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瑞信收购案“不情愿”的赢家,因一句话丢掉12亿美元的金主

2023-03-22 10:16: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孟林 每经编辑 兰素英

  不到一周的时间,成立167年的瑞士信贷在经历股价暴跌、央行力顶之后,仍无法走出危机。当地时间3月19日,在瑞士监管部门的合力推动下,竞争对手瑞银集团同意以30亿瑞郎的价格收购瑞信。若按上周五收盘时瑞信的市值来计算,这一价格相当于其市值的约40%。

  “瑞士央行当然有能力救助瑞信,让其渡过流动性危机,但是瑞信这四五年来问题不断,内部管理可能存在根本性问题,所以瑞士央行干脆让一个业绩更好的银行把它接管了,再来改造其内部,我觉得这也不算意外。”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目前来看,市场仍在艰难消化这场“世纪大并购”的意义。3月20日,瑞信欧股、美股最终跌幅均超50%,股价创下历史新低。

  胡捷认为,瑞信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金融体系监管更加严苛,欧美银行的健康状况总体还是不错的。恐慌情绪主要在于二级市场银行股投资者和其他银行的存户,特别是后者对银行的信任降低,可能导致挤兑,进而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这场收购被《金融时报》称为一场“混乱、丑陋的交易,没有一方真的想要达成,但似乎又必须完成”。对于2022年年底账面上的资产还有450亿瑞郎的瑞信而言,这是一场迫于压力的贱卖。瑞银虽然以低价拿下了国内最大竞争对手,但后续也可能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合并过程中170亿美元的AT1被直接全额减记,意味着债券持有人血本无归,引发全球AT1债券市场动荡。瑞信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刚刚投资的14亿瑞郎亏掉80%。

  这样一场让多方都“很受伤”的世纪并购大案,能否换来全球金融市场回稳,一切仍然有待观察。

  “不情愿”的大赢家:瑞银

  其实早在上周周中,就有媒体曝出瑞士政府有意撮合瑞银收购瑞信,但两家都表达了反对意见,直到瑞士央行联合其他监管部门,要求两家必须在周一亚洲市场开盘前拿出一个方案来,这场交易才在匆忙中达成。

  “两家其实是被央行撮合的。瑞银不太愿意去接烂摊子,因为自己业务好好的,没有必要去趟浑水,而且收购瑞信之后,说不定还会发现一些隐藏的风险,给自己增添更多麻烦。”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

  投行杰富瑞的分析师表示,交易完成后,瑞银可能面临执行方面、潜在诉讼和暂停回购的风险,同时监管机构可能要求该行未来持有更多资本,该行的管理重心将在未来数年受到影响。

  担忧和不确定的情绪也反映在市场上。瑞银欧股20日一度跌超14%,截至发稿,转涨3%;1年期信贷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一度跃升16个基点,至114个基点。

  尽管瑞银顾虑重重,但不可否认,它也是瑞信危机中的最大赢家:首先,瑞银以四折的价格收购了瑞信,收购后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约5万亿美元;同时,瑞银还能够获得瑞信在瑞士当地盈利良好的业务部门,让瑞银在瑞士的个人和公司银行业务上取得主导地位,预计到2027年可以每年减少80亿美元的成本。多个分析师指出,光这一个部门带来的价值就会是收购价30亿瑞郎的三倍以上。

  此外,瑞士政府还为瑞银的收购提供了慷慨的支持,将提供最高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即当瑞信的投资组合产生损失,瑞银将承担前50亿瑞郎的损失,而瑞士政府将承担此后的90亿瑞郎,再有任何进一步的损失将由瑞银承担。同时,瑞银还可以从央行获得1000亿瑞郎的流动性支持。

  愤怒的债券投资者

  收购案中有赢家,那自然也会有输家。而这桩历史性收购案的输家却是通常应该比股东更有权益保障的债券持有人。

  在瑞士监管机构撮合两家合并后,瑞信发行的170亿美元补充一级资本(AT1)债券被全额减记,价值一夜清零,而股票持有人却保住了约40%的权益。

  按业内惯例,银行业清偿程序的先后顺序分别为:存款、各种金融债、T2债、AT1债、优先股、普通股。所谓AT1债券,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引入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应急可转债,主要目的是满足巴塞尔协议Ⅲ等对资本充足率提出的监管要求。当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至一定水平时,AT1债券会自动转成银行的普通股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使银行能够继续经营。

