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刘慈欣谈人工智能:有点焦虑但也坦然面对

2023-04-21 12:42: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太原4月21日电 (记者 李新锁)面对突飞猛进的人工智能,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既有一些焦虑,也有坦然面对的淡然。

  20日晚,刘慈欣在山西太原线上参加联合国中文日首场活动——科幻文学与可持续未来交流会。

  其间,刘慈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人工智能确实能取代作家,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文学作品,这也不是一件坏事。我只能顺其自然,无法对抗。”

  在影视剧《流浪地球》《三体》火了之后,刘慈欣似乎想“冷一冷”。他坦言,创作遇到了瓶颈,“目前正在努力去做”。

  ChatGPT的出现,让人工智能再度引发广泛关注。有人焦虑,有人欣喜。

  刘慈欣说,大众对人工智能冲击就业的焦虑“可以理解”,“这可能是划时代剧变的前夜”。

  人工智能是否会消灭人类?面对网友抛出的提问,刘慈欣表示,从目前技术发展趋势和水平看,在可见的未来,人工智能从肉体上完全消灭人类或者统治世界可能性不太大。

  “如果人类把社会运作的权力交给人工智能,选择生活在科技的安乐窝里,丧失活力和开拓性。那么,人类最终会被人工智能消灭。”刘慈欣说,这种形式的“消灭”值得警醒。

  作为个体,刘慈欣对人工智能也有一些焦虑。

  2023年2月,美国知名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宣布停止接收投稿,原因是人工智能生成的稿件泛滥,导致编辑团队不堪重负。

  “现在,如果你仔细分辨的话,还能分辨出ChatGPT写的小说,但是一旦ChatGPT-5面世,不知人类还能否分辨出机器和人写作的区别。”刘慈欣说,人工智能很可能最先取代的就是作家,或许“我们这代作家至高无上的荣誉就是,小说都是人写出来的”。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刘慈欣认为,“像我这种不是基于文学表现,而是依托它本身的创意和世界建构的科幻小说越来越难写”。

  虽然创作瓶颈常在,但刘慈欣“一直在努力地写”。

  新书何时出?

  刘慈欣说,他很难确定新的写作题材,只是想写和《三体》等之前作品题材不同的内容。(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刘慈欣连线纽约联合国总部 助阵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

      中新社联合国4月20日电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20日视频连线做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科幻文学与可持续未来”交流会,为2023年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助阵。  这场交流会由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系主任、讲座教授宋明炜主持,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联合国经社事务部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索尔托...

    时间:04-21
  • 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脑?这场会议掀起一场“脑风暴”

      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脑?大脑是否也可以借鉴人工智能运行的原理和方法?……  松山湖科学会议掀起一场“脑风暴”   ◎本报记者 叶 青 龙跃梅  “为什么脑科学这么吸引人,因为它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大家去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

    时间:04-21
  • 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在闭幕不久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很多展品融入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元素,成为智能经济深度改变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赛迪论坛上,与会专家也对智能经济的发展与未来趋势进行了讨论。如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

    时间:04-20
  • 从流浪地球到狮子山下,徐工和香港的两次约会

      在香江两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的徐工,也为香港的稳步向前献上了“大国重器”之力,不断为香港这座亚洲最具活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探索前沿之约!流浪地球背后的硬核科技  4月15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谢伟铨议员办事处、徐工集团及傲鲨智能联合主办,中联办教科部及宣文部指导,英皇...

    时间:04-20
  • 人工智能看门、无人机送货……数字技术这样改变生活

      人工智能看门、无人机送货、3D工艺制衣——  数字技术这样改变生活(聚焦数字经济)   当前,数字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能。在城市里,管理运行、社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搭上数字经济的“顺风车”,驱动城市经济增长和智慧转型。  近日,笔者来到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感受“数字之花”的绽放给...

    时间:04-20
  • 东西问丨吴飞:从ChatGPT看世界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

      中新社杭州4月19日电 题:从ChatGPT看世界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  ——专访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  作者 钱晨菲  ChatGPT于2022年11月发布,2个月就实现了月活跃用户过亿。随着ChatGPT作为AI界新贵“出圈”,人工智能近来被高频提及。ChatGPT为何能引发极高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的全球...

    时间:04-19
  • 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 专家:永远不会跟人的智能画等号

      大语言模型密集涌现,专家认为——  人工智能永远不会跟人的智能画等号   ◎本报记者 刘 艳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遍全球、百度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开放用户测试、人工智能绘画工具Midjourney发布商用第五版、阿里云自研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通义...

    时间:04-19
  • 马斯克:将开发“不会消灭人类”的人工智能TruthGPT

      中新网4月18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亿万富翁、科技大亨埃隆·马斯克当地时间17日表示,他将开发一个新版本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TruthGPT,以挑战OpenAI训练的“说谎的”人工智能ChatGPT,并呼吁建立人工智能监管机构。  “我将开始开发TruthGPT,这是一个极其求真的人工智能,它将致力于理解宇宙的本质。”...

    时间:04-18
  • 人工智能课落地杭州 在校园厚植科创沃土

    原标题:在校园厚植科创沃土浙江省杭州市丹枫实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留芳晴教了12年书,手中的教材更新了4次。她正等待着“新课标”发布之后最新一版教材。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名已更改为“信息科技”,并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在七至九年级的课程目标中,“人...

    时间:04-18
  • 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学校德育工作

    原标题:【光明时评】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学校德育工作近来,人工智能在生成内容领域出现了众多创新产品,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

    时间:04-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