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为全球解决网络空间问题提供智慧

2023-03-17 15:33:16

来源:中国网

  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必将开创新局面,为全球网络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中国特色网络法治建设

  “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监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战,而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白皮书从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普法等四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经验,以法治建设助推互联网创新发展、回应人民期盼,回答了在数字时代,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公平与正义的“互联网之问”。

  白皮书指出,依法治网的本质,是为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而不是束缚互联网的发展。面对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坚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以健全的网络法治体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根基,为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网络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这反映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宗旨,就是要维护好人民在网络空间的公平正义。针对网络赌博等网络犯罪、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有害活动、平台经济大数据杀熟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做法,出台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等法律法规,依法集中整治、专项打击,把人民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网络法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开辟网络法治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网络强国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中国依法治网深入推进、开辟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相统一、规范发展和鼓励支持相协调的网络法治新境界。一方面,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将普法与立法、执法、司法一体推进。白皮书指出,中国网络法治建设重视网络普法,包括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面向重点对象开展网络普法等,将遵守网络空间法规转化为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另一方面,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中坚持规范发展与鼓励支持并重。如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出数据分级分类制度,一面进行数据保护,一面支持跨境流动;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法律法规一面聚焦大型网络平台价格欺诈、低价倾销等重点问题,采取行政约谈、行政指导、规则指引等多种监管手段,一面保障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支持网络平台企业创新发展;网络内容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一面督促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整治各类网络生态乱象,杜绝网络空间藏污纳垢,一面持续优化网络生态,提升全社会网络文明素养。

  引领全球网络法治道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依法管网治网”等重大论断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网络强国、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部署。展望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新局面,法治体系必将进一步健全,依法治网的能力必将进一步提升,为全球提供解决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内容、平台经济等网络空间新老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目前,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成果已经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积极借鉴、效仿。白皮书指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法治化进程,让数字文明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未来,中国网络法治理论、实践,必将为全球网络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中国网 作者:周宁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就巴西总统卢拉访华等答记者问

      2023年3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总台央视记者:中方今天发布了习近平主席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消息,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此访有关安排?中方希望通过此访实现什么目的?  汪文斌: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往来,擘画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时间:03-17
  • 中国代表70余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落实《世界人权宣言》提出明确主张

      中新社日内瓦3月17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正在日内瓦举行,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17日代表70多个国家就《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作共同发言,就落实《宣言》提出明确主张。  共同发言指出,《世界人权宣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产...

    时间:03-17
  • 上海滴水湖畔最大剧场“开箱”

      中新网上海3月17日电 (王笈)位于上海滴水湖畔的临港演艺中心17日迎来“开箱”时刻,这是上海临港地区首个超800座的综合型剧场。  早在规划之初,临港演艺中心就备受关注。剧场所在的滴水湖畔,已成功举办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吸引了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图灵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来此赴约。...

    时间:03-17
  • 多举措护航毕业生就业创业 重庆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

      中新网重庆3月17日电(记者 钟旖)2023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17日正式启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系列安排,包含专场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供需对接洽谈、职业指导、专项技能培训、创业帮扶等多个板块,将全链条、全方位、全维度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

    时间:03-17
  • 重庆技能人才已达503.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158万人

      中新网重庆3月17日电(记者 钟旖)记者17日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截至目前,重庆共有技能人才50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达到158万人,占全市技能人才的31.4%,占比西部第一。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市制定实施“巴渝工匠”计划,创新政策、多措并举、优化服务...

    时间:03-17
  • 云南大理“千里眼”24小时监控林区 守护西南生态屏障

      中新网大理3月17日电 题:云南大理“千里眼”24小时监控林区 守护西南生态屏障  作者 陈静  阳春三月,在“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云南大理,绿树抽芽、鲜花盛开,洱海边游人如织,一片春的景象。在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却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春季干燥风大,是森林火灾高发期。 ...

    时间:03-17
  • 2023年北京体育中考调整为合格考 参与即满分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杜燕)北京市教委今天表示,坚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原则,结合同学们体质恢复情况、各方意见建议和北京实际,经过动态评估、审慎研判,2023年体育中考现场考试调整为合格考,由各区统筹,各学校组织集中测试,参与即合格、合格即满分,最大限度避免孩子和家长紧张焦...

    时间:03-17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 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各项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7日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宣布国务院领导同志分工和国务院机构设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对政府工作作出部署。李强强调,要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

    时间:03-17
  • 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在南京发布

      中新社南京3月17日电(记者 杨颜慈)中国古生物学会17日在南京发布“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本次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科研成果...

    时间:03-17
  • 东西问丨邵龙宝: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底蕴?

      中新社上海3月17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底蕴?  作者 邵龙宝 上海杉达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底蕴。  中共二十大强调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中国式现代化”,另一个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两个关键词的中...

    时间:03-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