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转型提能,构筑四大支柱产业

2023-05-11 05:08:00

来源:光明日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五月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大地,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一处处产业集群提速竞跑,一条条转型赛道通达远方,蓬勃脉动的鄂尔多斯生机无限。

  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些部署要求为鄂尔多斯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推进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规模提升、技术跃升、价值攀升指引了方向。

  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自治区建设国家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鄂尔多斯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结合地区实际、发挥比较优势,促转型、提能级,加快构筑能源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羊绒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将党中央和自治区的一揽子“统考卷”细化成推动地方发展的“必答题”,努力释放传统能源产业的存量、提升现代能源产业的增量,以产业转型的升级增加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能”力十足

  走进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透过机房里的大屏幕,就能感知深藏地下的“乌金”煤炭的魅力。追随着工作人员的鼠标,切割、破碎、运输、洗选等环节一览无余;运输皮带上,不停滚动的煤炭,跃动着饱满的韵律。

  为了全力完成稳生产保供应任务,上湾煤矿生产的原煤主要外运至黄骅港、天津港、包头煤制烯烃等地,再由港口发往全国各地。

  鄂尔多斯煤炭产量居全国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煤炭销量达8.4亿吨,承担了全国6.68亿吨煤炭的保供任务。为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鄂尔多斯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重要要求,预计到“十四五”末,煤炭产量达到10亿吨以上,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天然气产量达到330亿立方米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综合能源生产基地,可谓“能”力十足。

  何以“稳”,如何“保”?“智慧”是路径。上湾煤矿致力于通过建设绿色智能、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世界一流示范矿井,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清洁、智能高端方向发展。在这里,综采、掘进、移动巡检、机器人、智能化选煤等11大类、500多个智能化项目得到应用。

  “在做好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装备节能降耗升级改造;围绕智能化矿山建设目标,重点实施采煤、掘进、机电、辅助运输智能化升级,强化‘5G+智能化’应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党委书记、矿长张立辉说。

  不仅如此,在鄂尔多斯久泰能源集团年产60万吨聚烯烃项目生产车间,一袋袋由黑色煤炭华丽转变的白色聚丙烯产品被机器装置迅速打包进入流水线,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这正是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绿色”转身,实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转变的集中体现。不断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并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集群,煤炭在这里被“吃干榨净、由黑变白”。

  据介绍,鄂尔多斯大力构筑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至2021年的69.9%,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1%。先后引进实施煤炭精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构筑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实现煤化工产业纵向梯度增值,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1925万吨。

  “风光”无限

  置身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乌吉尔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群中,一台台巨型白色大风机高高矗立,连绵起伏的山梁上如繁星密布的巨型风机迎风“起舞”,风力带动叶片旋转,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给草原带来无限生机。

  为有效提高北方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消纳风电能力,促进城镇能源利用清洁化,2018年3月,唐桂井风电场开工建设,当年11月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100兆瓦。该风电场直供杭锦旗胜利小区供热站,将一股股热流输入千家万户,是鄂尔多斯市首家清洁供暖项目。

  构筑世界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鄂尔多斯深入落实“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要要求,推进“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全链条发展,“风光”无限。

  “你在采煤沉陷区看到过蓝色的大海吗?在我们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的山坡上就有‘大海’。”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党支部书记张军给记者卖起了关子。原来,巴日图塔村的4.2万亩采煤沉陷区土地,被蓝汪汪的光伏发电板铺满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深蓝的海水,波光粼粼,令人震撼。这就是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用当地老乡的话来讲:“村里种起了‘太阳’。”项目采取光伏+生态治理+草畜一体化推进,建设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的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

  “我们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开展‘光伏+生态’矿山修复治理,实现了新能源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张军说,光伏不仅为采煤沉陷区提供了治理新样板,也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鄂尔多斯让氢能源的“火种”在北疆草原亮起来。一辆49吨重卡加满氢气只需20分钟左右就可续航450公里,而这样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从鄂尔多斯市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驶出。

  “我们配备全国智能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核心零部件和生产母机100%国产化,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和动力系统生产线,也是全球领先的大规模电堆生产线。”鄂尔多斯市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上志说。

