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多城二手房交易,为何小阳春后又降温

2023-05-24 09:28:53

来源:证券时报

  “看到今年初二手房市场开始回暖,我赶紧把手上的房子挂盘,没想到从4月中旬到现在,连看房的人都几乎没有。”在深圳福田,陈晨(化名)显得有些不解,“说好的市场热度呢?”

  在经历了“金三”的成交量高位后,多城二手房市场却在“银四”迎来褪色,5月市场也没有出现较大起色,给人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这在过去很少见”

  “去年,我就曾经将自己的房子挂盘,但挂了3个月都没有卖掉,房子也算是福田区的优质学区房。”陈晨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我再度挂盘,看房的客户平均每周也有一两次,但从4月中旬至今,就只有一次看房记录。”

  工作在一线的房产中介们,对于二手房市场的感受更为直观。“小阳春的热情过后,成交量开始显出疲态。”在深圳福田八卦岭,张华是一位资深房产中介经理,他告诉记者,“相比去年此时,深圳二手房市场表现还是回暖了一些,但与今年3月相比有所降温,有时候约好的客户都不愿意出来看房,我们原本都以为成交复苏的势头会延续。”

  “从我们观察来看,今年二手房市场回暖从1月底就开始,也可能是因为今年过年早,所以市场活跃的周期也比往年来得更早,但这波购房需求有点‘来得快去得快’,这在过去很少见。”张华表示。

  对于深圳市场来说,二手房参考价调整的传闻可以说是最近市场的焦点之一。不过,从成交数据来看,二手房参考价调整的传闻也没有带来很明显的“刺激”作用。

  今年3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量达到3949套,接近2021年2月的水平,二手房网签量更逼近5000套,趋近深圳楼市的“荣枯线”。进入4月,二手房交易量曾出现连续环比下滑。而在4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量为3192套。截至5月21日,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801套,按照这个趋势也难以回到3月的水平。

  市场信心待恢复

  深圳的情况并非个例。成交降温,挂牌量上升成为当下多数一二线城市二手房市场的主要特点。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今年4月17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89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7%。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行业信心尚未完全修复,前期积累的刚需、刚改需求释放完毕所致。

  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刚需和换房积压的需求释放完毕以后,后续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型需求的接续能力都较弱。整体来看,购房者的预期还是比较弱,包括对房地产市场前景的预期和自身收入的预期等,这些因素都对购房需求带来影响,也就导致接续能力没有办法释放出来。

  就在部分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跌的同时,不少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却在攀升。记者梳理发现,不少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挂牌超过10万套,比如广州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3万套、南京二手房挂牌突破15万套。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在售二手房数量回升至5.3万套以上。记者在罗湖、福田的多个片区采访多位前来放盘的二手房业主,问及为何选择在此时放盘,得到的回复主要包括出于自身经济因素选择卖房套现;也有改善型业主卖房准备置换,而且不太希望加过多“杠杆”,希望用卖房的资金进行置换;也有部分手持多套房的投资客表示,目前租赁市场压力也很大,空置期变长,持有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选择出售。

  去年年底以来各地接连出台楼市刺激政策。对于二手房市场而言,“带押过户”简便了二手房交易手续。为活跃市场,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多项购房补贴。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简称《意见》),就二手房中介费过高、明码标价、操纵经纪服务收费等问题提出具体要求。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降低中介佣金,在目前楼市行情有待复苏的背景下,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打通交易流通环节上的阻碍。不过,相关的楼市刺激政策效果要真正体现出来,也确实需要一点时间。

  在李宇嘉看来,楼市最终能否回暖,最关键的还是在需求端。李宇嘉表示,二手房挂牌量明显增加,一方面说明大家对后市预期并不是特别好。那么,如何更好地提升购房者信心?对于需求端的修复,这个需求提振不能仅仅依靠政策的刺激,还要让大家拥有购买能力,例如加大对就业的扶持以及对低收入居民的扶持等。对于供给端的保障,除了大规模增加保障性住房,另外就是要促使开发商更好地降价促销,只要价格到位,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当然也需要相关政策同步跟进。

  吴家明/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城住宅成交量上升,年后房地产市场暖风能够吹多久?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春节后,多城房地产市场暖意初现,楼市复苏回暖的迹象愈发明显,多城带看量、成交量数据上涨明显,不过,这一轮由刚需及刚改客群支撑起来的回暖潮能维持多久还有待观察。  上海:二手房成交上升,仍有议价空间  以上海为例,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2月份上海全市共成交二手房1.9万套,环比增长139%,同...

