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3松山湖科学会议共识》发布 关注脑科学与类脑技术

2023-04-20 20:2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4月20日电(王坚 王子杰)以“脑科学与类脑技术”为主题的2023松山湖科学会议20日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行。会议期间发布了《2023松山湖科学会议共识》。

  据介绍,此次会议集结逾60位院士专家,采用“1+1+4”模式,即1场全体大会,1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业委员会闭门会议,以及“脑科学”“类脑计算与系统”“类脑芯片”“类脑智能信息处理”4个专题分享研究成果,开展学术研讨交流。

  此次会议期间,凝聚着科学家们在脑科学与类脑技术多年的学术成果和结晶《2023松山湖科学会议共识》发布。该共识包括建议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长期稳定投入机制,持续加强支持脑科学与类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生物实验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具平台、学科交叉的研发平台及其他软硬件技术和数据资源库建设;加速围绕脑疾病开发更早期、更精准的诊断方法和更具有靶向性、更高疗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设立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交叉学科专项研究基金,进一步加强对交叉学科研究的投入;加强粤港澳跨境协作等内容。

会议现场 广东院士联合会 供图

  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志杰表示,打造松山湖科学会议的目的是为科学家们搭建前沿科学学术交流平台,弘扬学术自由讨论精神,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凸显大湾区特色,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松山湖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近年来布局了一系列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并通过加速构建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体系,让这里‘空气充满科学的味道’,令我们印象深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通过视频表示,由广东院士联合会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聚焦前沿科学的松山湖科学会议集结了该专业领域的超强阵容,有利于有效增进学术交流、启迪创新思维。

  此次会议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指出,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由脑科学与类脑领域院士专家共同发起一个脑科学与类脑技术跨地域、跨单位、跨层级,持续的、开放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广东院士联合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业委员会,希望未来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开展学术讨论、分享最新前沿科学理论及技术突破性进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试运行

      “目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开展联合调试试运行工作。部分装置已经在为用户提供科研服务。预计今年底整体工程完成验收。”4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常务副总指挥、常务副总师、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最新进展。这标志着...

    时间:04-20
  • 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试运行

      “目前,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开展联合调试试运行工作。部分装置已经在为用户提供科研服务。预计今年底整体工程完成验收。”4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常务副总指挥、常务副总师、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最新进展。这标志着...

    时间:04-20
  • 南昌大学追忆潘际銮院士:传承“大先生精神” 共担立德树人使命

      中新网南昌4月19日电(记者 李韵涵)19日,在潘际銮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际,南昌大学举办“追忆南大百年大先生,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潘际銮教育思想研讨会”。  潘际銮院士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于1992...

    时间:04-19
  •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铠:69年,致力于生物制品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长赵铠——  69年,致力于生物制品研究(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王君平   人物小传  赵铠:1930年12月生,江苏苏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69年来,他致力于疫苗研发,先后成功主持研发新型天花...

    时间:04-19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受聘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16日发布消息说,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侯云德院士当天下午应邀访问中国科技馆,为中国科技馆“红领巾宣讲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岗揭牌,并受聘为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  侯云德院士是中国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的战...

    时间:04-17
  • 江亿院士谈建筑节能减排:要让建筑用电由刚性特征变为柔性特征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贾君玉 张素)“想要做好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最重要的便是让建筑用电从以前的刚性特征变为柔性特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近日受访时说。  他解释说,此前,建筑物用多少电就相当于从电网上取多少电,这是刚性的。如今,建筑物实际的瞬间用电量并不等于从电网的取电量,如何处理差值...

    时间:03-24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提倡民众形成“早睡一小时”习惯

      中新网杭州3月21日电 (王逸飞)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当日,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共同发起主办的2023“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在杭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活动视频致辞中表示,要提倡民众形成“早睡一小时”的良好习惯,做好自己睡眠健康“掌门人”意义...

    时间:03-21
  • 聚焦油菜全产业链 院士专家为四川菜油产业支招

      中新网成都3月20日电 (陈选斌)“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对确保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日,在“天府菜油”首届院士专家大讲堂暨育种攻关成果推介会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表示,建立起油菜育种、栽培、植保、加工等领域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专业团队,为四川油菜总产稳居全国第一、平均亩产较全国高20%提供了...

    时间:03-20
  • 首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港工作站揭牌

      3月17日,嘉宾参加揭牌仪式。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新华社香港3月17日电(记者陆芸、梁旭)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香港建立的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7日在香港正式揭牌。  该院士工作站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合作成立,将为香港建筑业引入国家级前沿科研成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为大湾区...

    时间:03-20
  • 专家学者将从脑科学角度开展青少年创新素质相关研究

      中新网重庆3月17日电 (记者 钟旖)1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西南大学召开。  据介绍,该课题将以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邱江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从脑科学角度出发,通过对青少年创新素质的评价与提升路径的研究,为...

    时间:03-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