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京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97% 配网带电作业提升用电体验

2023-04-13 21:3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徐婧)13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永丰地区一条电力架空线路下,15台特种作业装备分散在近700米的多个点位。距离地面10余米的高空中,两台带电作业机器人灵活地转动手臂,进行着现场作业。记者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获悉,这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开展的规模最大、采用先进技术最多的一次配网带电综合检修作业。

  配电网作为上连电网主网架,下接千家万户“最后一公里”的电网,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能。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是以实现用户不中断供电为目的,通过作业人员或工具进入带电区域,以带电作业、旁路作业等方式对配电网设备进行检修的作业方式。

13日,国网北京电力带电作业人员在海淀区西北旺永丰地区进行配网带电综合检修作业。 张笑谭 摄

  配网带电作业让用户“零感知”

  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永丰地区,众多高新企业、小微企业汇集,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企业和用户对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需求提高。

  国网北京电力设备部副主任辛锋介绍,公司每年都要对全市的配电线路开展巡视检修,就像人们需要体检一样,供电设备也需要进行“体检”,检修中遇到设备缺陷还要进行“手术”,对存在缺陷的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由于这个地区高新企业、小微企业较为密集,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我们在本次检修工作中,采用配网带电作业方式,利用‘带电+旁路+发电’综合作业法,实现检修期间整条线路不间断供电,用户全程‘零感知’。”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刘哲介绍。

  在一架杆塔下,作业人员手中紧握一根1.8米长的绝缘操作杆,娴熟地进行着带负荷加装柱上断路器工作。这是国网北京电力自主研发应用的绝缘杆作业法,相较于传统的绝缘手套法,可以增加作业人员与带电体的距离,进一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由于省去前期绝缘遮蔽工作,还可以缩短作业时间。目前,这种作业方法已经在国内推广应用。

  今年,北京将在全市多个地区逐步推广这种大规模配网带电综合检修,让客户获得更好的用电体验。

  多种科技装备提高检修质量

  据了解,国网北京电力不仅在配网带电作业领域创新采用“带电+旁路+发电”综合作业法,还应用多种新技术、新装备,更好地服务首都安全可靠用电。

  “有了绝缘杆法套装工具、带电作业机器人、蜘蛛车这类先进工器具和科技装备,在提升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修质量。”国家电网公司配网带电作业首席专家王月鹏介绍。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目光。当日,国网北京电力应用了两台带电作业机器人分别开展带电加装地线环和带电恢复绝缘工作,机器人在地面人员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带电作业机器人搭载了AI技术,能够自主扫描成像,智能完成高空作业的定位、剥线、安装、紧固等复杂动作,实现作业全过程“一键操作”,有效提高带电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其中一台带电作业机器人上,还搭载了由国网北京电力自主研发的恢复绝缘末端工具,就像一只“机械手”,能够精准修复导线的裸露部位,恢复线路绝缘,进一步提高带电作业的精细化操作水平。

  此外,国网北京电力还应用了履带自行式绝缘作业平台——“蜘蛛车”,由于外形尺寸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狭窄、地形复杂等常规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的作业现场。

  高可靠电网服务生活用电

  截至目前,国网北京电力共有配网带电作业人员185人,各类带电作业特种装备107台套,可完整开展全部四类33项配网带电作业项目。五年来,国网北京电力年均开展配网带电作业9500余次,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减少2.93小时,年均多供电量4000余万度。

  “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作‘高压线上的手术师’,作业人员要在1万伏高压的带电区域长时间开展工作,对人员的心理、体力、技能要求极高,对作业规范性要求极其严格。”王月鹏说。

  配网带电作业的大力开展,推动了首都供电可靠性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底,北京城市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97%。同时,配网带电作业让用户接入电网更加便捷,北京地区低压非居民业扩接电时间已经压缩至10天以内,进一步助力首都电力营商环境优化。

  2023年,国网北京电力开始实施配网带电作业三年专项提升行动,将进一步提升配网带电作业能力水平,实现全时段、全区域、全类型能力提升。计划到2025年,北京地区配网年带电作业次数增加150%,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再减少0.12小时。(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首套配网线路智能登杆带电作业机器人“上岗”

      中新社青海玉树3月22日电 (星小花 焦亚琴 李江宁)据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西宁供电公司22日消息,近日,该公司成功研发中国首套配网线路智能登杆带电作业机器人。  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乡10千伏月二路59号杆带电作业现场,10千伏地电位登杆带电作业机器人缓缓爬升,到达指定作业区域后,调整激光定位...

    时间:03-22
  • 助力青苗计划 中国网协Play&Stay教练员培训班结业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 卞立群)日前,中国网球协会Play&Stay教练员培训班在常州布鲁思达网球俱乐部结课,本期培训班共有近40人参与,通过所有考核的学员可获得《中国网球协会Play&Stay教练员资格证书》。培训班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学员从Play&Stay核心理念、与初学者的沟通方法、初学者需掌握的...

    时间:03-18
  • 一图读懂“中国网络立法状况”

      □ 图说《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  中国网络立法随着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发展过程。从1994年至今,中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法治网)...

    时间:03-17
  • 为网络强国“筑基” 用法治保障新时代中国网络建设

      央视网消息:国新办3月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0.67亿,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会。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10.67亿。从2012年到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复合增速达15.9%。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时间:03-17
  • 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为全球解决网络空间问题提供智慧

      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必将开创新局面,为全球网络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中国特色网络法治建设  “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

    时间:03-17
  • 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  新华社记者王思北、白瀛、冯家顺  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白皮书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

    时间:03-17
  • 七组数据看“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

      □ 数读《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依法治网,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公布了很多重要数据,让我们...

    时间:03-16
  • 国家网信办: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新网3月16日电 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表示,白皮书系统总结了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网络法治建设理念和实践,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曹淑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时间:03-16
  •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系统总结了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网络法治建设理念和实践,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3月1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

    时间:03-16
  •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  白皮书从“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夯实网络空间法制基础”“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加强网络法...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