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建设 助“潜在粮仓”焕绿生金

2023-05-08 14:37: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5月8日电(吕妍)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8日通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后,将设立东北苏打盐碱地、西北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华北插花盐碱地3个分中心,并在大庆、银川、巴彦淖尔、石河子、东营、喀什等地布局16个技术集成应用综合试验站,以中国典型盐碱区为主要监测对象,重点开展盐碱地土壤、植被、地下水和气候等长期定位观测与区域特色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为盐碱地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开发潜力巨大。

  梁恺龙介绍说,作为中国盐碱地重要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2025年将突破一批盐碱地生物育种关键核心问题,培育耐盐3‰~6‰的粮油、饲草、特种经济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构建耐盐碱生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耐盐碱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实现中国盐碱地主要农作物的品种更新换代。

  此外,该中心还将突破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多水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带动1300万亩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单位面积综合产能提高25%以上。构建“生物育种—绿色投入品—标准化智慧化种养—生态化利用”的盐碱地生态化高值化全产业链条,培育盐碱地高效生态智慧农业新模式,建设盐碱地特色功能性产品等产业孵化基地。

  针对适生作物品种少、盐碱耕地质量低、生产效率不高、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梁恺龙介绍,该中心将聚焦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三大关键领域,设立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盐碱地适生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与高效育种、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盐碱地水肥盐协同调控、盐碱地绿色低碳与生态强化、标准化高效智慧种养、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功能化开发等七大重点研究方向。(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40年南北迁徙,育种人无问西东

      40年南北迁徙,育种人无问西东 ——记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团队   ◎过国忠 实习生 柳 鑫  【创新团队】  每年试验地都不固定,从租地、播种到收获,所有环节都得自己动手。在育种人心里,没有冬天。  李爱宏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5月5日,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以下简称南...

    时间:05-08
  •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的通知》,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进行部署。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选取了南美白对虾、虹鳟、斑节对虾、虾夷扇贝等7个重要养殖品种为攻关对象,采取科研单位加企业联合攻关的形式,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强优势互补,为水产种业振...

    时间:05-06
  •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的通知》,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进行部署。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选取了南美白对虾、虹鳟、斑节对虾、虾夷扇贝等7个重要养殖品种为攻关对象,采取科研单位加企业联合攻关的形式,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强优势互补,为水产种业振...

    时间:05-06
  • 中国航天育种科研持续推进 助力产业发展

      央视网消息:日前,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指导举办的太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云南省大理州举行。  研讨会上,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专家,相关产业科研院校及企业代表约100人,围绕太空生物科技发展,以航天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为主题,总结了航天育种的...

    时间:04-23
  • 福建尤溪:36年育种,造就243万亩“金山”

      中新网三明3月21日电 (吴振湖 林红 黄功兴)阳春三月,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华口溪国家林木良种基地的种子园里,尤溪国有林场工作人员正趁着春光进行杉树苗嫁接。  人群中,60岁的技术员周而金手起刀落,切砧木、削穗条,插好穗条后很快就绑好扎带。一旁的记录员手拿记录本,迅速记下样本编号、嫁接时间等重要信息。  “嫁接完...

    时间:03-21
  • 乡约福建:新品种助农增收致富

      中新网漳州3月1日电 (林芷逸 郑文典)早春时节,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街道秋坑社区的漳州市宝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片葱绿,生机盎然,或青嫩或绯红的小番茄点缀其间。  记者来到该基地时,果农傅三忠、林建明正忙碌着浇灌作物。漳州市宝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林木、花卉、中药材和果蔬种植包装等,2021年开...

    时间:03-01
  • (两会声音)陈凡:在“南繁硅谷”绘制“育种数字地图”

      中新社三亚2月28日电 题:陈凡:在“南繁硅谷”绘制“育种数字地图”  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种业进入分子育种、设计育种时代,科研平台建设尤为重要。在海南三亚,设立仅一年多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已成为中国集中连片、体系配套、设备先进、有影响力的种业创新平台。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崖州...

    时间:02-28
  • 农业农村部:加强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等新品种培育

      中新网2月21日电 农业农村部网站21日公开了《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进育种创新。全面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强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再生稻、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培育。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

    时间:02-21
  • 中国科学家新研究成果为橡胶树的分子育种提供新思路

      中新社海口2月15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15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获悉,该院橡胶研究所分子育种团队联合华北理工大学,在橡胶树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方面,提出了基因组杂合作物在驯化初期快速提升产量的可能机制。  橡胶树在东南亚栽培史不足150年,广泛栽培的魏克汉品种的奠基者...

    时间:02-15
  • 安徽小麦育种专家吴兰云的坚守:三十余载梦终成

      中新网安徽宿州2月13日电 题:安徽小麦育种专家吴兰云的坚守:三十余载梦终成  中新网记者 赵强  “36年来,我见证了我们国家小麦亩产从300公斤到400公斤、400公斤到500公斤、5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目前亩产700公斤高产田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年近60岁的吴兰云,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