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平安一季度实现归母营运利润413.85亿元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8.8%

2023-04-27 11:38:24

来源:中国网

  2023年4月2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平安"、"集团"或"公司",股份代码:香港联合交易所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今日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业绩。

  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经济持续修复,居民消费呈现稳步恢复态势;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球资本市场持续震荡。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坚守金融主业,服务实体经济,持续贯彻"聚焦主业、降本增效、优化结构、制度建设"的十六字经营方针,深化发展"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得益于寿险改革深化、综合金融协同及医疗健康养老生态赋能金融主业的成效显现,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413.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52亿元,同比增长48.9%;年化营运ROE达18.8%。寿险深度改革逐步显效,业务稳健发展。2023年第一季度,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在报告口径下同比增长8.8%,在同假设口径下同比上升21.1%。代理人渠道同比转正,银保渠道同比大幅增长。综合金融模式不断深化,客户经营业绩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29亿,客均合同数较年初增长0.3%至2.98个。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持续推进,2023年第一季度,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达400亿元,享有"+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稳步提升。

  寿险及健康险核心指标全面回暖,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

  坚定实施"4渠道+3产品"战略,寿险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业务经营发展稳健。2023年第一季度,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8.8%至137.02亿元,其中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网格渠道均同比正增长;寿险与健康险业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71亿元,同比增长104.5%;平安寿险保费收入1,717.67亿元,同比增长5.6%,领先国内保险行业,经营态势持续向好。

  渠道方面,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经营质量优化,创新渠道队伍建设逐步成型,渠道综合实力有效提升。2023年第一季度,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实现正增长;银保、社区网格及其他等渠道在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中占比16.9%,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

  产品及服务方面,平安寿险升级保险产品体系,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构建"保险+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等服务。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47个城市;上海颐年城项目于2023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以"盛世金越"为代表的增额终身寿产品持续热销,获市场广泛认可。

  综合金融模式带动稳健增长,产险、银行、资管业务品质持续改善

  综合金融模式持续深化,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在平安近2.29亿个人客户中,有近40%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集团年活跃用户量3.54亿,同时是线上用户的个人客户近2.11亿。团体客户经营成效良好,2023年一季度,团体业务综合金融保费规模达50.2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对公渠道保费规模20.41亿元。

  财产保险业务服务收入稳健增长,业务品质保持良好。2023年一季度,平安产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763.12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3亿元,同比增长45.9%。平安产险通过强化业务管理与风险筛选,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8.7%的健康水平。

  银行整体经营业绩表现稳健,资产质量保持平稳。2023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0.98亿元,同比下降2.4%,主要是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净息差有所下降,以及债券和外汇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随着经济复苏动能持续向好,营业收入环比去年四季度增长8.3%。2023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146.02亿元,同比增长13.6%。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5%,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290.40%,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1%,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3%。截至2023年3月31日,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4.4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1%。公司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积极配置国债、地方政府债等长久期资产,使得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进一步优化。

  "管理式医疗模式"持续推进,领先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深度布局。平安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为个人及团体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赋能金融主业。截至2023年3月末,在平安近2.29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

  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研发相关产品。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健康付费个人客户数超4,200万。同时,平安持续推进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第一季度覆盖企业客户近2万家,服务企业员工数超1,000万。2023年第一季度,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达400亿元,享有"+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稳步提升。

  提供"到线、到店、到家"网络服务。平安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覆盖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商品药品等资源。截至2023年3月末,在国内,外部签约医生近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2.6万家,较年初新增近2,000家,全国药店覆盖率超38%。在海外,平安的合作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6个国家,超1,000家海外医疗机构。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数字医疗专利申请数排名位居全球第一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并积极搭建领先的远程诊疗平台。

  金融科技、数字医疗领域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公司加速推进业务拓展及集团生态圈建设,致力于实现赋能金融主业、助力行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公司主要通过汽车之家、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健康等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打造领先的科技能力并助力生态圈的发展

  聚焦核心技术研究,提升金融主业服务水平。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1,152项,累计达47,229项,稳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持续运用领先科技全面提升核心金融业务端到端服务水平。2023年第一季度,平安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在整体坐席产品销售规模中占比49%;AI坐席服务量超5.3亿次,在客服总量中占比达81%,并保持稳定;AI催收金额覆盖率42%。

  助力可持续发展,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实践。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绿色投融资规模约3,084.49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约1,741.12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约65.65亿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第一季度的良好开局来之不易。中国平安表示,公司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持续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充分发挥在金融、医疗、科技领域积累的资源和优势,积极把握各项政策契机,全面支持实体经济,深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继续为实现社会、客户、股东、员工的价值最大化而砥砺奋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思想纵横)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瞄...

    时间:04-25
  • 人民日报海外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锐财经)  新增信贷投向了哪些领域?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如何精准发力?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据介绍,一季度,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高峰,过去两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大...

    时间:04-24
  • 人民日报海外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锐财经)  新增信贷投向了哪些领域?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如何精准发力?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据介绍,一季度,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高峰...

    时间:04-24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今天(4月20日)表示,一季度,我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  一季度,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3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去年同期低29个基点。  一季度,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服务业等领域。3月末...

    时间:04-21
  • 数字经济占GDP“半壁江山” 福州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中新社福州4月21日电 题:数字经济占GDP“半壁江山” 福州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作者 龙敏 颜澜萍 林文婧  在蔚蓝的定海湾,一座座“钢铁岛屿”屹立海中,仅两三人就可养殖数以万计的优质深海鱼;在蔬菜智能大棚里,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操作;在火热的钢铁厂,工人寥寥无几,智慧型生产线高速运转…...

    时间:04-21
  • 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共促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中新网杭州4月20日电(奚金燕)20日,第七届(2023)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召开,全球私募基金及资管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私募基金与大资管行业如何转换新动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直接融资、支持创业创新的功能作用,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近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资产管理业态之一,同时作为...

    时间:04-20
  • 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在闭幕不久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很多展品融入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元素,成为智能经济深度改变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赛迪论坛上,与会专家也对智能经济的发展与未来趋势进行了讨论。如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

    时间:04-20
  • 上海:着力实体经济 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上海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是上海的一家乳品加工厂,10万平方米的智慧车间里,5000个传感器、18000多个自动控制阀的信息,被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室。因为数字化的全方位应用,每瓶牛奶生产过程的数据被清晰记录下来...

    时间:04-17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聚焦实体经济 推进新型工业化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上海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是上海的一家乳品加工厂,10万平方米的智慧车间里,5000个传感器、18000多个自动控制阀的信息,被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室。因为数字化的全方位应用,每瓶牛奶生产过程...

    时间:04-17
  • 四川民企深耕先进制造业 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

      中新社成都4月16日电 (单鹏)近日,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成都中嘉微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嘉微视)制造车间,3台体积庞大的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生产进入尾声。十几名工程师各司其职,进行着设备出厂前的最后调试、软件逻辑检测和零部件安装。依靠精密算法,这些设备最快只需几秒,就能以微米级的精度检测出玻璃基板的细微瑕疵。 ...

    时间:04-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