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柴达木盆地“风光无限好” 新能源供给体系正在形成

2023-04-23 21:5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海西4月23日电 题:柴达木盆地“风光无限好”新能源供给体系正在形成

  作者李隽

  春风拂过广袤的柴达木盆地,茫茫戈壁荒漠飞沙走石。昆仑山下,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随风旋转的大风机、高耸入云的吸热塔、深蓝色的光伏“海洋”正在“追风逐日”。

  “海西州域幅员辽阔,有大面积的盐泽、戈壁等未开发利用土地,根据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海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37%,为发展预留了很大空间。”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家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图为航拍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光热示范电站。 赵凛松 摄

  经统计,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可开发太阳能、风力发电的未利用土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年日照小时数在3500小时以上,年太阳能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米6618.3至7356.9兆焦之间,仅次于西藏,位居中国第二;年均风速3米/秒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每平方米50至100瓦,年风能可用时间3500至5000小时,是中国发展风电产业最理想的区域之一。

  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热)产业园区,记者走进中国首个商业化太阳能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光热示范电站,占地2.46平方公里,相当于36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土地上,50兆瓦光热项目一排排巨大的槽式集热器,随时跟踪太阳转动,并把热量源源不断地收集起来。

  “该项目由太阳岛、热传及蒸汽发生系统、储热岛、发电岛四大部分组成。采用槽式导热油集热技术路线,配套9小时熔融盐储热,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一丁说,截至2022年5月,该项目已创造了230天连续稳定运行的历史纪录。今年第一季度项目发电量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00多万度,天然气使用量减少了50多万方。

  刘一丁介绍,目前在建的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在2024年底建成后,年发电量为36亿度,相当于115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0万吨,对于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绿色低碳价值创造,具有显著效益。

图为机器人擦洗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反光镜。 赵凛松 摄

  园区另一侧,占地3.3平方公里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平稳运行,随着大自然“拨云见日”,54.27万平方米的采光镜场将一片片太阳光聚集到屹立在镜场中央的吸热器上。

  “我们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装机容量50MW,配置7小时熔盐储能系统,设计年发电量1.4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4.6万吨标准煤,同时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约12.1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综合办主任曹得宏介绍,2022年7月5日,该电站发电量达75.52万千瓦时,提前一个月超过年度设计发电量,成为全球首个年实际发电量完全达到并超越设计发电量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图为航拍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 赵凛松 摄

  近年来,海西州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布局格尔木乌图美仁、德令哈西出口、都兰诺木洪、大柴旦锡铁山等8个新能源园区,至2022年底,建成16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领跑全国;建成电化学储能装机9.6万千瓦,该州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达到1327万千瓦,占全州电力总装机的94%,新能源装机规模占青海省的46%。

  “同时,在建新能源项目1065万千瓦,国家第一批大基地、青豫直流二期电源450万千瓦项目继续推进,在建电化学储能60万千瓦,全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落地建设,以长时储能、多能互补为支撑点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正在形成,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架构顺利实现。”李家成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汽车的尽头,是新能源?

      4月18日,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浦帆 摄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在上海举行,作为2023年的全球首场国际A级车展,上海车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家企业参加。  据统计,本届上海车展超1000家的参展企业中,新能源相关品牌占比达到了80%以上,汇总各家车企带来的上百款...

    时间:04-23
  • 汽车的尽头,是新能源?

      4月18日,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浦帆 摄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在上海举行,作为2023年的全球首场国际A级车展,上海车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家企业参加。  据统计,本届上海车展超1000家的参展企业中,新能源相关品牌占比达到了80%以上,汇总各家车企带来的上百款新车,新能源车也占到了近七...

    时间:04-23
  • 【绿色中国】“追风逐日”的新能源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宋宇晟 雷晓琳)“风光储融合发展的前哨阵地”“空中三峡”……多位专家、业内人士近日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是什么让这个北方小城成为新能源领域聚光灯下的焦点?故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追风逐日”成为现实  2021年,在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的监测屏幕上,多了一组...

    时间:04-23
  • 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企业集团合计销量同比增41.4%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3日发布2023年一季度重点企业集团销售情况: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合计销量同比增长41.4%。  2023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34.8万辆,同比增长41.4%,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5%,高于上年同期9.2个百分点。  上述十...

    时间:04-23
  • 青海:提升海西地区新能源外送能力20万千瓦

      中新网西宁4月23日电 (董庆芳 谢莉蓉 赵东宁)23日,750千伏鱼卡至托素Ⅱ回输电线路完成投运工作,进入24小时试运行,标志着青海西部750千伏电网“8”字形坚强骨干网架全面建成,进一步补强了大电网结构,提升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将青海海西地区新能源输送能力提升了20万千瓦,助力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水平消纳。  据...

    时间:04-23
  • 新能源的“追风逐日”:风能、太阳能供电不再“看天吃饭”

      中新网4月23日电 (宋宇晟)“风光储融合发展的前哨阵地”“空中三峡”……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业内人士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是什么让这个北方小城成为新能源领域聚光灯下的焦点?故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供图  “追风逐日”成为现实  2021...

    时间:04-23
  • 一季度上海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货值居全国首位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记者 姜煜)据上海海关2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16.7万辆,货值387.3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30.3%、63.9%,出口货值占全国近六成,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近四分之一。  近日,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滚装码头,随着滚装船“光芒精英号”缓缓地靠港,1119辆比...

    时间:04-23
  • 首季上海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能源汽车出口货值居全国首位

      中新社上海4月23日电 (记者 姜煜)上海海关2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首季上海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新能源汽车出口货值居全国首位。  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0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4077.8亿元,下降1.4%;进口6393.2亿元,增长6.9%。  今年1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上...

    时间:04-23
  • 宁夏首个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并网发电

      中新社中卫4月22日电 (记者 于晶)4月22日,宁夏首个“沙戈荒”光伏电站—宁夏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项目一期100万千瓦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据了解,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虽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却承载着新能源发展的新希望。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光照强、...

    时间:04-22
  • 陕西首趟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开行

      中新网西安4月21日电(记者 阿琳娜 张远)21日,满载着261辆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全程运输时间约20天,这是陕西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图为航拍班列。 马泽旭 摄  为满足车企的汽车出口需求,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安国际陆港集团多式联运公司等携手...

    时间:04-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