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LPR按兵不动 降息靴子何时落地

2023-05-23 10:03:53

来源:北京商报

  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一如业内预期,5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仍按兵不动。而自2022年8月以来,LPR报价至目前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不变。业内认为,LPR长期持平,主要与MLF(中期借贷便利)政策利率维持不变、贷款定价已偏离LPR较多、银行净息差仍承压等因素有关,目前,LPR报价没有相应下调的空间,后续,整体贷款利率或以稳为主。

  “九连平”背后的三因素

  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5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二类均与此前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8月以来,LPR报价目前已经连续9个月持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了多个层面的因素。首先,5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继续“按兵不动”,核心因素仍在于当月MLF利率维持不变,使得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

  因为2019年8月LPR改革落地后,LPR报价等于“MLF利率+加点”。MLF利率作为LPR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例如,梳理历次报价来看,自2019年8月以来,LPR共发生8次变动。其中,有5次实现了MLF利率与LPR报价的联动下调;有3次则是在MLF利率未变的情况下,借助降准、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等方式降低了银行综合融资成本,进而实现了LPR不同程度的下调。

  “这样表明央行政策利率变动会对LPR变动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同时,在MLF政策利率之外,也会综合考虑银行成本端和贷款需求端对加点幅度的影响。”温彬说道。

  其次则是,贷款定价受信贷供需关系影响,目前已脱离LPR较多,暂无必要继续下调LPR以推动降价。

  例如,去年以来贷款利率快速下行,脱离LPR较多;今年一季度贷款利率降幅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下行通道,未见拐点。温彬认为,在年初贷款重定价和新发放贷款利率延续下行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承压。如果进一步压降信贷成本,将有可能使商业银行整体的净息差跌破警戒线,潜在的压力和风险不容忽视。

  此外,在市场化负债方面,今年以来,存款定期化现象仍严重,核心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当前,存款利率下调成效还相对有限,LPR报价维持稳定也可让控制核心负债成本的效果得到更好发挥。

  “不变”也是政策应有之意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长期以来LPR保持稳定,实则也符合市场预期。除了5月作为LPR锚的MLF利率保持稳定、近年来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外,1-4月新增信贷、社融表现强劲,企业新增信贷延续同比多增态势,也反映目前市场利率处于合理水平。整体看,短期LPR调降门槛仍偏高。

  另观察最新政策表态,相较于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要求,近期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出“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并延续了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的表述。

  温彬认为,这也表明央行既有推动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整体考量,亦有将利率保持在合理适度水平上的内在动力,当前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的必要性很低、空间大幅收窄。

  “在前期贷款利率已大幅下行,多家银行净息差临近警戒线的情况下,保护好贷款利率水平的底部区域、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呵护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空间,也成为央行的重要任务。”温彬说道。

  谈及LPR长期不变对楼市的影响,周茂华认为,目前房地产复苏节奏偏慢,月度存在波动且区域复苏不平衡,但房地产整体呈现积极复苏态势,楼市信心在逐步回暖;预计后续各地仍延续因城施策、精准调控思路,用好用足包括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节机制在内的稳楼市政策,促进房地产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

  或更多依靠“定向降息”

  净息差等因素约束下,业内认为,央行或将更多依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定向降息”,在降成本的同时兼顾调结构,实现差异化精准支持。

  如在“有进有退”的原则下,今年1月央行新设两项房地产政策工具,分别为800亿元的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和1000亿元的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对于符合要求的项目和贷款,央行分别按照实际投入资金的50%、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利率均为1.75%,以低成本的资金助力稳地产和促转型。

  年初出台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也在稳定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同时,增加了楼市调控的精准度,避免各地出现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

  温彬认为,后续触发降息的重要因素,仍是经济和融资修复的可持续性。若消费复苏的斜率不及预期、房地产链条难以持续实现良性循环、长期投资动能疲软、民间投资继续回落,以及居民部门信贷回暖再现反复等,年内或不排除仍存在小幅降息的可能。

  “但LPR的继续调降,将主要取决于银行息差表现情况。除依赖于政策利率的下调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与负债端改善相匹配,以保证银行净息差维持在相对平稳水平。”温彬补充道。

  周茂华也指出,尽管LPR保持稳定,预计后续央行鼓励金融机构挖掘LPR改革潜力,鼓励金融机构主动管理负债,并可能通过结构工具或降准等方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基建、制造业、绿色发展、科创企业等重点新兴领域。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则说到,为维护好宏观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变化,还需解决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短期困难,坚持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政策方向,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在延续稳健态势、保持合理适度的货币条件、更加灵活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加强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等工作的同时,也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定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与此同时,他预计将通过采取“缩减原则”、适当向“稳健的直觉”靠拢来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年内仍有降息、降准的必要性。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央行: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和热点回应,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央行网站22日消息,近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办公室工作电视会议。总结2022年办公室系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2023年办公室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最高标准、最硬作风、最严纪律、最高效率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政治上坚持走在“第一方阵”,把讲政治、顾大局...

    时间:05-22
  • 央行: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和热点回应,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央行网站22日消息,近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办公室工作电视会议。总结2022年办公室系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2023年办公室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最高标准、最硬作风、最严纪律、最高效率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政治上坚持走在“第...

    时间:05-22
  • 中国LPR连续9个月不变 百城房贷利率基本持稳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2日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  自2022年9月以来,中国LPR已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对于此次LPR未调整的原因,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向中新社记者表示,LPR报价...

    时间:05-22
  • 5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中新网5月22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5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中新财经)截图自央行网站...

    时间:05-22
  • 5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中新网5月22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5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中新财经)截图自央行网站...

    时间:05-22
  • 5月LPR保持不变: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9个月保持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5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保持一致。  自去年8月下调后,各期限LPR就一直按兵不动。  本月LPR按兵不动在预期之内。尽管市场存在降息预期,但作...

    时间:05-22
  • 【青听·两岸】台青网红看大陆:用镜头消弭两岸信息差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5月19...

    时间:05-19
  • 全球央行“豪购”黄金为哪般?

      (财经天下)全球央行“豪购”黄金为哪般?  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 题:全球央行“豪购”黄金为哪般?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尽管近期黄金价格一路上扬,需求热度却丝毫未减。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多国央行购金需求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大幅增长,令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228吨。  自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豪购黄金,其背后原因为何...

    时间:05-16
  • 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化  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稳固支持,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

    时间:05-15
  • 央行定于5月20日发行2023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

      中新网5月15日电 央行网站15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3〕第9号,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5月20日发行2023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纪念币图案  (一)正面图案。  该套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吉祥”文字造型,衬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并刊国...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