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绿色中国】吉林风光装机屡创新高 绿电加速融入民众生活

2023-04-20 19:0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春4月20日电 (记者 郭佳)90秒,生活中短暂的一瞬。在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网吉林电力”)蔚山路绿能充换电站,这大约是一次新能源汽车换电池的时间。

  这座充换电站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用电能全部来自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在吉林长春,每天有上千台次新能源车在这里开启绿色新旅程。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到一汽轿车集团上门安装充电桩。 国网吉林电力供图

  松辽清洁能源基地是中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吉林省西部是其核心区。最近十年,吉林省新能源(风电、光电)装机容量增长363%,目前已突破1500万千瓦。预计2023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800万千瓦,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国网吉林电力发展策划部电网前期处副处长李海燕受访表示,“十四五”是推动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新能源将更大规模、更高比例、更广泛接入。当前,吉林省建成了“井”字型500千伏电网结构,吉林电网接入鲁固直流特高压电网,满足了千万千瓦新能源接入和送出要求。

  不断增加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让绿电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政府、企业也在推动绿电加速融入民众生活。因地处高寒地区,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长期低于全国水平。不过,在中国“汽车城”长春,新能源汽车举目皆是。

吉林白城查干浩特三峡新能源风电场场区。(资料图) 国网吉林电力供图

  这得益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截至2022年末,国网吉林电力已建成77座换电站,占全省换电站的70%,服务全省1.3万台换电车辆。同时还建成86座充电站,实现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全省覆盖。

  旅游业是吉林省规划的三个万亿元级产业之一。为促进旅游业绿色发展,当地重点景区全部用上了电动大巴,景区周边充换电设施齐全,民众“打滴出游”“自驾旅游”更加便捷,也极大地促进了交通方式的“绿色转型”。

  按照规划,到2025年,吉林省要建成充换电站500座,充电桩达1万个以上,满足超过10万辆公用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并让城市公交、出租、环卫市政、邮政、物流配送、公务等领域车辆新能源化。

  与西部风光发电相对应的是东部抽水蓄能发电资源丰富。抽蓄资源与风电、光伏可很好地实现匹配。东部环长白山周边,抽水蓄能可开发空间较大,技术可开发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国网吉林电力因此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超大规模的“绿电试验”。

  2022年,国网吉林电力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围绕打造东北地区首个全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示范区——“长白山绿电生态圈”目标,创新开展“大美长白山 绿电百日行”活动。

  国网吉林电力介绍,他们以长白山为中心,划定了一个覆盖长白山及周边11个县(区)、5.2万平方公里的“同心圆”,约占吉林省四分之一的面积,在此区域内开展全清洁能源电力系统运行实践行动、清洁能源发电全额消纳行动、绿电交易助力清洁转型行动、绿电发展科技攻关行动等,通过“绿电+旅游”“绿电+交通”“绿电+矿泉水”“绿电+医药”“绿电+红色基地”让绿电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多个领域。

  活动期间,长白山绿电生态圈用电量11.1亿干瓦时,清洁能源发电量16.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6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8.5万吨,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100%清洁能源消纳和100天全绿电连续安全运行。

  李海燕表示,“大美长白山 绿电百日行”活动的成功开展,证明了清洁能源大规模利用的可行性,可以说迈出了吉林省新型电力系统实践的关键一步。

  2023年,国网吉林电力还将推出“风光无限 畅享绿电”活动,利用吉林省东、西部资源具有天然互补性,打造“双区+双模式+双循环”联动的吉林特色“绿电样板”,推进“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与此同时,国网吉林电力还将以绿电行动支撑乡村振兴,完成9500户、10万千瓦户用光伏建设;建立吉林省内首个智慧用能工业园区示范项目;建设东北首个全绿电生态度假区;绿电交易扩大至15亿千瓦时、绿证交易达5万张。

  据国网吉林电力最新测算,吉林省风光资源可开发容量达到1.15亿千瓦,预计到2030年,全省风光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1210万千瓦。

  据悉,国网吉林电力正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2年推进106亿元投资落地,84项工程按期投产。过去十多年间,吉林省建成了“井”字型500千伏电网结构。2022年,随着扎鲁特配套工程建成投产,吉林电网首次接入特高压电网。

