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回乡创业者一天卖上千斤樱桃 电商农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2023-04-17 03:03:04

来源:工人日报

  回乡创业者带领村民一天卖出上千斤樱桃,即时零售让夫妻小店外卖订单量增长近30%

  电商农业、即时零售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4月16日一大早,58岁的孙香宾带领农户们将凌晨刚从大棚里采摘的几百斤大樱桃按大小分类,再分装成200克、500克等不同规格。这些樱桃将随冷链运输车发往福建、广东等地区,消费者最快24小时就能吃上。

  作为一座沿海县城,如今,辽宁大连瓦房店依托樱桃、苹果等本土农产品“触网”,加上即时零售等业态下沉,正走出一条县域经济上行下达、供需两旺的新路子。

  回乡开启“甜蜜创业”

  1965年出生的孙香宾,成长在大连的一个工人家庭,1983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造船厂工作工作几年后,他辗转进入一家外企从事海产品、农产品贸易,一干就是20多年。

  五年前,孙香宾选择回乡创业。多年从事贸易的头脑和经验让他把目光瞄向瓦房店大樱桃。“瓦房店樱桃以大棚种植为主,产量高、个头大、口感好,这几年认可精品樱桃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前景很好。”

  新的零售业态也给孙香宾创业提供了契机。2020年,社区电商兴起,孙香宾带领当地农户把瓦房店樱桃搬上了美团优选。没想到,以前主要靠传统批发市场“成箱走货”的樱桃,如今以100克、200克、500克的“小规格”走向更大市场。运输距离变长了,周期反而变短了,从地头采摘到用户收货,最快只需不到24小时。今年1月~3月,瓦房店大樱桃在平台售出近10万单。

  销售旺季,孙香宾带领村民每天卖出上千斤大樱桃,销售渠道的拓宽也带动了新的就业机会。目前,孙香宾雇了10多名当地农民负责采摘、分拣,平均每天工资200元~300元。“现在公司逐渐有了雏形,下一步准备再招几个年轻人,把渠道和品牌好好做做,把瓦房店樱桃的品牌打出去!”孙香宾笑道。

  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悄然兴起

  除了将本地货卖向全国外,在一线城市兴起的各种新消费业态也同步落地瓦房店,折射出东北县域经济活力的另一面。

  “您有新的订单,请及时处理。”现在,外卖订单播报声已经成了艳平自选商店的背景音乐。这家便利店面积不大,却靠着每月近2000单的营业成绩跻身当地超市便利口碑榜第1位。

  便利店老板王先生告诉记者,店里的零食、酒水饮料、果切最受外卖用户欢迎。“年轻人图方便,喜欢用手机下单,最近开通了24小时营业,生意比以前更好了。”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月~3月,瓦房店夫妻小店外卖订单量增长近30%。“外卖买一切”让本地居民购物更便捷,也为县城小店带来增量市场

  在社交平台上,喜欢瓦房店的年轻人戏称这里为“大瓦国”。通过大众点评搜索,有上千条有关“大瓦国”日常吃喝、购物游玩的笔记。

  “以前去旅游,特别喜欢住南方的民宿,没想到瓦房店也有这么好的民宿,下次有机会还会来住!”网友在拾光·民宿居住后留下评价。店主杨佳介绍:“这两年民宿比较火,去年3月开业以来,基本每天都满房。”

  传统工业百强县走出“瓦轴”印象

  瓦房店素有“中国轴承故乡”的美誉,以“瓦轴”为龙头,瓦房店聚集了600多家轴承生产企业,形成轴承产业集群,带动全市经济发展。2021年,瓦房店轴承产业营业收入达156亿元,同比增长8.3%。

  除了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瓦房店还立足自身特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势再造。通过拓展新领域,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极,让瓦房店不止有“瓦轴”。

  以农业等传统产业为例,瓦房店力促“互联网+”经济模式在传统产业、创新创业及民生领域的渗透及融合,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得利寺大樱桃、瓦房店苹果、闫店地瓜、瓦房店海参等农特产品向网络商品转变。

