被“调包”成瓷砖 消费者举证不足被判败诉

      本报讯 杨某自称花8088元在网上买了一部手机,却收到一块与手机尺寸相同的黑色瓷砖,为此向法院起诉索赔。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这起快递交付类购物消费纠纷案例。  2021年10月,杨某在某手机品牌自建网站下单,支付8088元购买了一部手机,并填写了快递签收地址和收件人信息。  两个月后,...

    时间:03-23
  • 网购古玩原石属缔结射幸合同 风险远超线下

      本报讯(记者 徐慧瑶)近年来,较多“奢侈品”出现在了直播带货类消费纠纷诉讼中,其中网购古玩、原石纠纷成为消费者维权案件的增长点。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通报直播带货类消费纠纷案件审判情况时,提醒消费者,赌石、古董交易实为缔结射幸合同,此类商品在线交易风险远超线下,冲动下单容易造成较大损失。 ...

    时间:03-18
  • 新疆乡村“网购一族”乐享“家门口电商”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15日电 题:新疆乡村 “网购一族”乐享“家门口电商”  作者 苟继鹏  “以前在网上买东西要到镇上的快递点去拿,路远,不太方便。现在村里有了便民快递点,在家门口就能拿到快递,特别方便。”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铁热克村村民玉苏普·肉孜说。  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该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网购...

    时间:03-15
  • 整治过度包装 倡导绿色低碳

      张林保  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持续推进商品过度包装整治,促进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从标准宣贯、监管执法、曝光案例、消费倡导、文化引导等方面推动商品过度包装整治走向深入。  划定包装红线  过度包装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回收各个阶段,要想确保整治“有据可依”,完...

    时间:03-15
  • 网购“合格”家具异味不散 三年后发现有假,法院判退货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勇 通讯员李金星 张粤)花几千元购买的沙发有异味,厂家出具证明表示没问题,3年后,买家发现证明有假,一怒之下告到法院。  2019年6月4日,武汉市民余先生花了2789元在网上某家居店购买一套中式实木沙发。沙发运回家后余先生发现异味严重,向店铺客服提出疑问。8月14日,店家发给了余先生...

    时间:03-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