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珠三角制造业强市人口,何以出现负增长?

2023-05-11 04:40:49

来源:新京报

  ■ 观察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恢复正常,广东省的常住人口有望在今年恢复正增长。

  5月8日,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的《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出现下降。

  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为1766.1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98万人,这是1979年设立深圳市以来,深圳常住人口首次下降。

  近日,佛山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佛山市常住人口为955.23万,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6.03万。这是佛山常住人口自本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另据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东莞常住人口1043.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9.98万人。

  2022年珠三角三个制造业大市,为何同时出现常住人口下降的现象?

  三个城市人口增长持续多年

  长期以来,深圳是人口流入大市。其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1.41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768.16万人,四十多年间增加了50多倍。尤其是近十年,深圳市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有人口红利继续保持,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特点。

  佛山、东莞作为制造业强市,多年来人口也持续增长。

  《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佛山市自2010年到2020年,常住人口从719.91万增长到949.886万,十年间新增常住人口230万,人口增量位居广东全省地级市第一。

  在广东省内,常常有人争论东莞和佛山谁是广东第三城,可以说这两个城市各有千秋。从常住人口来说,2022年东莞常住人口为1043.7万,比佛山多88.47万;从户籍人口来说,2022年东莞户籍人口只有292.45万,比佛山少202.95万。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佛山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09.57万,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5.22%,而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为65.2%,广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4.79%。可见,佛山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

  常住人口下降有多方面原因

  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常住人口2022年出现下降,引起了舆论关注。其原因多方面,不乏共性原因,也有一些是独特原因。

  首先,去年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原来在广东务工的外省流动人口返乡就业。受此影响,去年广东常住人口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次下降。在此情况下,深圳、佛山、东莞常住人口减少,并不令人意外。

  这不是唯一原因。以深圳为例,其常住人口下降还与深圳从2021年开始收紧落户政策有关。

  2021年5月,深圳市相继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提高了核准类入户门槛,完善人才引进积分指标,调整老人、夫妻随迁条件等。

  此外,深圳是四个一线城市中面积最小的,住宅土地供应有限,房价较高,提升了制造业成本,一部分工厂也因此而外迁。

  总之,2022年珠三角三个制造业大市常住人口同时出现下降,这是特殊情况下出现的罕见现象。

  广东常住人口今年有望恢复正增长

  今年2月,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力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2023年一季度佛山市经济运行的生产和需求端明显改善,财政金融保持较好增势。其中,一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5.46亿元,增长6.3%。

  2023年东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建设制造业当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东自去年10月以来,不同区域相继有疫情发生,后期疫情波及全省大部分地区,且临近年底,部分省外流动人口选择暂时返乡。

  不过,随着广东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恢复正常,跨省流动人口继续选择流入广东。手机信令大数据显示,2023年1月返乡的跨省流动人口,2月已有84%回流广东。2月份以来,广东是全国人口迁入地首位,占全国迁入人口的比重维持在15%左右。

  虽然全国人口已进入负增长阶段,但广东省由于仍然有大量外来人口,可以预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恢复正常,广东省的常住人口有望在今年恢复正增长。

  □何亚福(人口学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天津出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

      天津海河上的“天津之眼”。  李 鹰摄(人民视觉)  本报天津电(记者李家鼎)日前,天津市出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包括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明确了10个方面33项工作任务,并细化分解为2023年重点工作114项和今后五年重点工作124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天津市委市政府...

    时间:05-03
  •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如何走深走实?天津准备这样干……

      津云新闻讯:4月24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天津市“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主题系列——“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工作介绍下一步的思路和举措。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介绍,实施科教...

    时间:04-25
  • 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国际观察)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印度具体何时会成为“第一人口大国”?自联合国去年7月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印度将于2023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来...

    时间:04-20
  • 青海省市合作 推进西宁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

      中新网西宁4月14日电(祁增蓓)4月14日下午,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西宁市人民政府在青海西宁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旨在通过省市合力推进西宁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祁增蓓 摄  2022年0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

    时间:04-14
  • 台湾1至2月实质经常性薪资负增长 减幅为近十年同期新高

      中新社台北4月13日电 台湾当局“主计总处”13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受通货膨胀影响,台湾1至2月平均实质经常性薪资为41511元(新台币,下同),同比减少0.34%,减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主计总处”当日发布受雇员工人数及薪资调查,今年1至2月全体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平...

    时间:04-13
  • 去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减少5000多所,近15年来首次负增长

      作者:林小昭  去年我国幼儿园数量出现多年来首次下降。  教育部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2022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4.57万所,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例为84.96%。  根据...

    时间:03-24
  • 台湾工业生产指数连续六个月负增长

      中新社台北3月23日电 台湾经济事务主管部门23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台湾工业生产指数为106.78,同比减少8.68%,为连续六个月负增长,指数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108.27,同比减少9.15%。  综合中央社、《工商时报》《经济日报》等台湾媒体报道,受全球景气低迷、终端需求不振影响,加...

    时间:03-23
  • 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超25万!上海重磅数据出炉

      原标题: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超25万!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4万,女性平均期望寿命达85.66岁!上海重磅数据出炉  每经编辑 黄胜   3月22日,《2022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统计显示,上海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1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月2日公布的31个省份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上海市人均可...

    时间:03-23
  • 沈阳着力实施“文化+”工程 在建设文化强市上实现新突破

      中新网沈阳3月22日电 (王艺霖)由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22日举行。会上指出,沈阳将加快文化体育强市建设,围绕“着力实施‘文化+’工程”,在建设文化强市上实现新突破”。  沈阳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刘壮野在会上表示,在全面振兴...

    时间:03-22
  • 截至202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4.3万人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1日发布的《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万人。  根据《公报》,截至202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万人。其中,城镇...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