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绿色中国】“千年酒都”如何转型“动力电池之都”?

2023-04-21 16:35: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4月21日电(单鹏)2017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四川宜宾时,时年27岁的江西小伙袁海涛还看不清未来。当时,聘用袁海涛任技术经理的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宜宾锂宝)刚刚成立,还在宜宾三江新区的荒地上“大兴土木”。每天下工地的袁海涛,心中偶尔浮起一丝“不确定”。6年后,获得了股权激励的袁海涛褪去青涩、踌躇满志,“现阶段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把公司做上市。”近日,袁海涛在宜宾接受采访时谈道。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动力电池产业迅速扩张。通过“押宝”动力电池,四川宜宾风头正劲。6年来,袁海涛见证了这座城市动力电池产业从零到一、从小到大的全过程。作为中国的“千年酒都”,宜宾如何与动力电池结缘?在转型中,宜宾发挥了哪些优势?未来,宜宾又将如何做大动力电池产业?

  宜宾与动力电池结缘

  金沙江与岷江从雪域高原东流而下,在四川宜宾汇合、形成长江,因此宜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从地下岩石浸出的江水,以及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让宜宾人在四千多年前就解锁酿酒密码,“千年酒都”的称号延续至今。

  白酒,也是袁海涛对宜宾的第一印象。华东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毕业后,袁海涛在江苏南通一家动力电池上游企业工作近4年。在他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时,宜宾锂宝伸出橄榄枝。

  当时,宜宾尚未勾勒出动力电池产业的轮廓。“公司在宜宾‘单打独斗’,目标客户大多在外地。”身为公司技术负责人的袁海涛坦言,自己也曾感到彷徨。最困难的时候,宜宾锂宝一度没有订单,生产负荷很低,“但我们坚信一定能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一员,在最艰苦的两年里,我们把研发、技术、生产环节做好,最终成功导入龙头企业,在行业里站稳脚跟。”

工人在宜宾翠屏区长江工业园生产动力电池配件。 王磊 摄

  如果说引进宜宾锂宝是宜宾“小试牛刀”,那么促成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落子则是“大手笔”。2019年9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率队赴宜宾考察后,决定在当地加大投资。宁德时代与宜宾签订了1至10期项目,投资额超600亿元,规划产能超200GWh。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宜宾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之一。

  “链主”宁德时代的到来盘活了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一条围绕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快速形成:供应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贝特瑞,主攻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科达利,主营氢氧化锂等锂电材料的宜宾天宜锂业……2022年,宜宾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15.47%,该市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工业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截至目前,宜宾已累计签约相关项目89个,总投资2052亿元,预期年产值5000亿元。

  “以前我们出去招商,企业常常对宜宾、宜昌、宜春三个城市分不清楚。如今,反而是企业主动找到我们,提出要到宜宾考察项目、洽谈投资。”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清洁能源助“酒都”转型

  为何众多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汇聚宜宾?除了政策、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优势,不能不提的便是价格低廉的水电资源。电力在动力电池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高,使用“绿电”将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并实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零排放。宜宾坐拥向家坝水电站,电力充足、价格低廉,这也是当初宁德时代选择宜宾的重要因素。

凯翼汽车生产车间。 王磊 摄

  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西南地区最突出的优势是清洁能源。以四川为例,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占四川全省的85.5%,其中水电装机超过9200万千瓦,占比78%,居全国第一位。

  水电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相比华东地区,在四川生产一吨正极材料,仅用电成本可节约1500元至2000元。”袁海涛表示,锂电是高耗能产业,锂宝最后落地宜宾,很大程度是看好当地丰富的“绿电”资源。他算了一笔账:按每年20000吨产能计算,使用“绿电”生产,仅节约的电费就有3000万元至4000万元。

凯翼汽车生产车间。 王磊 摄

  使用清洁能源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面对“双碳”时代课题。“绿电”有助于动力电池产业避免成为“碳足迹”大户,实现动力电池生产的全生命周期零排放。“使用‘绿电’进行全过程生产,可增加中国动力电池产品出口竞争力。”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欧盟是中国动力电池“出海”首要目的地,欧盟“新电池法”对动力电池“碳足迹”、性能等级等制定了明确且严格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绿电”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培育产业发展后劲

  宜宾不甘心只扮演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的角色。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科研与产业化团队与宜宾共建的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正式投用。该工作站聚焦动力电池先进电池材料、高安全电池系统、充换电与智慧能源系统等多项前沿课题,志在推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技术链和产业链发展

  “我们正沿着先进动力电池与储能技术开展研究,从先进动力电池材料,到下一代电池研发,再到储能设备如何与电网互动融合,都是工作站的研究方向。”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副总经理董祯海介绍说。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 王磊 摄

