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农业银行一季度业务经营“开门红”净利润721亿元 增速2.8%

2023-04-29 10:4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28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288;HK:1288)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今年以来,农业银行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业务经营、改革创新与风险防范,实现了一季度业务经营“开门红”。

  价值创造与业务经营保持韧性

  价值创造能力保持稳健。总资产达36.8万亿元。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21亿元,增速2.8%。营业收入1,894亿元,增速2.2%。手续费净收入325亿元,增速2.8%。拨备前利润1,396亿元,增速1.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2.60%。成功发行700亿元二级资本债,资本充足率达16.8%。

  主体经营指标再创新高。贷款总额21.1万亿元,新增1.37万亿元,增速6.9%;债券投资新增2,729亿元,同比多增1,121亿元。客户资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全口径存款余额30.9万亿元,新增2.7万亿元,增速9.5%;其中,对公客户存款突破10万亿元,新增1.1万亿元;个人储蓄存款达16.4万亿元,新增1.4万亿元,存款付息率为1.69%。

  服务实体经济持续走在前列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精准有力。制造业贷款(监管口径)余额2.69万亿元,新增3,921亿元,增速17%,增量、增速均同业领先。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91亿元,增速28.6%。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6万亿元,新增4,312亿元,增速34.7%。绿色信贷业务余额3.3万亿元,增速22%。

  扩投资促消费力度不断加大。扩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超1000亿元;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累计投放705亿元,居同业领先。促消费方面,个人贷款余额7.9万亿元,新增3,584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9万亿元,新增482亿元;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8,793亿元,新增383亿元,其中信用卡贷款余额超过6,500亿元。个人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信用卡贷款四项增量均居同业领先。

  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国际业务用信业务(包括贸易融资、涉外保函、信用证)稳健增长,业务量分别为6,623亿美元、8,104亿元、5,0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36%、43%。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步伐加快

  县域贷款余额突破8万亿元。贷款余额达8.05万亿元,新增7,195亿元,增速9.82%,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全行贷款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0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6.23万亿元,增速12.73%,高于全行5.88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58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快速增长。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生产重点区域、重要主体金融服务,春耕备耕贷款新增超过2,000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464亿元,新增687亿元,增速38.6%,显著高于全行和县域贷款增速。水利贷款余额4,846亿元,新增454亿元,增速10.3%,余额、增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3,460亿元,新增311亿元,增速9.9%,高于全行3.0个百分点。

  农户贷款经营能力创新提升。实现农户贷款余额9,705亿元,新增1,901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力度,“惠农e贷”增速25.9%,“富民贷”增速56%。

  数字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扩面提质。数字乡村云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入驻客户总量达3.2万个,服务范围覆盖2,484个县(区)。大力推广手机银行乡村版,县域个人手机银行注册客户达2.14亿户。

  服务普惠与民生质效不断优化

  普惠小微服务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达3.14万亿元,新增5,707亿元,增速22%。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达310万户,新增57万户,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民生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优化完善新市民客群专属存款和理财产品配置,累计发放“筑福卡”412万张。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取得新成效,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2,196亿元,增速7.75%。累计发行实体社保卡2.88亿张,电子社保卡签发量、医保电子凭证激活量分别为8,751万张、6,330万张,均保持同业领先。

  线上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达1.93亿户,创历史新高,总量、增量、月增量多项指标均保持同业领先。“农银e贷”线上贷款产品体系发展完善,余额达3.46万亿元,增速13.6%。持续推进优化校园、食堂等重点场景标准化、体验式建设,互联网高频场景数达3.9万个,增速24.3%。推出“农银思享”一站式线上融智服务平台,整合市场资讯、产业解析、智能财务、ESG咨询等8大功能,全方位满足企业客户投融资与经营管理需求。

  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稳步提升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有效维护金融资产安全,不良贷款率1.37%,与上年末持平。各类风险先行指标持续改善,关注类贷款率1.44%,较年初下降2BP;逾期贷款率1.00%,较年初下降8BP。拨备覆盖率为302.61%,保持坚实的风险抵御能力。

  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化解不断强化。加强风险评估,稳妥做好房地产、地方政府相关信用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加强监测预警、数据模型等前瞻性风险识别工具的应用,风险预警监控系统对信贷客户的覆盖率为100%,预警效率和精准度显著提升。

  市场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持续提升。密切关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及市场波动情况,加强境外机构市场风险监测和资产负债管理,合理控制业务敞口和期限,实施外汇全额资金管理,相关市场和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

  生产运行与网络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核心系统交易量再创新高,日均交易量15.64亿笔,同比增长33%,生产运行保持平稳。持续推进网络安全运营技防体系建设,云安全防护平台在分布式核心并行验证环境实现100%部署,有效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突破20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超1.3万亿元

      中新网济南4月27日电 (孙婷婷)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坤道27日通报,一季度,该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3%,增速连续50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东省人民政府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李坤道表示,金融在聚力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自身实现了平稳健...

    时间:04-27
  • 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超千亿元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屈信明)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  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

    时间:04-27
  • 财金观察:手机银行服务能力升级

      手机银行服务能力升级   银行业首个3D数字营业厅近日正式上线,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加速,数字银行形态不断变革,银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数字营业厅能否取代实体营业厅?在数字化转型加快的背景下,银行业发展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业内专家认为,技术驱动下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将发生较大变化,银行智能...

    时间:04-21
  • 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中新网合肥4月19日电(储玮玮)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19日消息:今年前3个月,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保持16%以上的较高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全国首位,一季度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在信贷总量方面,2023年3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928.4亿元,同比增长16.4%,较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从增速上看,列全国第1位。2023年3月末,安徽省...

    时间:04-19
  •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理性看待部分理财产品提前“退场”  本报记者 马春阳  今年以来,累计约有30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理财产品主动终止意味着该产品终止策略优于存续运作,是银行理财市场产品加速优胜劣汰的正常表现。虽然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规划造成一定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投资者权益其实也是一种...

    时间:04-13
  • 2022年北京地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7782亿元 同比增长22%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600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了588家,数量在全国居于首位。2022年北京地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7782亿元,同比增长22%。  这是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在今天召开的“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

    时间:04-12
  • 3月份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净值持续修复

      本报记者 杨 洁  随着债市稳定和回暖,理财市场也持续回暖。今年3月份,全市场理财产品新发数量环比上升,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市场共新发了2855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491款。其中,296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3%;2559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9%,开放式及封...

    时间:04-12
  • 四川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6459亿元 增速全国第二

      中新网成都3月23日电 (杜成)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3日召开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四川一季度金融运行情况。据透露,截至2月末,四川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6459亿元,较年初增加4078亿元,同比多增1233亿元,贷款总量持续攀升;余额同比增长15.8%,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快于全国5.0个百分点,创2015年以来最高,居六个经济大省第一、...

    时间:03-23
  • 天津金融信贷平稳增长 2022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创10年来新高

      中新网天津3月20日电 (庞喻文)记者20日从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获悉,天津市金融信贷平稳增长,2022年天津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429亿元,比上年多增245亿元;年末制造业贷款余平稳额增长16.6%,增幅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创10年来新高。  据悉,2022年,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0%。获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16大类...

    时间:03-20
  • 银行理财市场调查:部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存在哪些对投资者“不友好”的现象,哪些环节仍有优化空间?“3·15”前夕,《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体验、调查了10余家银行的理财服务。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披及销售环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展示过往业绩时“报喜不报忧”;二是预期...

    时间:03-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