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

2023-03-20 16:37:54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所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各国提供了一份真诚可敬、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倡议彰显了理念与实践、坚守与创新的融汇统一,必将成为未来深化各国良性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条件。“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方面,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文明是指某一特定的人类集群,或者指该人群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它普遍拥有一定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疆域,可能涵括多种语言、习俗,同时有着特定的社会政治形态和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样态。因此,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常态,是人类社会弥足珍贵的共同财富,更是各国推进自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可能。在中国,无论是秦汉时期对既往思想的整合重构,还是隋唐时期将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的精华进行融合,抑或宋明时期中国人在借鉴其他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再次确认本土核心价值,皆彰显了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格局。可见,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文明的演进贡献中国智慧,从而达致立己达人、美美与共的至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这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遵循。首先,要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通”。毫无疑问,不同文明间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其价值观念也各具特色。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是类存在物,拥有和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的类特性。人类的成员之间,总是具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一面,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来指引彼此。其次,谋求共同价值需要打破西方的霸权迷思。究其实质,西方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性,是基于其自身特征的话语体系和区域现象,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文明。全人类之间的共通,不能单靠盲目西化来实现;当今世界正在遭受或有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灾难、危机冲突,源头也与西方霸权密切相关。对此,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这一概念体系中,和平发展是基础,公平正义是核心,民主自由是目标。如此诸要素构成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念体系,方能保障世界各国以宽广胸怀理解与对待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跳出发展模式倾销、意识形态对抗的窠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这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源泉。任何文明的延续和弘扬,皆离不开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特别是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阐扬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摸索并积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这是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途径。取长补短,交相辉映。回顾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不难发现,文明之间如果一味采取对抗姿态,只会穷途末路、两败俱伤。唯有选择文明对话,才是坦途正道。正如前言,中华文明的几次发展都是文明对话的典范,它既包括文明内部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对话整合,也包括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互鉴,在文明对话过程中,中华文明焕发新的光彩。可以说,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对话基因”,中国共产党肩负着神圣的“对话责任”。全球文明倡议某种程度上是从中华文明长期历史实践中提炼而出的,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经验中总结而来的。作为对话式文明的典范,中华文明在新的发展阶段一定会继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逐步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作者:王学斌,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史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代表:中方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表示关切

      中新社联合国3月20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0日在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表示关切。国际社会应正视半岛问题的症结,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坚持推动问题的政治解决。  当天,联合国负责欧洲、中亚和美洲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作通报。延恰说,...

    时间:03-21
  • 中方:希望美方切实重视并回应朝方合理关切

      中新社联合国3月20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0日在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切实重视并且回应朝方的合理关切,为外交努力留出空间。  在当天会上第二轮发言中,针对美国和英国代表质疑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态度、质疑中方围绕最近朝方系列发射活动的表态,...

    时间:03-21
  • 习言道|以“春天”作喻,习近平这样说

      今日春分,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春天”的比喻。...

    时间:03-21
  • 冷空气给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沙尘天气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上述地区大部有4~6℃降温,部分地区10℃以上,并伴有较大范围的沙尘天气,中央气象台3月21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并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21日至24日,西南地...

    时间:03-21
  • 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下水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  “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其中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可达到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00公里,具有高环保性、高舒...

    时间:03-21
  • 全国97%地级以上城市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记者今天从公安部了解到,去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推出了推进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30项重点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稳住经济大盘10项重点措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强化措施落实和跟踪问效,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

    时间:03-21
  • 如何破解粮食生产的“水瓶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9.18亿亩,但现有耕地灌溉面积仅为10.44亿亩,耕地灌溉率54%,有近半数耕地仍是“望...

    时间:03-21
  • 谁给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底气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共有超过33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142.4万,比上一届多出50多万,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记者发现,为了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充分发挥并学以致用,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供创业环境,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创...

    时间:03-21
  • 人造神经成功“复制”大脑多感官整合功能

      科技日报天津3月20日电 (记者陈曦 通讯员乔仁铭)记者20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教授团队受猕猴多感官整合与空间感知机制启发,开发了一种人造运动感知神经,在硬件层面上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获得了卓越的运动感知性能。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时间:03-21
  •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输电通道开建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瑜)3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以下分别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玉门抽蓄电站)开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玉门抽蓄电站是国内首...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