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上海将出台新一版生态保护红线 大规模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启动

2023-05-21 13:57: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记者 陈静)2023年上海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活动21日举行。活动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From Agreement to Action: Build Back Biodiversity)。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当日透露,上海市政府即将发布的新一版生态保护红线将使全市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进一步得到更高质量的有效保护。

  当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宣布共同启动上海首次大规模、系统性、全要素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以实际行动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更高质量发展

会场上,科普活动带领民众闻香识植物。 陈静 摄

  据介绍,去年,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调查记录到10万只次以上的鸭科水鸟,小天鹅的数量逐步回升到历史高位,接近30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再次出现在长江口;以外环绿带为骨架的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上海已建成430余座城市公园,人均绿地面积超过8.5平方米,绿道总长度1537.78公里。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貉、小灵猫等物种相继“返沪”,长宁区的乐颐生境花园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据了解,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规划,努力提高城市蓝绿空间的面积、质量、连通性和可达性,提高城市乡土物种多样性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生态连通性,增强城市韧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活动现场,全市生物多样性体验中心试点建设启动,上海植物园、环城生态公园带徐汇华泾段、长宁区新泾镇等3家被纳入首批试点建设单位。

会场周边展示“从山野到都市”生物多样性主题。 陈静 摄

  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之后的首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从协议到协力”需要凝聚政府、社会、企业和每一个公民的力量。

  该局方面介绍,将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制定上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指导和推进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常态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网络,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努力提升生态空间格局和质量,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上海将全力推进各层级多类型的生物多样性体验中心建设,完善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新格局,构建优质、多样化生态产品供给体系。欢迎社会组织、社区、公民科学家们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挖掘城市生态空间的复合功能,共同携手、协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看到,主会场周边还举办了“从山野到都市”生物多样性主题科普展、“生命的灵动”生物多样性主题影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西去年监测到长江江豚638头次 鄱阳湖江豚数量稳中有升

      中新社南昌5月19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19日从江西多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去年监测到长江江豚638头次。其中,长江干流江西段62头次、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552头次、赣江15头次、信江9头次。  今年2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其中鄱阳湖江豚数量约492...

    时间:05-19
  • 30小时跟踪 我国首次迁地保护长江江豚放归 专家:目前或已适应新环境

      据湖北省林业局消息,4月25日,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头经过两年野化训练穿着“保护背心”的长江江豚首次被放归长江。与此同时,科研工作者对放归后的长江江豚进行了不间断地监控保护,并从群聚适应性、环境影响性及水域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监测,实时掌握长...

    时间:04-28
  • 调查显示:长江江豚种群稳定 数量呈增长趋势

      新华社南京3月10日电(记者沈汝发)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组织实施的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结果日前公布,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稳定,且数量呈增长趋势。  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介绍,本次调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具体承担,为期一年。结合全流域科考和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

    时间:03-10
  • 南京长江江豚数量5年增长24%:喜现“豚宝宝”戏水身影

      中新网南京3月9日电(记者 申冉)南京市绿化园林局9日消息,经过为期一年的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下文简称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2022年该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62头,较2017年的调查数量增长近24%。更值得高兴的是,调查周期内观测到幼豚11头次,说明江豚种群发展潜力良好。  为提高生物多样...

    时间:03-09
  • 长江江豚数量回升 专家称极度濒危现状仍未改变

      中新社武汉3月1日电 (记者 马芙蓉)“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回升,是对长江大保护成果的直观反映。”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3月1日受访时表示。但他也指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依然较少,极度濒危现状依然未改变。  长江江豚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

    时间:03-01
  • 我国长江江豚数量回升至1249头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上一次科学考察相比,江豚数量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

    时间:03-01
  • 我国长江江豚数量回升至1249头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上一次科学考察相比,江豚数量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

    时间:03-01
  • 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数量有所回升

      中新网2月28日电 农业农村部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和长江十年禁渔阶段性成效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在会上通报长江十年禁渔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禁渔实施以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  马毅...

    时间:02-28
  • 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数量有所回升

      中新网2月28日电 农业农村部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和长江十年禁渔阶段性成效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在会上通报长江十年禁渔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禁渔实施以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  马毅...

    时间:02-28
  • 鄱阳湖长江江豚第五次迁地保护开始实施

      2月13日至15日,江西在鄱阳湖实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成功将两头长江江豚从鄱阳湖松门山水域安全捕捞,迁至湖口南北港暂养基地。  此次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是对鄱阳湖长江江豚的第五次外迁,计划安全捕捞8头长江江豚,迁往湖北、安徽和江西湖口,进行种质资源交流,促进长江流域现有迁地群体结构优化,丰...

    时间:0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