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人民网评:整治“自媒体”乱象,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2023-03-15 09:56:59

来源:人民网

  写一段文字记录心情,拍一段视频记录生活,贴几张图片记录点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繁荣发展,互联网空间逐渐覆盖广大群众各方面的工作生活,由此各类“自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衍生,深入日常、融入生活。

  “自媒体”是因网而生的新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新问题。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一段时间以来,“自媒体”乱象不断、花样频出,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扰乱了网络秩序。针对相关突出问题,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依法整治乱象,坚决打击,从严处置,才有助于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构建良好网络生态。

  整治务必从严,治理务必坚决。日前,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这一专项行动,既重在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又再次明确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更强调了探索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自媒体”监管等。应该说,治理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行动部署具体,对未来一个阶段整治“自媒体”乱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对规范“自媒体”健康发展具有较好的引导性。

  整治“自媒体”乱象要从清理不良信息入手。这涉及到谣言信息,如一些“自媒体”突破下线无中生有、移花接木、胡乱杜撰,制造发布各类谣言;涉及到有害信息,如一些“自媒体”搭蹭公共政策、社会热点事件等,在歪曲解读、颠倒是非中进行抹黑攻击、煽动对立;涉及到恶意炒作,如一些“自媒体”借助“标题党”、多账号联动发文等手段,对明知或应知的不实内容恶意散播、跟风炒作。凡此种种,无不污染了网络环境,必须要做到有则清之、毫不手软,无则防范、尽早尽力。只有坚决从源头上治理各类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信息,才能让健康有益的信息更加充盈起来。

  在散播不良信息的背后,是一些“自媒体”的“营利之道”。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同样是当务之急。要从严整治一些“自媒体”蹭炒热点吸粉引流、造热点博流量、利用弱势群体进行流量变现等行为。特别是那些为了博取流量,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进行的哄骗、利诱等不法行为,打击必须坚决、整治必须严厉。坚决斩断一些“自媒体”不当发展的流量链、利益链,才能更好铲除“自媒体”乱象滋生的土壤,这是重要的治本之策。

  整治“自媒体”乱象,不是一时之事、一家之事,需要多方合力、久久为功。这其中需要特别关注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账号,一经发现后要及早、尽快取缔。由此看出,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督促网站平台健全账号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强账号名称信息审核、专业资质认证、信息内容审核等常态化管理,是必要的、重要的、紧要的。与此同时,在专项行动过程中,要加强与公安等部门会商研判,将网站平台排查梳理上报的“自媒体”违法犯罪线索,及时通报公安机关,让网络犯罪行为难逃法律的严惩。

  互联网是公共空间,“自媒体”具有公共属性,越是有传播力就越要有责任感。面向未来,不断探索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强化“自媒体”监管,严格处置标准、遏制违规营利、健全管理体系、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宣传引导,定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良好的“自媒体”发展方向、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秩序,人人所需、人人有责,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必定能让互联网空间更加天朗气清、风清气正。(人民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地球“内心”最深处:或是“铁石心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牛荷  发于2023.3.13总第108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月22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通过测量地震波穿过地球内核的速度,发现地球最内核可能是一个半径约650千米的铁球,且与地球内核的外层分离。  今年1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自然·...

    时间:03-15
  • 大陆自3月15日起恢复台湾地区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

      中新网3月15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3月15日表示,2022年6月,大陆海关在台湾地区输大陆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基于生物安全风险防范的考虑,海关总署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了台湾地区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  大陆已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取消所有进口...

    时间:03-15
  • 今起,扩大开放!试点恢复!

      3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决定自3月15日起,扩大开放公民出境团队游国家试点范围,为出境旅游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  汪文斌介绍,前段时间,我们在部分国家试点恢复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旅游,总体实施情况良好。近期,中国疫情保持平稳态势,民众出境旅游需求上升,多国盼望中国游客...

    时间:03-15
  • 国家卫健委拟规范家庭托育点: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近日就《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称为《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到,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以下简称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

    时间:03-15
  • 连心|带动更多青年扎根“三农” 总书记点赞“新农人”逐梦沃野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全国人大代表魏巧。  魏巧来自江苏镇江一家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她和爱人一个是土壤学硕士,一个是农学博士。“农业专家的成果就是要体现在广阔的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镇...

    时间:03-15
  • 台胞“登陆”培育虫草 在美丽乡村深耕大健康产业

      中新网台州3月15日电 题:台胞“登陆”培育虫草 在美丽乡村深耕大健康产业  作者 傅飞扬  3月,天气渐暖,坐落于群山环抱处的浙江台州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下称:台创园)生机盎然。2021年,出生于台湾桃园的林文礼来到仙居,投身自己兴趣浓厚的大健康产业。  林文礼与大陆结缘已久。20世纪90年代,众多...

    时间:03-15
  • 马毅民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原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马毅民同志,因病于2023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马毅民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马毅民,1934年6月生于山西交城。1950年12月参加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至1969年3月先后...

    时间:03-15
  • 上合示范区发展专家咨询委: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国家地方间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中新网3月15日电 日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展专家咨询委部分专家在京召开座谈会。会议认为推动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与发展,要在制度对接、搭建平台、创新模式、汇聚产业、做强主体等方面下功夫。扎实下好制度型开放这盘棋,深度融入国家高水平开放全局,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国家...

    时间:03-15
  • 厦门营商环境优化 台企发展增信心

      (台海观澜)厦门营商环境优化 台企发展增信心  中新社厦门3月15日电 (江肖玮 章冬娇 黄晓畅)“大陆惠台政策在厦门落地,特别是不断优化的税收营商环境,正在吸引更多台企落户厦门。”台湾第一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金融...

    时间:03-15
  • 我国实现多个领域新突破 推动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恢复加速,在油气、光电等领域,我国实现多项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打破亚洲陆上垂深最深千吨井纪录  我国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再获重大突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顺北84斜井,垂直钻井深度已突破8937.77米,成为当今亚洲陆地上,垂直深度最深的千吨井。...

    时间:03-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