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醒:正式发布“北醒应龙” 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生态战略合作

2023-04-23 11:4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北醒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正式发布车载512激光雷达平台——“北醒应龙”。该平台秉持感知持续增强、模块化设计、成本可控三大设计理念,打造助力智能汽车和智能出行安全的利器。此外,北醒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生态战略合作。

  强感知决定智能汽车的安全性

  从真实世界到数字世界的关键步骤是感知,对智能驾驶而言,安全性的提升需要超强的感知力,激光雷达则是新一代极佳的感知设备,北醒提出要做好LiDAR,助力智能好车。

北醒提出要做好LiDAR,助力智能好车。

  北醒CEO李远表示,去年底北醒发布会上曾经提及过“生死2秒”的概念,本质上是通过更高性能的激光雷达带来更强的感知能力,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为驾驶员争取额外2秒的生存机会。

  当前,北醒总结智能汽车行业对激光雷达的需求主要为以下三部分,首先,汽车行业竞争加剧,车企智能驾驶能力不断进阶,要求能拥有更强大的感知能力;其次,车型迭代加速,LiDAR选型频次加快,呼唤LiDAR技术架构的归一化;最后,降本成为必选项,要在性能升级和可靠性高的前提下,成本逐步下行。基于以上智能汽车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应运而生。

北醒CEO李远介绍“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的设计理念。

  李远在发布会上透露,“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的底层硬件架构由三个模块组成,分别是高精2D扫描系统,905nm阵列收发和自定义SoC,这样模块化的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子系统可分别迭代升级甚至替换,独立进化功能,并且在生产加工方面,也可以分模块预组装、检验等等,减少整机装调流程工序和降低后段不良率,兼顾成本和可升级性。

  在目前车载512激光雷达的基础上,李远表示,未来在此平台上还会衍生出更高阶的版本,实现突破1000线的历史使命,实现相机级清晰度的突破。

  以突破性技术解决性能、定制和成本三大难题

  据了解,“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是高精2D扫描系统,李远形象地将其称为激光雷达界的“陀飞轮”。其通过双电机三环同步控制技术,将扫描角度精度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即要求电机每秒钟转动近百圈,同时每圈的偏差小于钟表秒针转动的一百二十分之一以内。

北醒CEO李远正式发布“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

  这套2D扫描技术搭配北醒的软件控制系统,即可实现软件的“一键配置”,在感知过程中区域可实现局部高清、视场角聚焦高清、全局高清等不同模式。在硬件架构、扫描形式、接口、数据形式均不变化的形况下实现感知能力的变化和升级,从而达到在成本完全不变的情况下,兼容并满足不同车型性能的跨代升级。

  “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的硬件架构系统中,采用了阵列收发系统和2D扫描,因此发射器数量仅需1D扫描的三十二分之一,接收器仅需八分之一。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感知力升级的成本限制难题,使得产品成本下降具备技术支撑。北醒更独创性地提出了“单线成本”指标,即总成本除以线数。基于“北醒应龙”激光雷达平台,性能会逐年提升,而单线成本会急速下降。李远表示,北醒新一代的阵列收发系统搭配高精2D扫描系统,成就了最佳成本组合方案,成功解决了高线数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使激光雷达产品的商业化量产成为可能。

  北醒在会上还发布了AD2-s产品,它具备200m的探测距离,256线的感知力,120°x25.6°的视场角。此外,AD2-s将于今年量产交付。

  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生态战略合作

  发布会上,北醒与滴滴自动驾驶正式达成生态战略合作。此前,双方已联合推出了首款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北曜Beta”,此款激光雷达针对L4 Robotaxi的场景具有超高性能和超高适配性。“北曜Beta”以滴滴自动驾驶为主提供核心设计,北醒辅助设计并负责生产制造。

北醒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生态战略合作。

  根据计划,北醒与滴滴自动驾驶将围绕激光雷达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多领域展开积极合作,共同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中的技术创新和量产落地。未来,北醒希望通过携手更多合作伙伴,以强感知能力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带给人们更安全、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滴滴自动驾驶:2025年首款量产无人车接入滴滴网络

      4月13日,滴滴自动驾驶举办开放日活动,详细分享了对自动驾驶运营的探索和思考。在活动中,滴滴自动驾驶发布了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以及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同时还公布了在技术、硬件、量产以及新业务探索方面的进展。首款量产车型计划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  城市泛化...

    时间:04-14
  • 新型自动驾驶安全测试系统问世

    原标题:新型自动驾驶安全测试系统问世飞速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让汽车迈入“无人之境”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但要想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安全测试验证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自动驾驶汽车到底是“新手上路”,还是车技稳如“老司机”?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助理教授封硕与美国...

    时间:04-12
  • 北京首条自动驾驶小巴教育专线开跑

      北京首条自动驾驶小巴教育专线开跑  为人大附中在经开区两个校区间的通勤人员提供接驳服务  本报讯(记者 李佳)昨日,一辆顶着“发髻”的自动驾驶小巴停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西南门,等待载上老师驶向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当天,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简称:示范区)在北京经开区正式开通全市...

    时间:03-21
  • 领域明星企业开启第二轮裁员 自动驾驶驶向何方

      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子公司Waymo宣布,在今年第二轮裁员中裁员137人,且侧重工程师岗位。加上1月初的首轮裁员,Waymo今年已裁员209人,占其员工总数的8%。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在巅峰时期,Waymo估值一度高达1750亿美元,而且自2009年诞生至去年一直没有裁过员。随着自动驾驶高投入、低回报的特点...

    时间:03-17
  • 自然资源部:急用先行 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将有地图支撑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庞无忌)记者8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中国将先行制定急用先行的10项以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重点标准,到2025年初步构建能够支撑汽车驾驶自动化应用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自然资源部日前公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指南分两个阶段开展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时间:03-08
  • 我国自动驾驶2025年将有“图”可依

    原标题:我国自动驾驶2025年将有“图”可依自然资源部3月7日发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指南提出,要先行制定急用先行的10项以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重点标准,涵盖基础通用、数据采集、动态更新等技术要求和规范,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及地理信息与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交通运输、信息安全、密码...

    时间:03-08
  • 我国自动驾驶2025年将有“图”可依

    原标题:我国自动驾驶2025年将有“图”可依自然资源部3月7日发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指南提出,要先行制定急用先行的10项以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重点标准,涵盖基础通用、数据采集、动态更新等技术要求和规范,推动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及地理信息与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交通运输、信息安全、密码...

    时间:03-08
  • 中国商用车自动驾驶公司卡睿智行Corage获欧日资本支持

      中新网3月7日电 题:中国商用车自动驾驶公司卡睿智行Corage获欧日资本支持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中国商用车自动驾驶公司卡睿智行Corage(以下简称“Corage”)7日宣布获得住友商事旗下战略投资机构(CVC)Sumitomo Corporation Equity Asia Limited(以下简称SCEA)的战略投资,同期引入被誉为“欧洲最佳风投基金”Ventech...

    时间:03-07
  • (两会声音)小鹏汽车何小鹏:建议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蔡敏婕)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探索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的建议》。  当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发展和落地。为此何小鹏建议,推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相关立法工作,探索建立自动驾驶技...

    时间:03-05
  • 德汽车技术供应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据日本《日经亚洲》杂志网站3月1日报道,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认为,就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而言,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大陆集团汽车技术子集团首席技术官吉勒·马比尔在接受《日经亚洲》杂志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进步“明显快于”世界其他国家。马比尔指出,中国允许...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