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快递偷重”凸显行业乱象 行业需要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

2023-04-13 06:18:32

来源:经济日报

  “快递偷重”凸显行业乱象

  郭存举

  近年来,快递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要想实现健康良性发展,行业需要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部分企业亟待破除惯性思维,对内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对外切实重视消费体验,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

  近日,一则“快递偷重”的新闻引发关注。某快递公司的二级承包商利用软件私自修改快递重量,利用虚假数据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偷逃应支付快递公司运费高达200余万元,充分暴露出快递行业的乱象和顽疾。

  业务外包暗藏风险隐患。部分快递公司把业务外包出去,是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但也造成服务水平下降,推诿扯皮纠纷不断。我国快递业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以加盟方式经营快递业务的,被加盟人与加盟人均应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这虽然给快递外包业务设置了一定门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另外,外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快递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不利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劳动关系影响企业发展。有研究表明,员工在稳定、满意的工作环境中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带来更好的工作结果。日前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主要包括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劳动者获得了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和劳动场景的复杂,特别是部分快递公司用工模式复杂多元,隐蔽劳动关系广泛存在,一些企业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而是通过第三方公司设置障碍混淆用工主体,劳动关系认定难度随之增加,一旦出现纠纷,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事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服务质量决定行业口碑。近年来,不少快递公司为了抢占市场,服务水准一再降格,有些不规范服务已成常规操作。比如,在末端环节,有些快递员私自签收快件,或不通知收件人擅自将包裹放置在服务站或智能收件箱;有些快递公司则持续以低价打击竞争对手、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扰乱市场秩序。某快递公司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因各种负面消息登上全网各平台热搜榜近50次,为用户所诟病。究其原因,快递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服务标准执行不严格,这些都是影响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因素。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是提升用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剂良药。近年来,快递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要想实现健康良性发展,行业需要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部分企业亟待破除惯性思维,对内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对外切实重视消费体验,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在畅通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起到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月份快递业务量及收入大幅增长 专家:单票收入下降不预示“价格战”重燃

      本报记者 李 勇  国家邮政局于3月18日公布了今年2月份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91.8亿件,同比增长32.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849.7亿元,同比增长29.3%。这也是继2022年3月份以来,快递业单月业务量及收入增速首次双双回升至两位数。  多因素促2月份快递业增长  “2月份快递数据同比增幅较大,一方面...

    时间:03-21
  • 台湾缺蛋乱象:“潜水蛋”是啥?自助餐“卤蛋”自由?

      中新网3月20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岛内闹蛋荒,台中市某公立学校日前公告,原本排定“潜水蛋”,因水煮蛋缺货,“潜水蛋”更换为“西红柿炒蛋”。结果学生讨论的不是缺蛋问题,而是“歪楼”纷纷互问“潜水蛋”是什么?  还有网友分享120元(新台币,下同)实现“鸡蛋自由”自助餐,引来多名网友感叹“...

    时间:03-20
  • 台湾缺蛋乱象:“潜水蛋”是啥?自助餐“卤蛋”自由?

      中新网3月20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岛内闹蛋荒,台中市某公立学校日前公告,原本排定“潜水蛋”,因水煮蛋缺货,“潜水蛋”更换为“西红柿炒蛋”。结果学生讨论的不是缺蛋问题,而是“歪楼”纷纷互问“潜水蛋”是什么?  还有网友分享120元(新台币,下同)实现“鸡蛋自由”自助餐,引来多名网友感叹“...

    时间:03-20
  • 别让旅游乱象随着市场复苏而“抬头”

    毛建国  3月17日,一则题为“导游因游客未购物恶劣态度对待游客”的视频在相关媒体传播并引发关注。最新消息是,海口市旅游综合整治办公室发布通报称,视频中反映的涉事导游人员杨某某违法违规情况属实,其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且情节极其严重,目前有关方面已责成旅行社和杨某某向游客赔礼道歉,对涉事旅行...

    时间:03-20
  • 监管治理违规转贷等乱象 仍有中介暗中招揽

      本报记者 彭 妍  “房贷转贷后,利率低至3.25%”“能省几十万元利息”……近期,一些所谓的贷款中介通过打电话方式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业务,宣称可以“转贷降息”。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转贷降息”,是一些不法平台宣称可以通过低利率经营贷置换高利率房贷,帮助在利率高点入市的购房者减少剩余房贷的利...

    时间:03-17
  • 包就业拿高薪?整理收纳师“考证”乱象丛生

      “学完立马月入上万元”“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证书”“有证即可包分配”……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培训机构打着整理收纳行业“有证才能上岗”的幌子,以“就业包分配”“轻松拿高薪”为诱饵,制造培训陷阱,引发大量投诉纠纷。  部分培训“步步加钱”  部分求职者反映,在短视频平台和网站看到整理收...

    时间:03-17
  • 包就业拿高薪?整理收纳师“考证”乱象丛生

      “学完立马月入上万元”“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证书”“有证即可包分配”……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培训机构打着整理收纳行业“有证才能上岗”的幌子,以“就业包分配”“轻松拿高薪”为诱饵,制造培训陷阱,引发大量投诉纠纷。  部分培训“步步加钱”  部分求职者反映,在短视频平台和网站看到整理收...

    时间:03-17
  • 监管治理违规转贷等乱象 仍有中介暗中招揽

    本报记者 彭 妍  “房贷转贷后,利率低至3.25%”“能省几十万元利息”……近期,一些所谓的贷款中介通过打电话方式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业务,宣称可以“转贷降息”。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转贷降息”,是一些不法平台宣称可以通过低利率经营贷置换高利率房贷,帮助在利率高点入市的购房者减少剩余房贷的利息支...

    时间:03-17
  • 监管治理违规转贷等乱象 仍有中介暗中招揽

    本报记者 彭 妍  “房贷转贷后,利率低至3.25%”“能省几十万元利息”……近期,一些所谓的贷款中介通过打电话方式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业务,宣称可以“转贷降息”。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转贷降息”,是一些不法平台宣称可以通过低利率经营贷置换高利率房贷,帮助在利率高点入市的购...

    时间:03-17
  • 106短信鱼龙混杂等九大消费乱象亟待关注

      本报记者 刘浩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披露,2022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万余件。通过投诉梳理和相关消费调查并结合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发现106短信(即以106开头的短信)鱼龙混杂、医疗美容争议、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退款难等九大问题亟待关注。  106短信鱼龙混杂  多年来,垃圾短信一直让消费者不堪其扰。上海市消保...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