    时间:03-24
  • 多城住宅成交量上升,年后房地产市场暖风能够吹多久?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春节后,多城房地产市场暖意初现,楼市复苏回暖的迹象愈发明显,多城带看量、成交量数据上涨明显,不过,这一轮由刚需及刚改客群支撑起来的回暖潮能维持多久还有待观察。  上海:二手房成交上升,仍有议价空间  以上海为例,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2月份上海全市共成交二手...

    时间:03-24
  • 多城住宅成交量上升,年后房地产市场暖风能够吹多久?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春节后,多城房地产市场暖意初现,楼市复苏回暖的迹象愈发明显,多城带看量、成交量数据上涨明显,不过,这一轮由刚需及刚改客群支撑起来的回暖潮能维持多久还有待观察。  上海:二手房成交上升,仍有议价空间  以上海为例,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2月份上海全市共成交二手房1.9万套,环比增长139%,同...

    时间:03-24
  • 杭州二手房市场加速回暖 2月成交量突破7000套

      中新网杭州3月6日电(奚金燕 朱睿)2月,一向不是传统的二手房成交旺季,但在刚刚过去的2月,杭州楼市挂牌量激增,购房客看房意愿提升,二手房市场加速复苏,成交量超7000套。  春节假期后,根据各大中介数据,杭州老小区成交量有明显上升,这背后大都是“以价换量”。“翠苑去年一个月最多成交十几套,这个月成交了二三十套,成交主要集中在...

    时间:03-06
  • 浙江多地二手房市场回暖 是否“小阳春”专家看法各异

      本报记者 吴奕萱 邬霁霞  随着既有政策加快落实、增量举措持续出台,近期浙江房地产市场预期好转,身边关心买房的人又“突然”多了起来,特别是新年后的二手房市场,率先让人感受到了暖意。  近几日,《证券日报》记者连续走访了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多个房产中介中心。调查后发现,近期房产销售和客户感受几乎一致,即节后楼市“...

    时间:02-16
  • 深圳二手房周成交量创一年多最高:中介“熬过最难一年”,参考价有一版新方案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深圳楼市正逐步回暖。  2月13日,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上周(2月6日-2月12日)深圳全市二手房(含自助)录得784套,环比增长率为40.0%。新年开工后二手房市场行情恢复良好,上周录得量临近800套关口,已超2022年周录得量最高值。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春节后,深圳二手房交易量快速回升。据深圳...

    时间:02-15
  • 深圳二手房周录得量超2022年最高值,中介:带看量明显回升

      作者:张慧敏  春节开工之后,深圳二手房市场迅速恢复至节前,784套的周录得量甚至超过2022年周录得量最高值。与此同时,中介的带看量也在回升,二手房业主闻风而动,开始上调挂牌价格。  相比二手房市场的小幅回暖,新房市场相对冷静。有楼盘尽管看房的客户不少,但实际成交量与年前并无明显变化,刚需购房者仍然处于“纠结状态”。...

    时间:02-15
  • 京沪深二手房市场调查:三地二手房带看量回升 京沪新增挂牌价有所上涨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张淑贤 吴家明  有风向标之称的一线城市楼市情况备受关注,特别是最能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的二手房市场。日前,证券时报记者对京沪深三地的二手房市场进行了实地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带看量回升是三地二手房市场的共同特征,另外,北京和上海的二手房成交价仍保持稳定,但新增房源挂牌价均有所上涨。  北京:成...

    时间:02-10
  • 楼市出现积极信号!多地二手房市场率先回暖

      低迷许久的楼市出现积极信号——多地二手房市场逐步回暖了。  近日,多家机构发布1月楼市数据,均显示二手房先于新房明显回暖。比如贝壳研究院称,1月上旬50城日均带看量较12月增加22%,北京、石家庄、廊坊及天津等地增幅均在40%以上;日均成交量较去年12月日均增加39%,廊坊、北京等地日均成交较12月翻倍。  业内专家认为,此轮...

    时间:01-17
  • 【活力中国】二手房市场开年见暖,中介已经“忙了半个多月”

      中新网1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春节临近,与年味一起逐渐浓起来的,还有房屋中介门店里火热的氛围。  机构数据显示,1月上旬的二手房市场,代表需求的带看量和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另外,还有八成意向购房者计划春节看房购房。  这个春节,房地产市场会迎来回暖吗?资料图:楼市。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笋盘”变多,中介很...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