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监管治理违规转贷等乱象 仍有中介暗中招揽

2023-03-17 05:37:1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彭 妍

  “房贷转贷后,利率低至3.25%”“能省几十万元利息”……近期,一些所谓的贷款中介通过打电话方式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业务,宣称可以“转贷降息”。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转贷降息”,是一些不法平台宣称可以通过低利率经营贷置换高利率房贷,帮助在利率高点入市的购房者减少剩余房贷的利息支出。但在极具诱惑力的“低利率”背后,隐藏着极大风险。

  “转贷降息”背后

  暗藏多重收费套路

  据了解,近期有不少贷款中介声称,可帮助消费者提供按揭贷款置换服务,即“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

  而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如果消费者未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可能会被提前收回贷款,并需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转贷降息”背后暗藏多重收费套路,包括过桥资金息费、服务费、第三方收款费用、公证费等。而贷款中介在招揽生意时,并不会将风险明示。

  “办理经营贷可以‘转贷降息’,房贷抵经营贷利率可以做到3.25%。”某贷款中介称,其公司可以提供垫资赎楼+申请贷款“一条龙”服务。购房者需要先结清房贷,再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就可以顺利借出经营贷。而这笔结清房贷的过桥资金可以由中介来垫付,但是要收取垫资利息。

  据记者了解,这笔过桥垫资通常是每10天收取0.6%的利息,以贷款100万元为例,10天就将产生6000元的高额利息。

  上述中介还表示,另外还要收取贷款金额1%的服务费,如名下没有经营企业的情况下需代办注册营业执照,还要加收取6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服务费。实际操作中,整个流程办下来可能需要一个月。

  业内人士表示,不法中介会怂恿借款人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会高于原来的房贷利率。

  此外,“转贷降息”还隐藏着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经营性贷款属于短期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至3年,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贷款到期后如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转贷”行为还可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当事人选择贷款中介的转贷服务时,需要将身份、账户、家庭成员、财产等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获取个人信息后,为牟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犯当事人的信息安全。

  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

  专家建议从多方面发力

  关于“房贷违规转经营贷”的问题,一直备受监管部门关注。自去年以来,多地银保监局相继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认清转贷操作的不良后果和风险隐患,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日,银保监会向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下发《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从3月15日正式开始,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通知针对三类主体,即银行机构、贷款中介机构、购房者。通过规范和引导,有助于防范各类灰色金融业务出现,确保房贷业务合法合规合理。

  “银行要加强贷款人资质审核,加强对员工行为管理,必要时可以通过将不良中介纳入黑名单等方式规范贷款业务;中介机构需要主动向客户揭示经营贷与住房按揭贷款之间的差异性,就违规将经营贷资金挪用于购房的法律后果和不良影响进行合理提示;消费者则要加强资金安全意识,认清违规‘转贷’背后潜在的风险,合理合规办理贷款业务。”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表示。

  孟博表示,贷款人需警惕其中的法律风险,通常而言,银行会在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用途,企业或个人若擅自将经营贷用于偿还房贷,则属于改变贷款用途,违反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此情形下,贷款人不仅面临被银行提前收回相应贷款的风险,还可能被追究违约责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106短信鱼龙混杂等九大消费乱象亟待关注

      本报记者 刘浩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披露,2022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万余件。通过投诉梳理和相关消费调查并结合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发现106短信(即以106开头的短信)鱼龙混杂、医疗美容争议、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退款难等九大问题亟待关注。  106短信鱼龙混杂  多年来,垃圾短信一直让消费者不堪其扰。上海市消保...

    时间:03-16
  • 诱惑“转贷”、助长“AB贷”,监管重拳整治不法贷款中介

      作者:安卓  “你好,我是××银行个贷部的,最近我们的按揭商业贷款50万,月息3厘,随借随还,请问您需要吗?”,相信类似于这的电话大家都接听过,甚至一天之内被多次贷款推销电话“轰炸”。  而在电话那头,斩钉截铁承诺自己是××银行个贷部的,绝大部分并非银行工作人员,而是贷款中介。  贷款中介其实是一种金融居间,但长期以来处于...

    时间:03-15
  • 人民网评:整治“自媒体”乱象,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写一段文字记录心情,拍一段视频记录生活,贴几张图片记录点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繁荣发展,互联网空间逐渐覆盖广大群众各方面的工作生活,由此各类“自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衍生,深入日常、融入生活。  “自媒体”是因网而生的新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新问题。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

    时间:03-15
  • 直播平台卖膏药 主播成“江湖郎中”?带货乱象藏风险

      “多年失眠的问题都能解决”“十多年、二十多年,睡不好的在我们这里都能看到效果”“你皮肤有什么?打在公屏上,我们都会让这些问题说再见……”“我爷爷的那一辈就开始做了,我们门店每天都排队”……直播带货已成为当下红火的在线购物方式。记者连日来观察发现,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主播们吹嘘一些...

    时间:03-15
  • 市监总局:2022年集中清理整治冒充专家名医开展广告宣传等乱象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众号14日消息,为规范广告市场秩序,更好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始终严守广告监管阵地,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虚假违法广告,有力回应群众关切。  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民生重点领域的广告突出问题,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深入开展打击“神医神...

    时间:03-14
  • 中央网信办: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

    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

    时间:03-13
  • 中央网信办部署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原标题: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具体内容如下:(总台央视记者张岗)...

    时间:03-13
  • 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自12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整治“自媒体”乱象,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维护网上信息内容...

    时间:03-13
  • 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有的农村孩子刷短视频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在工作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  他发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遇到虚假和低俗信息,包括炫富、铺张浪费、躺平等。部分短视频创作者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主要为...

    时间:03-13
  • 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有的农村孩子刷短视频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在工作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  他发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遇到虚假和低俗信息,包括炫富、铺张浪费、躺平等。部分短视频创作者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主要为...

    时间:03-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