  目前,吉林省还在积极拓展绿电外送渠道,进一步扩大富余新能源外送规模,2023年外送交易力争达200亿千瓦时。

  “双碳”目标之下,新一轮能源革命风起云涌,“风光无限好”的吉林省已经初步形成“生产—消纳—传输”的新能源“大三角”,推动产业由“配角”变“主角”。

吉林汪清振发仲安10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资料图) 国网吉林电力供图

  李海燕认为,要确保新能源科学有序发展,未来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协同,源网荷储各环节联合发力,进一步统筹各级各类规划有序衔接,统筹安排各类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和节奏;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系统调节支撑能力,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适应新能源的市场价格机制,引导全社会公平承担消纳成本,平衡多元市场主体的利益。(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绿色中国】探路循环经济 “浙”个火电厂变身“绿电厂”

      中新网湖州4月20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一碧太湖三万顷,烟波浩渺,无言地见证着时代的巨变。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长电”)环化主管王伟建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深度参与了浙能长电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也见证了南太湖“蓝藻频发”到“碧波万倾”的蝶变,“看着家乡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时间:04-20
  • 国网12年暖心相助:点亮黄河源头万家灯火

      中新网西宁4月19日电 题:国网12年暖心相助:点亮黄河源头万家灯火  作者 汪艳婷 李江宁  4月的黄河源头第一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室外温度还停留在零下,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12台量子电锅炉正在正常运行,教室内暖意融融,琅琅的读书声回响在黄河源头的雪山草原。  牧民成立措和丈夫正在家中制作藏袍,使用的...

    时间:04-19
  • 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深度观察)  本报记者 冉永平 丁怡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

    时间:04-19
  • 【绿色中国】以“闲置”换“收益” 绿电让农民晒晒太阳赚到钱

      中新网杭州4月17日电(钱晨菲)“我家占地面积95平方米的屋顶上共安装了16块光伏板,以前从未想过闲置的屋顶还能产生清洁能源。”49岁的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芝溪家园村民张瑞宏说,“安装户用光伏不仅不会造成辐射或屋顶漏水,还能起到隔热作用,我们只需提供屋顶,别的都不用操心,只管收钱就行。”  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

    时间:04-17
  • 重庆最大装机容量屋顶光伏项目正式并网投运

      中新网重庆4月15日电 (记者 周毅)记者15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光伏电站”正式落成投运,总装机容量达到37兆瓦,再次刷新重庆最大屋顶光伏装机容量。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利用厂区内彩钢瓦、混凝土屋面以及车棚进行光伏组件排布,共安装550瓦单晶硅组...

    时间:04-15
  • 吉林风光装机十年增长363% 绿电加速服务华北华东

      中新网长春4月14日电 (记者 郭佳)“预计2023年底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00万千瓦,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网吉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郭雷14日表示,将坚持“度电必争”原则,源网荷多方发力,全力保障新能源并网消纳。  当天,《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2022社会责任报告》(...

    时间:04-14
  • 【绿色中国】绿电供暖成冬奥之城张家口新“靓点”

      中新网石家庄4月13日电 题:绿电供暖成冬奥之城张家口新“靓点”  记者 李晓伟  北京冬奥会期间,河北张家口丰富的“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电力,源源不断输向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点亮一座座奥运场馆和北京的万家灯火,于是便有了那句家喻户晓的“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其实,“张北的风”不止“点亮北京的灯”,利用...

    时间:04-13
  • 新报告:2022年是世界向清洁能源过渡的转折点

      新华社伦敦4月12日电(记者郭爽)英国能源智库Ember12日发表最新报告说,2022年全球发电排放量或已达峰值,预计未来几年将开始下降;而风能和太阳能占全球电力的比重达到创纪录的12%,这表明电力行业在这一年已经达到向清洁能源过渡的转折点。  这份名为《2023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78个国家和地区过去一年的电力数据,它...

    时间:04-13
  • 全国首个固态储氢项目 解决“绿电”与“绿氢”转换难题

      ◎本报记者 叶 青  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态储氢开发项目率先在广东广州和云南昆明实现并网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并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加快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  “固态储氢解决了‘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的难题,这一重大变革性技术未来有...

    时间:04-11
  • 绿电价值实现国际合作项目在青海签约

      中新网西宁3月24日电 (记者 张添福)24日,青海产业零碳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绿电价值实现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在青海省海东市举行。  当日,电能(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阳和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安娜·亚娜哈墨尔,签订电能(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与瑞典环境科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书》;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