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保护性开发让盐湖资源持续“高产”

2023-04-23 16:2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海西4月23日电 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保护性开发让盐湖资源持续“高产”

  作者李隽

  4月正值春耕春管季,也是施肥关键期。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察尔汗盐湖,一滴滴卤水经过浓缩、提纯、烘干等步骤,变成一粒粒雪白的钾肥,被送往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

图为氢氧化镁生产线末端。 李隽 摄

  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间,操作员紧盯设备屏幕,监测运行状态,生产线开足马力,争分夺秒赶生产。

  “目前,钾肥日产量稳定在1万吨左右,这得益于我们开发形成的完备、先进的生产工艺集成体系,钾资源综合回收率从2000年的不到30%提升到现在的75%。”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贠红卫此前接受采访时说。

图为钾肥生产线。 李隽 摄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地处青海省海西州主体为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盐湖及盐类矿产钾、钠、镁、锂等的主要分布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奠定了中国“聚宝盆”地位。目前,青海省钾肥供应支撑了全国一半的农耕用肥,锂电产能接近全国产能的三分之一,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

  在这里提取完钾元素,剩余的卤水顺着管道,被送到一旁的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280座吸附塔日夜运转,正提取锂这一制备新能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提取了锂的老卤,又从蓝科锂业缓缓流回察尔汗采区,溶解固体盐矿,生成新的卤水。

  “在提钾提锂后,将含有镁元素的卤水排出,经过晾晒后我们运来,经过不断高温加热来生产高纯超细氢氧化镁、医药级氢氧化镁、高纯电熔镁砂等,整个系统反应完排出的尾液是氯化钙溶液,下游公司又可以从这里面提取氯化钙,主要用于融雪剂。”在位于德令哈市的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生产部主任李增顺说,此前盐湖资源开发长期以钾盐为主,伴生物镁资源未高效利用,还造成“镁害”,现如今“镁害”却变成“宝贝”了。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以盐湖资源的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为核心,针对盐湖资源富含钾、钠、镁、锂、硼等多种资源的特点,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了以资源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为特色的循环型产业体系。

  “以盐湖化工为例,我们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钾、锂、镁等资源,产出各类系列产品,同时利用周边金属冶金企业副产的硫酸,结合老卤生产出了硼酸等硼系列产品;利用盐湖卤水提取钾、镁、锂、硼过程中产生的尾盐,生产出了氯酸钠等钠系列产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产业协调科科长邹雄说。

图为察尔汗盐湖。 赵凛松 摄

  通过以上流程,盐湖卤水中大部分有价资源实现了梯级提取和有效开发,最后剩下的卤水,再次注入盐田进行溶矿,同时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产生价值的同时,减少了排放和污染,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环境友好程度得以大幅提升。

  “目前,海西州已建成‘钾、钠、镁、锂、硼’五大产业群。至2022年底,该州各类盐湖企业达到98家,其中规上企业达48家。相关盐湖产品种类达40多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钟肥基地和重要的纯碱、镁系原材料、锂盐生产基地。”海西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家成介绍,该州钾肥产量856万吨,约占全国的81.6%,碳酸锂产量7.3万吨,约占全国的23%,纯碱产量481万吨,约占全国的16.5%,高纯氢氧化镁及高纯镁砂产量15万吨,独占全国高端市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年一季度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口钾肥超20万吨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1日电 (李明 李辉慧)21日,霍尔果斯海关最新数据统计,今年前3月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口钾肥20.4万吨,同比增长41.7倍,所进口的钾肥主要产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据了解,霍尔果斯海关在钾肥班列到达后,第一时间派员开展现场查验作业,在办结完海关监管手续后立刻予以放行,顺利通关,迅速投入...

