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专家解读《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是亚太及全球经济引擎

2023-05-12 13:45:09

来源:经济日报

  5月11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主办的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宣讲会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将为亚太经济增长提供主要动力,中国仍然是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

  当前,全球需求走弱,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欧美银行业动荡,给世界经济形势注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IMF亚洲及太平洋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表示,尽管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亚太地区将成为2023年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70%左右,这一比例比过去两年大幅提升。

  斯里尼瓦桑认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印度经济增长保持韧性。“中国经济重启对亚太地区至关重要。”斯里尼瓦桑说,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增加,将成为推动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也将对亚洲地区产生更为明显的正溢出效应。“但与过去主要由投资需求带来的溢出效应不同,这次溢出效应将更多体现为中国在消费和服务业方面的需求增加,且更为强烈。”

  不过,在全球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亚太经济前景仍面临下行风险。斯里尼瓦桑表示,随着欧元区和美国的商品需求回落,其对亚洲的进口需求或将下降,进而影响亚洲制造业出口的增长势头;技术周期的低迷将进一步拖累亚太地区的技术出口;随着房地产市场降温,住宅和商业建筑投资需求减弱,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这些都将影响亚太地区经济的增长前景。

  当前大多数国家的整体通胀率仍高于目标,金融脆弱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值得关注。“亚洲银行资本充足,有足够的韧性,但还是要保持警惕。”斯里尼瓦桑表示,虽然欧美银行业动荡的溢出效应有限,但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和市场波动带来的脆弱性依然很高,特别是在杠杆率较高的企业和家庭部门。

  CF40成员、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认为,不仅是短期,中国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对亚太和全球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财政政策应该发挥关键作用,用转移支付支持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这既能促进当前的消费,又改善了长远的经济前景。要促进中长期经济增长,关键是发挥好规模经济的作用。”彭文生说。

  《亚太地区经济展望》回顾了亚太地区近期的经济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对短期和中期区域经济发展动能和风险进行展望,并提出缓解风险和支持增长的政策建议。其建议除中国和日本外的亚太地区各国应继续保持从紧的货币政策立场,直到通胀回落至目标范围内。“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高利率时代,这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尤其会给债务较高的国家带来新的风险,制定货币政策必须考虑这样的风险。”斯里尼瓦桑说。

  在金融政策方面,报告建议监管部门应紧密监测与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增加有关的脆弱性,以及金融部门的市场风险和企业信贷风险敞口,这对于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在财政政策方面,报告认为,用临时和有针对性的弱势群体援助取代无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在结构性政策方面,报告建议,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国应将结构改革作为优先政策选项,鼓励广泛的创新和数字化,加快绿色转型、加强合作应对地缘经济碎片化趋势和确保粮食安全,这有助于提高可持续增长的潜力。

  CF40成员、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今年将领跑其他地区,令人鼓舞,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要更加务实和冷静。下一阶段,必须让居民的收入预期、消费预期重回正轨,让服务业回到疫情前的潜在增长轨道上来。 (经济日报记者 周明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IMF最新展望: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70%左右,这一数值远高于过去几年的水平。同时,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  《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

    时间:05-12
  • IMF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刘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主办的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宣讲会11日在北京举行。  本期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在70%左右。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

    时间:05-11
  • IMF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刘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主办的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宣讲会11日在北京举行。  本期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在70%左右。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

    时间:05-11
  • 消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

      中青校媒记者 胡正好 郑子浩 李欣如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朱彩云 记者 任明超  一场消博会让全球再次看到中国大市场的消费潜力,而永不落幕的消博会则持续为全球共享中国大市场提供机会窗口。  ——————————  一颗猕猴桃从陕西被带到海南消博会上,随后,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发现,漂洋过海,出现在了...

    时间:04-18
  • (聚焦消博会)消博会“溢出效应”释放 海南自贸港“朋友圈”扩大

      中新社海口4月15日电 (记者 张茜翼 王子谦)“收获远超预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消博会”)上,凯沃国际贸易(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泽源与多家企业签约,引进260辆“零关税”汽车进入海南市场,总价值3.26亿元人民币。  15日,为期6天的消博会落下帷幕,展会吸引全球消费时尚领域关注,也释放其溢出效应,扩大海南自...

    时间:04-15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人民银行14日消息,其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会议...

    时间:04-14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IMF总裁: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三分之一

      新华社华盛顿4月13日电(记者潘丽君 杨士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3日表示,中国经济正强劲反弹,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为其他国家发展注入动能。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IMF和世界银行2023年春季会议期间召开的“全球政策议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经济恢复,IMF...

    时间:04-14
  • IMF总裁:世界经济面临增长乏力和通胀高企困境

    当地时间4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IMF春季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在经过过去三年众多“冲击”后,世界经济虽仍具韧性,但面临增长乏力和通胀高企的困境。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中新社华盛顿4月13日电 (记者 沙晗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当地时间13日在华盛顿表...

    时间:04-14
  • 乐享消博会溢出效应 免税经济添热度 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首次亮相 多项活动亮点纷呈

      “时装周中免秀场、锦绣中华民俗快闪、乐队现场演出、文化艺术市集、上千架无人机海南首飞……”  4月11日—4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市盛大开幕。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配合消博会开展了“吃喝玩乐购”全覆盖的一系列营销活动,进一步放大展会溢出效应,回馈广大消费者,促进消费回...

    时间:04-12
  • IMF:全球金融稳定风险迅速上升

      新华社华盛顿4月11日电(记者潘丽君 杨士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面临多重严峻考验,金融稳定风险迅速上升。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采取果断行动,防止出现任何可能影响市场对全球金融体系韧性信心的系统性事件。  报告指出,近期美欧银行业动荡,警示货币政策、金融环境...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