  “氢”装上阵,产业焕新。伊金霍洛旗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全力培育“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已累计在矿区推广应用近300辆氢能和电动新能源重卡,率先在全国打造以氢能源为主的新能源重卡应用示范基地。

  “繁绒”发展

  鄂尔多斯羊绒产量占内蒙古的52%,占全国22%,占世界13%。多年来,鄂尔多斯推动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羊绒主产区、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巴音乌素嘎查的布仁一家靠着从绒山羊身上梳下的“软黄金”,走上致富路。这几年,通过自学人工授精、品种改良、标准化饲养等技术,加上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布仁率先踏上畜种改良之路,产羔率提高到150%,羊绒细度也从17微米达到11.3微米,实现了科学养殖增产增收。“现在羊绒细度好了,品质高了,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布仁高兴地说。

  为了守好、壮大、叫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品牌,鄂托克旗充分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实施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阿尔巴斯绒山羊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全力推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旗共建成绒山羊核心群88群,组建绒山羊高繁群40群,建成人工授精站357处,绒山羊存栏稳定在150万只左右、年产原绒1200吨。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鄂尔多斯集团现代羊绒产业园的针织二厂,一排排电脑横机正在自动运转,生产线有条不紊,一件件优质的羊绒服装产品经过数道工序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正躬身忙碌于车间的鄂尔多斯集团针织二厂编织车间主任王奎良告诉记者,针织二厂现有电脑横机360台,另外还有国产提花设备36台,年产能达到150万件。

  “目前,研究产业链条已经延伸到绒山羊育种、牧场的牧草以及生态的研究,真正实现了整个羊绒生态的最全产业链研究和拓展。”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绒纺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高丽忠表示,日前,由鄂尔多斯集团主导制定的ISO 5162:2023《纺织品 分梳山羊绒品质标识规范》国际标准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实施。近几年,集团在创新方面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行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2022年10月,由鄂尔多斯牵头成立了全国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了8所院校、6家标准研制单位、各个羊绒产业相关企业形成联盟,未来将持续打造羊绒产业发展新平台,实现共聚共生、共建共创、共享共赢,增强中国羊绒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高中国羊绒在国际羊绒舞台上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 王潇 本报通讯员 马昕瑜 刘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打卡中国】和美乡村展新颜 外国网红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探索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万庆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有近5亿农民常住的中国农村,在有近两亿人就业的农业产业,农民的种粮事业如何?除了农事生产还能做什么?新农村又是什么样子?在中国河南商丘,人们会发现无数种可能……  5月8日至9日,来自巴西、埃及、危地马拉、墨西哥、罗马尼亚...

    时间:05-10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者:石建勋、刘宇(分别系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讲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时间:05-09
  •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大家手笔)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时间:05-09
  • 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作者:雷跃捷、李智(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时间:05-09
  • 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

      县域活,全盘活。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昆山经济基础雄厚,城乡发展均衡,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上具有良好基础。多年来,昆山凭借先行一步的魄力和担当,不断破解县域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昆山之路”。  昆山的成绩,是接续奋...

    时间:05-09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北斗西虹桥基地积极助推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覆盖全球

      8848.86米!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随之一同登顶的还有华策制造的一款高精度定位设备,让人类第一次在珠峰峰顶接收到来自北斗卫星的信号。此次测量还首次将北斗系统与5G通信相结合,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有力保障。可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联适研制...

    时间:05-09
  • 三大城市群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

      中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正在跑出加速度。  目前,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六个,分别是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在国内,除了长三角城市群...

    时间:05-09
  • 天天学习|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与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从“革命的统一战线”到“爱国的统一战线”,再到“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中...

    时间:05-08
  • 上海青浦:科创中心融入蓝绿水乡 中国式现代化“驶出”新速度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谢梦圆)“原来这些地方老百姓都是走不进来的,这里要么是一些鱼塘,要么是被一些企业占掉了,岸线都是不通的。”上海市青浦区水利管理所副所长向赟旭指着面前的水草丰茂的水岸线如是说。  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上海市委网信办和人民网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

    时间:05-08
  • 【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理论观察  【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鲁莎莎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波澜壮阔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