  董祯海表示,该院士工作站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依托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课题组建立起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还组建了100多人的创新人才团队,在电池安全、先进材料、快充快换、智慧能源等最新技术领域展开科研工作,并将其科研成果和四川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趋势是向西部转移,特别是四川。”欧阳明高预测,未来四川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1000GWh,“我把我的工作站设在宜宾,正因为宜宾是将来最具潜力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航拍长江工业园宁德时代建设现场。 王磊 摄

  在欧阳明高看来,宜宾不仅有望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制造中心,也将是动力电池研发、人才聚集的高地。“相信新兴产业会带动四川以及宜宾经济转型。动力电池和新能源产业将会超越白酒,成为宜宾的第一大产业。”(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疆单月绿电交易成交电量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时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1日电 (徐雪涛)21日记者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新疆5月绿色电力交易成交规模2895万千瓦时,占2023年新疆绿电交易成交电量总规模的48%,这是新疆绿电交易市场开市以来,单月交易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时。  绿色电力交易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在电力中长期市场机制框架内设立的交易品...

    时间:04-21
  • 【绿色中国】吉林风光装机屡创新高 绿电加速融入民众生活

      中新网长春4月20日电 (记者 郭佳)90秒,生活中短暂的一瞬。在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网吉林电力”)蔚山路绿能充换电站,这大约是一次新能源汽车换电池的时间。  这座充换电站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用电能全部来自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在吉林长春,每天有上千台次新能源车在这里开启绿色新旅程。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工作...

    时间:04-20
  • 以酒为媒、以酒兴城 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开幕

      中新网宿迁4月20日电 (记者 刘林)“本届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旨在以酒为媒、以旅相邀、以节会友,向各界呈献一场文化搭台、旅游赋能、经贸唱戏的西楚盛宴,以促成更多的交流合作、实现更好的互惠共赢。”4月20日上午,2023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谷雨论坛举行,江苏宿迁市委书记陈忠伟在开幕式致辞时如是表示。 ...

    时间:04-20
  • 【绿色中国】探路循环经济 “浙”个火电厂变身“绿电厂”

      中新网湖州4月20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一碧太湖三万顷,烟波浩渺,无言地见证着时代的巨变。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长电”)环化主管王伟建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深度参与了浙能长电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也见证了南太湖“蓝藻频发”到“碧波万倾”的蝶变,“看着家乡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时间:04-20
  • 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深度观察)  本报记者 冉永平 丁怡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

    时间:04-19
  • 【绿色中国】以“闲置”换“收益” 绿电让农民晒晒太阳赚到钱

      中新网杭州4月17日电(钱晨菲)“我家占地面积95平方米的屋顶上共安装了16块光伏板,以前从未想过闲置的屋顶还能产生清洁能源。”49岁的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芝溪家园村民张瑞宏说,“安装户用光伏不仅不会造成辐射或屋顶漏水,还能起到隔热作用,我们只需提供屋顶,别的都不用操心,只管收钱就行。”  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

    时间:04-17
  • 吉林风光装机十年增长363% 绿电加速服务华北华东

      中新网长春4月14日电 (记者 郭佳)“预计2023年底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00万千瓦,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网吉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郭雷14日表示,将坚持“度电必争”原则,源网荷多方发力,全力保障新能源并网消纳。  当天,《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2022社会责任报告》(...

    时间:04-14
  • 【绿色中国】绿电供暖成冬奥之城张家口新“靓点”

      中新网石家庄4月13日电 题:绿电供暖成冬奥之城张家口新“靓点”  记者 李晓伟  北京冬奥会期间,河北张家口丰富的“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电力,源源不断输向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点亮一座座奥运场馆和北京的万家灯火,于是便有了那句家喻户晓的“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其实,“张北的风”不止“点亮北京的灯”,利用...

    时间:04-13
  • 全国首个固态储氢项目 解决“绿电”与“绿氢”转换难题

      ◎本报记者 叶 青  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态储氢开发项目率先在广东广州和云南昆明实现并网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并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加快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  “固态储氢解决了‘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的难题,这一重大变革性技术未来有...

    时间:04-11
  • 中国动力电池发展正当其时 锂电隔膜产业乘势而上

      中新网运城3月24日电(杨佩佩)在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上涨和储能占比稳步提升的影响下,中国动力电池发展正当其时。全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委会秘书长汪洪昌24日表示,隔膜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内层组件,近年来性能稳步提升,发展速度加快。  当日,2023中国(山西·永济)电池隔膜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暨蓝科途新品发布会在山西运城永济...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