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3-05-09 11:25: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石建勋、刘宇(分别系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讲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信心。近日,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民营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奇迹的贡献者和受益者,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应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抓紧部署落实。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和鼓励下,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提供充分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创新创业水平、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呈现“56789”的显著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截至2022年末,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达4700多万户,十年翻了两番多。可见,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无数普通中国人依靠勤劳致富,通过创新创业致富,不少民营企业家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也推动了企业发展、员工富裕和经济繁荣。作为要素的整合者、市场的开拓者、创新的推动者,民营企业家因勤劳而成功、因奋斗而富有。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们,示范、引领、带动和帮助了一大批劳动者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自主创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许多创新创业者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力,不仅自己实现了富裕,也帮助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的群体实现了富裕。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在推动普遍富裕,促进光彩事业、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未来要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必须发展壮大起来、活跃起来。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取得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的突破,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50%左右,成为创新舞台上越来越活跃的角色。目前,全国65%左右的发明专利、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来自民营企业。这背后是民营企业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2021年全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达1.45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38.58%,同比增加23.14%。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自身的突出优势,他们市场嗅觉敏锐、创新动力强、机制灵活、反应快,敢于涉足新领域、采用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勇于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这有利于提升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也有助于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国家竞争力。因此,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民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助力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民营企业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我国海外发展空间,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外贸企业达51万家,他们的进出口总额21.4万亿元,进出口规模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达到了50.9%,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80.8%,民营外贸企业持续发挥了外贸“稳定器”的作用。民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积极活跃力量,无论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金额,民营企业已占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半壁江山,并呈现更加积极活跃的态势。近年来,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际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在带动相关产品、技术、服务出口,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使企业能够快速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美国威胁“脱钩断链”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的严峻国际环境下,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是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多措并举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项长期政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统筹、多策并举。当前,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定预期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这为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使他们能够有清晰预期,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新、大胆发展。必须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消除顾虑,放下包袱,迸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作用,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突出表现为“两难”,即融资难和盈利难。“两难”的外因是“两高”,即成本高和税费高;内因是“两低”,即产品附加值低和科技含量低。从民营企业自身而言,需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积极主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持做强实业、做精主业不动摇,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企业不断进步,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加快转型升级,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只有如此,才能消化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真正摆脱困境。也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佳、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9日 11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大家手笔)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时间:05-09
  • 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作者:雷跃捷、李智(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时间:05-09
  • 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

      县域活,全盘活。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昆山经济基础雄厚,城乡发展均衡,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上具有良好基础。多年来,昆山凭借先行一步的魄力和担当,不断破解县域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昆山之路”。  昆山的成绩,是接续奋...

    时间:05-09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北斗西虹桥基地积极助推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覆盖全球

      8848.86米!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随之一同登顶的还有华策制造的一款高精度定位设备,让人类第一次在珠峰峰顶接收到来自北斗卫星的信号。此次测量还首次将北斗系统与5G通信相结合,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有力保障。可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联适研制...

    时间:05-09
  • 三大城市群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

      中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正在跑出加速度。  目前,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六个,分别是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在国内,除了长三角城市群...

    时间:05-09
  • 天天学习|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与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从“革命的统一战线”到“爱国的统一战线”,再到“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中...

    时间:05-08
  • 上海青浦:科创中心融入蓝绿水乡 中国式现代化“驶出”新速度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谢梦圆)“原来这些地方老百姓都是走不进来的,这里要么是一些鱼塘,要么是被一些企业占掉了,岸线都是不通的。”上海市青浦区水利管理所副所长向赟旭指着面前的水草丰茂的水岸线如是说。  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上海市委网信办和人民网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

    时间:05-08
  • 【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理论观察  【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鲁莎莎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波澜壮阔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

    时间:05-08
  • 林峰 张文斌:“五个必由之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契合

      文|林峰 张文斌  中国式现代化与“五个必由之路”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与文明过程。“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昭示了中国式...

    时间:05-08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汇聚高端注重特色,浦东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共生共赢

      5月6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网络主题采访上海站活动深入浦东新区。  张江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张江机器人谷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以高端医疗机器人为核心,以特色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为重点,以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关键控制软件为突破,形成“一核、两重点、两突破”的产业发...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