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杨艳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2023-03-22 14:26:09

来源:经济日报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从世界历史看,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在“普世价值”的鼓吹下被奉为走向现代化的唯一模式。然而,借鉴和模仿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后发国家大多均未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有的还引发了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危机。事实证明,如果不考虑国情而盲目引进西方国家的制度和发展模式,结果可能不是发展而是倒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拓展现代化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各国人民摆脱贫穷与动荡、追求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减贫、绿色发展、整体经济增长以及全社会稳定发展等诸多关键领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种现代化模式,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破解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证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各国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展现当代中国的责任担当

  西方现代化具有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掠夺扩张的特征,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的稳定。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实现民富国强,也要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把自身的发展世界发展统一起来,顺应历史前进的逻辑,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平等互惠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彰显出古老中华文明的智慧和当代中国的责任担当,展现了中国愿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开放胸襟。

  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西方利用话语霸权树立起的“西方文明中心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悠久灿烂文化本身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而中华文化所独具的中国特色在为色彩斑斓的人类文明增光添彩的同时,也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推动了自身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道上,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开拓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崭新形态和广阔空间,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让人类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 杨艳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刘典: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何深刻影响?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何深刻影响?  作者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数字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专家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数字化转型加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同时,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数字经济的“稳定器”作用愈加凸显,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

    时间:03-21
  • “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和世界都意义重大”

      在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到访的热切期待。他说,2013年,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首站就是俄罗斯。“今天,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

    时间:03-21
  •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作者:刘秀华 顾昭明(分别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西财经大学教授)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

    时间:03-21
  •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

      【光明论坛】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所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各国提供了一份真诚可敬、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倡议彰显了理念与实践、坚守与创新的融汇统一,必将成为未来深化各国良性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3-20
  • 火热进行!“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系列媒体活动落地多国

      3月9日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美国、伊朗、柬埔寨、巴西、英国、南非、泰国、肯尼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推出“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媒体活动,邀请联合国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媒体人士,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进行...

    时间:03-20
  • 顾海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回答重大时代课题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本内涵和科学体系发展作出的精辟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时间:03-20
  • 述评:描绘人类文明进步的宏伟画卷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题:描绘人类文明进步的宏伟画卷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赵卓昀 乔继红 何梦舒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文明画卷绵延铺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互学互鉴,曾经谱写出最绚美灿烂的历史篇章。  饱含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深邃思索,中共中央...

    时间:03-20
  • 新华社评论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新华社评论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时间:03-18
  • 总台CGTN举办电视主题论坛《中国式现代化 迈向共同繁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西班牙语频道于3月17日推出电视主题论坛《中国式现代化 迈向共同繁荣》。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点、发展之路、时代价值等主题,邀请阿根廷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哥伦比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等权威人士展开研讨。嘉宾普遍认为,...

    时间:03-18
  • 时习之 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提出四点倡议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彭晓玲  设计:趣动全媒体工作室 杜佰鸾...

    时间:03-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