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牢牢守住生态保护底线

2023-05-22 06:13:40

来源:经济日报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才是重中之重。要唤起公众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意识,加强相应监管智慧平台建设,建立各部门协同高效监管的工作机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绩效评价机制。

  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日前先后宣布,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完成并公开发布,这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后,如何守住这条生命线,守护自然生态安全,不仅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与担当,更要形成全社会的责任与共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首创的一套国土空间管理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划定的是国家和区域极其重要的生态空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与生命线。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生态保护制度模式,如何守护好、运用好并落实好生态保护红线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还存在很多影响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的制约性因素。

  一是生态保护红线观念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有的重利益轻环保,有的重生产轻治理,有的重眼前轻长远,对生态保护红线缺乏理性认同。

  二是数字化监管机制尚不完备。由于生态保护红线占地面积大、涉及范围广、生态类型多,再加之历史遗留因素、核查人员队伍等条件的制约,很多地方的监管数据尚未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监管数据没有实现闭环共享,数字化监管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

  三是协同监管效能还需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涉及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以及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等众多责任主体,部门之间联动协同的任务艰巨,进一步提升动态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水平依然任重道远。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才是重中之重。如何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需要从多个角度稳妥施策。

  首先,唤起公众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意识。要加强对公众生态保护红线意识的培养,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和生活观,形成节约资源的行动自觉,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发挥社会组织在舆论宣传、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造条件让公众知晓红线、参与红线、敬畏红线、保障红线;推动企业形成集约环保的发展理念,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政策优惠、购买服务等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红线行动,将公众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集体共识转化为深化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守护生态安全边界的全民行动。

  其次,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智慧平台建设。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以监管的智慧化、信息化助力高效监督。依托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和大数据,综合利用“五基”协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采用无人机辅助航拍、卫星地图、手机GPS定位等技术手段,对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进一步加固生态安全屏障,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再次,建立各部门协同高效监管的工作机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互联互通模式,明确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督察执法以及责任考核要求,及时发现生态破坏问题并监督整改落实,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

  最后,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评价机制。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在优化产业布局中的纠偏作用,持续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将绿色GDP、环境承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等要素作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绩效评价标准,让取得“生态政绩”的干部得到重用。

  孙显蔚 张惠娜(来源:经济日报)

孙显蔚 张惠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将出台新一版生态保护红线 大规模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启动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记者 陈静)2023年上海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活动21日举行。活动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From Agreement to Action: Build Back Biodiversity)。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当日透露,上海市政府即将发布的新一版生态保护红线将使全市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进...

    时间:05-21
  • 习言道|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黄河流域生态和文物保护工作。5月16日,习近平先后考察了山西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习近平指出——...

    时间:05-18
  •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 | “我们一定把盐湖的生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

      眼前的中条山,苍翠连绵。飞鸟划过湖面,发出悦耳鸣叫。初夏的山西运城,空气中热意浓浓。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盐湖,结合展板、展品等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盐湖风貌。  “千古中条一池雪”。运城盐湖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湖泊,有着4600多年的食盐开采史和70年的无...

    时间:05-18
  • 云南省昆明等4城亮2022年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

      中新网昆明5月16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从16日召开的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2023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昭通、曲靖、玉溪专场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上述4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军在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昆明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246天,良好119天...

    时间:05-16
  • 多措并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值华子鱼产卵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多措并举,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收。   达里湖中的华子鱼是在淡水河道中产卵繁殖,在半苏打型碱水湖中生长。在达里湖上游的贡格尔河河道中可以看到,渔场工作人员专门为华子鱼铺设羊胡...

    时间:05-14
  • 为生态保护立法 护高原万物生灵

      【法眼观】  夏初,雪域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或绿如翡翠,或蓝如宝石。澄静湖水倒映皑皑雪山,潺潺雪山融水汇入湖泊,自然之美让人叹为观止。  巍巍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4月26日,全...

    时间:05-13
  • 加强生态保护 新疆图昆公路叶尔羌特大桥开始架梁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6日电 (戚亚平 崔显朝 孟九汀)5月5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至第十四师昆玉市公路(下称图昆公路)三师段二标段叶尔羌特大桥建设现场,近百吨的简支箱梁在运梁车和架梁机的密切配合下,被稳稳地放置在大桥的两侧桥墩上。这标志着大桥进入上部结构钢箱梁吊装施工新阶段,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时间:05-06
  • 我国首次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核心阅读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自然资源部将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提升动态监测预警能力,部门联动协同,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生态环境部将有序推进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常态化监管,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  □ 本报记者 张维  自然资源部近...

    时间:05-05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通过颁布之际,为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治宣传,展示人民法院司法守护雪域高原生态环境经验成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内容简介及全文如下: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

    时间:05-05
  • 国家下达12.3亿元用于青海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

      中新网西宁4月27日电 (记者 李江宁)27日,记者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下达该省2023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资金122923万元,主要用于阿尼玛卿山脉、共和盆地、河湟地区、黑河河源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因境内青海湖而得名,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