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直播打赏岂能沦为洗钱通道

2023-05-24 06:12:58

来源:经济日报

  表面是“打赏”主播,实际是实施洗钱犯罪。近日,上海警方侦破了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钱犯罪的案件,涉案金额近亿元,基于网络直播平台的新型洗钱犯罪产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

  犯罪嫌疑人将违法所得用于购买直播平台的“打赏币”打赏主播,主播接受打赏后再将“打赏币”提现转入犯罪嫌疑人账户。一来一去,违法所得借助“打赏”的幌子完成了“洗白”,主播也在虚假流量的作用下收获了“假人气”和不正当的打榜奖励。从警方披露的案情看,该案操作手法并不复杂,但极具隐蔽性。随着首例“打赏洗钱”案告破,相关监管部门与直播平台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与预警,净化直播环境,莫让网络秀场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

  直播平台既是平台建设者也是管理者,要筑牢第一道防线,增强不法行为的发现和识别能力,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法主播之所以敢于在直播“打赏”中动歪脑筋,事实上也与当前网络秀场直播监管力度不足、直播内容审核不到位、炒作刷量等乱象盛行有关。

  对于“打赏”行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在用户每日或每月累计“打赏”达到限额一半时,平台应有消费提醒,经短信验证等方式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消费,达到“打赏”每日或每月限额,应暂停相关用户的“打赏”功能。但即便有明文规定,仍出现“打赏洗钱”涉案金额近亿元的问题,说明部分平台仍存在漏洞。

  此外,监管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加强新型网络洗钱犯罪行为整治。去年底生效施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统筹建立跨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反洗钱统一监测系统。同时规定,对监测识别的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根据风险情况,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因此,针对新型洗钱犯罪,一方面是不断提升监测技术,另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及时采取行动,第一时间向违法犯罪行为亮剑。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对网络直播新业态,以及主播新职业,还需秉承发展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提升外部监督力度,增强平台内部自律,做好主播培训管理,健全违规举报等机制,在多方参与下,营造清朗健康的互联网生态。

  李 景(来源:经济日报)

李 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崇左警方摧毁一特大涉诈洗钱犯罪团伙

      中新网崇左5月17日电(林浩 韦凌欣)广西崇左市公安局17日通报,崇左警方日前摧毁一特大涉诈洗钱犯罪团伙,打掉涉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窝点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查缴对公账户500余套,查扣涉案资金1.2亿元人民币、各类豪车14辆,有力震慑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据办案民警介绍,2022年12月,崇左警方在工作...

    时间:05-17
  • 上海警方破获全国首例直播“打赏”洗钱案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先是在直播间内狂刷礼物,送直播至平台榜首,接着主播将钱再返还至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账户,犯罪嫌疑人通过这种方式将赃款“洗白”,主播赚流量和中介费……《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这起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

    时间:05-17
  • 这些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被集中清理

    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清理一批仿冒“新闻主播”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紧盯短视频平台、热搜热榜等重点流量环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清理违规采编、违规转载、炮制虚假新闻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信息,全面排查处置仿冒“新闻主...

    时间:05-16
  • 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清理一批仿冒“新闻主播”

      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紧盯短视频平台、热搜热榜等重点流量环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清理违规采编、违规转载、炮制虚假新闻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信息,全面排查处置仿冒“新闻主播”等违规账号,坚决守住网上新闻信息规范有序传播重要关卡。4月6日以来,各...

    时间:05-15
  • 上海警方侦破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钱犯罪案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市公安局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上海警方侦破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钱犯罪案的相关情况。  在该案件中,上海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捣毁一条寄生于网络直播平台、洗兑转移非法集资等黑灰资金的新型洗钱犯罪产业链,涉案金额近亿元。  前期,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立...

    时间:05-15
  • “榴莲涨价”因主播辛巴垄断了?市监局发声

      中新网5月13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五六月份,正逢“水果之王”榴莲大量上市的季节。前段时间,一些爱吃榴莲的人发现榴莲价格便宜了,“榴莲批发价1斤跌至20元”等话题还登上微博热搜。  但近日有传闻称带货主播辛巴让榴莲涨价了,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地方市监部门、辛巴团队等多...

    时间:05-13
  • “榴莲涨价”因主播辛巴垄断了?市监局发声

      中新网5月13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五六月份,正逢“水果之王”榴莲大量上市的季节。前段时间,一些爱吃榴莲的人发现榴莲价格便宜了,“榴莲批发价1斤跌至20元”等话题还登上微博热搜。  但近日有传闻称带货主播辛巴让榴莲涨价了,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地方市监部门、辛巴团队等多方先后回应。  榴莲涨价...

    时间:05-13
  • 网友直播间里学知识看风景 主播“面对面”传递正能量

      网友有热情、平台有流量、产品有销路  直播间里学知识看风景(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杨俊峰  上海的一处民宅里,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向观看直播的学生们介绍物理学的神奇现象;湖南长沙的公园里,手拿二胡的大爷们对一位正在对着镜头演奏《赛马》的主播竖大拇指;湖北洪湖的荷塘里,女孩从脚下污泥里捞...

    时间:05-01
  • 吃播浪费现象调查:主播制作“黑暗料理”博眼球糟蹋食物

      主播制作“黑暗料理”博眼球糟蹋食物【记者调查吃播浪费现象】  ● 原先“大胃王”很多,主播将所有菜品摆在桌子上,恨不得垒成小山,一顿狼吞虎咽。现在官方明令禁止铺张浪费,“大胃王”们纷纷改行探店,一个接一个上了一桌子菜,实际上很多主播根本没吃几口,浪费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 加了泥巴的酱爆...

    时间:04-25
  • 吃播浪费现象调查:主播制作“黑暗料理”博眼球糟蹋食物

      主播制作“黑暗料理”博眼球糟蹋食物【记者调查吃播浪费现象】  ● 原先“大胃王”很多,主播将所有菜品摆在桌子上,恨不得垒成小山,一顿狼吞虎咽。现在官方明令禁止铺张浪费,“大胃王”们纷纷改行探店,一个接一个上了一桌子菜,实际上很多主播根本没吃几口,浪费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 加了泥巴的酱爆...

    时间:04-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