  消费市场上,瓦房店本地及时零售商户数同比增长56%,本地住宿、休闲娱乐等在线商户数增长30%以上。

  产业的升级、消费的繁荣,也让瓦房店的创业、就业有了更厚的土壤。在田间地头,新农商、品控员、分拣员应运而生,在市井街头,民宿老板、外卖员已非鲜见。

  持续发展的重工业为A面,推陈出新的电商农业为B面,迸发的消费活力为C面。作为东北县域经济的排头兵,瓦房店正以新科技赋能本地实体产业,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县域经济的“东北味道”。

  刘旭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甘肃: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新华社兰州4月16日电 题:甘肃: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新华社记者王朋、崔嘉琪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

    时间:04-16
  • 西宁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启动 助力“青货出海”

      中新社西宁4月16日电 (记者 张添福)西宁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16日正式启动运行,当地官方携手企业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旨在助力“青商出青”“青货出海”。  当日,西宁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行仪式现场,与会嘉宾见证青海开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藏毯B2B直接出口业务首单跨境贸易通过该平台顺利通关。该批藏毯...

    时间:04-16
  • 夯实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到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并指出这里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振兴有特色,群众致富才有奔头。乡村特色产业,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

    时间:04-16
  • 助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重庆潼南农业发展

      中新网重庆4月14日电(杨梦逸)走进重庆潼南桂林蔬菜基地,阡陌纵横的田地里蔬菜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4月12-13日,由重庆市委统战部、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和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参访团一行走进重...

    时间:04-14
  • 昔日戈壁荒滩 今朝果蔬飘香——新疆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从“春风不度玉门关”到一年四季各有花开;从白菜、土豆、胡萝卜冬菜“老三样”,到果蔬飘香、西出国门……近年来,新疆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助力、产业化运营使冬春蔬菜自给率大大提高,“疆”字号绿色有机果蔬走出了一条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天山南北建起大棚百万座  清明刚...

    时间:04-13
  • 各地推广农业新机械、新技术 高效播种提高早稻春播质量

      央视网消息:当前,江西早稻栽播全面铺开。各地推广农业新机械、新技术,高效播种、精量施肥,提高早稻春播质量。  在南昌市安义县龙津镇,两台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航线,在农田上空来回穿梭,将催芽后的早稻种子均匀播撒在田里。种子播撒在田里后,5天—7天就能起苗。为抢抓农时,今年,安义县投入2000多台(套)农机具,加快11万亩早稻种植。 ...

    时间:04-13
  • 中大门“沈阳-洛杉矶”跨境电商全货机首航起飞

      中新网郑州4月12日电 (记者 韩章云)记者12日从中大门国际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门国际物流)获悉,中大门国际物流航空货运板块再添新航线。当日,沈阳直飞洛杉矶的跨境电商全货机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顺利起飞,未来将保持每周三班常态化运行。  本次航班预计飞行近11个小时,运载来自广州、深圳、义乌、上海、大连等地...

    时间:04-12
  • 福建莆田港口迎一季度“开门红”:莆台集装箱班轮电商货物首航

      中新网莆田4月12日电 (吴志)4月1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港区莆头港,运载有7302吨纸浆的巴拿马籍“冠军”轮正在紧张卸货作业。  莆田市是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历史上商贸盛行,海船聚泊城下。如今,已与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  目前,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引进、接收、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

    时间:04-12
  • 农业农村部:全国已春播粮食1.2亿亩 早稻育秧基本完成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昨天(11日),全国已春播粮食面积1.2亿亩,完成意向面积的12.6%,进度同比相当。目前,早稻育秧基本完成,播栽过四成。  在江西南昌安义县龙津镇,两台无人机按照预设的航线,在农田上空来回穿梭,将催芽后的早稻种子均匀播撒在田里。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龙津镇城北村种粮大...

    时间:04-12
  • 陕西聚力打造9大产业链 特色产业成农业发展“引擎”

      中新网西安4月12日电 (李一璠)记者12日从陕西官方举办的发布会获悉,陕西多举措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聚力打造苹果、猕猴桃、茶叶等9大产业链,目前该省苹果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猕猴桃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奶山羊产业占全国61%,设施农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特色产业已成为该省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据介绍,陕西省横跨...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