  本次减记是欧洲总规模达2750亿美元的AT1市场中最大价值的一次减记。瑞士监管机构违背常例,保股东不保债券投资人的做法引起了愤怒,打击了全球AT1债券投资者的信心。

  Aquila Asset Management AG的投资组合经理Patrik Kauffmann表示,“这完全没有道理,并将对AT1市场造成彻底打击。”在他看来,资金理应先流向AT1持有人,股东才该是血本无归的那批人,因为“资本结构中的先后顺序需要得到尊重”。

  AT1债券清零的消息已经引发连锁市场反应。东亚银行5.825%永续美元票据每1美元面值一度下跌8.6美分至79.7美分。汇丰银行港股收跌6.23%,为近六个月来最大日跌幅,其新近发行的20亿美元AT1债券每1美元面值一度下跌10美分至85美分左右。景顺AT1资本债券UCITS ETF下跌17%,创纪录最大跌幅,数据显示,其约3%的ETF持仓为瑞信证券。

  “可以肯定的是,瑞信的交易肯定会对债券和股票市场产生影响,我们只是还不知道国际和地区性银行的风险敞口有多大。”Kingston Securities的研究主管Dickie Wong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瑞信的AT1债券减记后将转成股票,意味着瑞银收购瑞信后的新实体将有约170亿美元的权益资本增长。

  戛然而止的瑞信改革路

  回顾瑞信倒塌的时间线,最关键的时刻就是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Ammar Al Khudairy 3月15日的一句话。当时,他在被媒体问到是否会增加对瑞信的持股时,回答了一句“绝对不会”,从而导致瑞信欧股当日暴跌24%,滑入无法挽回的深渊,也让沙特国家银行成为这场事件的最大受损方之一。

  2022年11月,沙特国家银行在瑞信40亿瑞郎的融资中投资了14亿瑞郎,价格为每股3.82瑞郎,成为控股近9.9%的第一大股东。按照瑞银给出的每股0.76瑞郎报价,沙特国家银行在不到15周的时间里投资损失超80%,损失额高达11.2亿瑞郎(约12亿美元)。

  此外,自从投资了瑞信之后,沙特国家银行的股价一路下跌了约三分之一。

  沙特国家银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截至2022年12月,沙特国家银行在瑞信的投资占本行总资产的不到0.5%,占投资组合的约1.7%……从监管资本的角度来看,对盈利能力没有任何影响。”该公司指出,尽管出现亏损,其增长计划和2023年的前瞻性指导并未受到影响。

  瑞信的第二大股东卡塔尔投资局预计损失也十分惨重。卡塔尔投资局自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开始投资瑞信,这次的损失可能比沙特国家银行还要大。此外,该局此前还持有过瑞信的AT1债券,但不清楚本次减记清零时还是否持有。

  2022年夏季刚刚接任瑞信CEO职位的乌尔里奇·科尔纳预计将会离职。当时他的任务是彻底革新瑞信,让其重获新生,其宏大改革计划包括拆分瑞信投行业务,裁员9000人等。不过市场最终没有给科尔纳完成使命的机会。

  此前,瑞信计划将自己在美国的投行业务瑞信第一波士顿(CS First Boston)进行分拆上市。未来,这家机构将转型为精品投行,专门提供顾问服务、减少参与承销业务。前花旗银行的投行负责人Michael Klein本来已经将自己创立的Klein投行以2.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瑞信,然后领导第一波士顿的拆分上市过程,但现在看来这个过程也将被终止。

  瑞银CEO拉尔夫·哈默斯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明确表示,瑞银计划缩减瑞信的投行业务,让其占瑞银风险资产的比例不超过25%,而且还要按照瑞银“保守的风险管理文化”对其进行改造。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媒:瑞银收购瑞信预计导致数万人被裁员

      中新经纬3月21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1日报道,瑞银收购瑞信预计将导致数万人被裁员,瑞士金融业已经准备好迎接这宗有争议的收购带来的沉重打击。  “瑞信的国内业务和投资银行共雇佣了3万多名员工,预计将首当其冲受到裁员冲击。”该报道援引熟悉瑞银计划的人士说法,现在量化将裁撤多少职位还为时过早,但随着瑞银缩...