    时间:04-21
  • 【绿色中国】探路循环经济 “浙”个火电厂变身“绿电厂”

      中新网湖州4月20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一碧太湖三万顷,烟波浩渺,无言地见证着时代的巨变。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长电”)环化主管王伟建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深度参与了浙能长电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也见证了南太湖“蓝藻频发”到“碧波万倾”的蝶变,“看着家乡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时间:04-20
  • 中建新型建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广州开工

      中新社广州3月17日电 (记者 郭军)中建新型建造循环经济产业园17日在广州开工。该产业园是中国建筑集团打造的中国首个“产业互联网+低碳化设计+大数据运维+数字化园区”四位一体的建筑循环经济标杆园区。  据悉,中建新型建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95.2亩,总投资5.3亿元人民币。该产业园从整体设计、设备选用、标准化管理等...

    时间:03-17
  • 青海:电力赋能柴达木循环经济高速发展

      中新网西宁2月28日电 题:青海:电力赋能柴达木循环经济高速发展  作者 李江宁 王雅白 王佳  乍暖还寒的乌图美仁大草原上,一座座白色的风机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巨大的叶片迎着呼啸而来的风急速转动。生产线增加、多组机器同时作业、高精尖项目陆续落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开年以来,充足的电力让海西蒙古族藏族...

    时间:02-28
  • “余热”变废为宝 重庆合川打造热电联产循环经济产业园

      中新网重庆2月24日电 (记者 钟旖)发电厂的余热,如何充分利用起来?在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正在打造的双槐热电联产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将给出一份生态环保的答案。  重庆市2023年一季度354个市级重大项目近日集中吹响开工号。记者24日在合川区探访了解到,双槐电厂是重庆重要的发电枢纽,作为一座火力发电厂,这里日常发电产生大量...

    时间:02-24
  • 青藏集团公司:钾肥运输靠前安排 确保农户不“等肥下种”

      中新网西宁2月16日电(祁增蓓 李生燕)记者16日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车务段获悉,自今年年初开始,格尔木车务段钾肥发运量逐渐上升,截至目前,发运钾肥12303车,78万吨。平均每天装运钾肥267车,约1.7万余吨,发往全国各省区,确保农户不“等肥下种”。  钾肥被称为粮食中的粮食,中国可开采的钾资源主要分布于青海察尔汗盐...

    时间:02-16
  • 白俄罗斯钾肥搭乘班列经新疆霍尔果斯销往国内市场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3日电 ( 李明 李辉慧)2月13日10点20分,一列满载钾肥的班列缓缓驶入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经换装编组后快速放行,发往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再由当地分发至国内市场,将迅速投入到春耕生产当中。  据了解,该趟班列从白俄罗斯布鲁兹吉站始发,共运载62个集装箱,装载1616吨钾肥,货值约460万元。  霍尔果斯捷安国际货运...

    时间:02-13
  • 天津港高效完成兔年首条进口钾肥船接卸

      中新网天津2月8日电 (王君妍 王顺琦)元宵节刚过,在天津港大沽口港区,天津港兔年首条化肥进口散货轮“腾达”轮,正在上演着一场快速“接卸大战”。马力全开的门机驾驶员熟练地控制着操纵杆,让抓斗从船舱中精准抓取钾肥,随后门机臂架由海面转动至码头前沿,将钾肥平稳地撒进化肥专用漏斗内。  “装车!”随着响亮的指令下达,雪白的...

    时间:02-08
  • 山东港口烟台港钾肥中欧班列密集运行

      中新网烟台1月25日电 (记者 王娇妮)记者25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自开通“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进口保税钾肥业务1个月以来,累计有21列进口钾肥中欧班列抵达该港。  春节期间,中欧班列的引擎日夜不息。满载700余吨进口钾肥的兔年首趟中欧班列近日在烟台港鸣笛进港,标志着该港进口钾肥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常态化密集运行。 ...

    时间:01-25
  • 科技赋能 青海2022年碳酸锂钾肥纯碱生产实现“三增长”

      中新网西宁1月7日电 (李隽)7日,记者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2022年,该省加快推进盐湖产业培育、科技赋能、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前三季度,该省共生产钾肥(实物量)680.02万吨,同比增长9%;纯碱389.75万吨,同比增长3.5%;碳酸锂增长22.5%。  据悉,青海省持续挖潜增效,全力推动钾肥扩能增产,通...

    时间:01-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