    时间:03-22
  • 标普将瑞银集团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在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同意收购陷入危机的瑞士信贷银行后,当地时间20日,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对瑞银集团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这一行为存在“重大执行风险”。  标普公司表示,两家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和瑞士银行业都有大量的客户重叠,预计收购完成后将造成大...

    时间:03-21
  • 瑞信被瑞银“5折”收购 172亿美元债券瞬间“一文不值”

      每经记者 郑雨航 每经编辑 高涵   瑞士3月19日宣布,该国第二大银行集团瑞士信贷,将被第一大银行集团瑞银集团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  成立于1856年的瑞士信贷在全球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而如今,30亿瑞郎还不到瑞士信贷上周五收盘时市值的一半。自2007年达到顶峰以来,瑞士信贷的市值已缩水98%。  “百年瑞信”被...

    时间:03-21
  • 瑞银四折收购瑞信,在中国内地投资版图会有何变化?

      中新经纬3月20日电 (马静 魏薇)当地时间19日,瑞士银行(下简称瑞银)宣布收购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信贷(下简称瑞信),作价30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222亿元)。20日美股开盘后,截至发稿,瑞信暴跌54.73%;瑞银涨4.7%。  昔日银行业巨头瑞信一夕“落幕”,瑞银的援手是否能解除其风险?瑞信在中国内地的投资版图又将面临哪些变化?  ...

    时间:03-21
  • 瑞银收购瑞信落定,美国地区银行依旧前途未卜,谁来接手?

      作者:后歆桐  赶在周一亚市开盘前,在瑞士政府的“撮合下”,瑞银宣布将以30亿瑞郎收购瑞信。  但在大西洋彼案,率先出现流动性危机的美国地区银行还在艰难地寻找买家。在无买家问津的情况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可能考虑拆分硅谷银行出售,而还未被FDIC接管但也陷入麻烦的第一共和国银行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也在试图寻找买...

    时间:03-20
  • 瑞银集团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瑞士信贷银行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伯尔尼消息:综合美联社和路透社报道,瑞士联邦政府19日宣布,瑞银集团将以30亿瑞士法郎(约合32.3亿美元)收购瑞士信贷银行。  在当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士联邦政府表示,瑞士信贷银行不受控制的倒闭将给瑞士及国际金融体系带去不可估量的后果,而该收购协议对于国际金融的稳定意义...

    时间:03-20
  • 瑞信+瑞银=?

      赶在周一开市前,瑞银提出以超低报价收购瑞信,试图为一连串危机收尾。若成功,这将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最重要的银行业合并案。而如果收购失败,系统性金融危机可能再次上演,因为瑞信并不同意如此白菜价贱卖自己。但不管结局如何,瑞信崩盘带来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事件本身。圣保罗一家大型银行的信贷交易员形容道,周末就像海啸...

    时间:03-20
  • 瑞银考虑收购瑞信 美欧银行业信心危机难解

      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简称瑞信)受美国硅谷银行关闭风波影响而深陷危机,触发瑞士监管机构紧急救助行动。多家媒体18日报道,在监管机构推动下,瑞士最大银行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简称瑞银)考虑并购瑞信,已启动相关前期磋商。  需“有力应对”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经瑞士中央银行瑞士国民银行批准,瑞银正就完全或部分...

    时间:03-20
  • 2008年后欧洲银行业最重要的一天!百年瑞信被迫“贱卖”,但危机或继续蔓延

      作者:胡弋杰  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信贷作为独立银行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当地时间19日,在瑞士政府的斡旋下,瑞银集团同意收购瑞信集团。   瑞士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瑞银收购瑞信,意味着我们找到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确保金融稳定和保护瑞士经济的解决方案。”  这桩历史性的并购交易将以全股票方式进行,总对价30亿瑞...

    时间:03-20
  • 英媒称瑞银同意收购瑞信 各方暂未证实

    据英国《金融时报》19日报道,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当天同意以超过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陷入危机的瑞士信贷银行。瑞士当地媒体报道称,瑞士联邦委员会在当地时间19日18时已向各方内部通报协商的结果,这意味着瑞士政府和央行已就救助瑞信的方案做出了决定。上述消息暂未得到交易参与方或瑞士金融监管机构的证实。瑞信是瑞士...

    时间:03-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