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光明时评】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2023-03-17 10:46:36

来源:光明日报

  随着疫情逐渐散去,各地夜经济、城经济、网经济等开始恢复,乡、景、人相结合的赏花经济、游客经济逐渐热络起来。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起点,也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是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有效需求主要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这也常常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很多产业处于深度转型期:产业投资回报率较低,盲目扩大投资可能引发进一步产能过剩,出口需求受多种外部因素制约、波动较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消费就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2020年以来,促进消费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诸多文件将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明确落在消费上,将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作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必将推动释放我国消费潜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消费带动经济恢复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要激活潜在消费。这需要明确“满足谁的消费?”“怎么把握、满足潜在消费?”等问题。比如彰显现代时尚和历史人文的标志性商圈,就是激活消费的标配。随着休闲、娱乐、美食、表演等吃喝游购娱一体的购物业态、体验业态加快发展,更多新地标、新场景、新品牌出现,不断满足着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国际化、高品质、时尚性、舒适性的向往。其次,要释放预防性消费。疫情时期,出于有备无患的心理,居民更倾向于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消费支出。因此,释放消费就需要找到居民预防性需求的突破口。例如,中国家庭储蓄一般都会考虑未来的医疗、养老需求,因此,扩大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供给,建设高水平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设计更为精准的康养消费产品等方式,可成为释放预防性储蓄,拉动消费的有力抓手。最后,要给受束缚的消费松绑。很多消费在特定的背景下需要加以管控,但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就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有区分性地加以适度松绑,比如随着二孩三孩开放政策的推出,部分家庭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可以适度激活。再次,要加强外部消费的引入。在全国层面,通过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推动国外需求的引入;在城市层面,引入其他区域的需求,如通过文旅商体一体化的运作方式加快消费群体在不同城市和区域间流动。此时,如何留住消费就成了各地企业和政府的重要功课。通过在消费前聚拢人群,提高品牌、人气、热度的影响力;在消费中营造场景,描绘消费路径、标注消费环节点、打通衔接堵点;在消费后注重口碑评价和反馈机制——链条式的运营管理逐渐成为市场化推进消费的底层逻辑。

  人们的消费习惯在变,消费场景也会变。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全面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也在重构人们的消费方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下,数字经济拓宽了居民消费渠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消费模式与消费习惯,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通过整合数字化“新基建、新场景、新生态”等关键要素,很多新鲜有趣的数字消费正在刷新人们对消费的认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政府对消费的引导与管理还须格外关注。以往主要是管企业、管产业,管理对象明确而具体。而今,面对消费群体广泛、灵活性高、不可控性大的特征,传统方式很难进行有效管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力量的壮大,特别是伴随着口碑消费、团购消费等消费新势力的崛起,根据消费指针来引导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尤为关键,对消费链和消费图谱的清晰刻画也成了跟描绘产业链、产业图谱一样重要的任务。

  很多人笑谈,当前的消费是报复性的,然而,无论日益增长的消费是复苏性的,还是报复性的,消费需求的提升就是经济向好的风向标,说明人们开始对未来充满期待。有了期待就有信心,有了信心就有力量,这份力量将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让未来经济发展指日可待。

  (光明日报 作者:周密,系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

      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杜海涛 王 珂 李 霞 肖家鑫  开栏的话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

    时间:03-16
  • 国家统计局:对实现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充满信心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杨曦)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今年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要看到,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更有信心实现增长目标。”  “5%左...

    时间:03-16
  • 辽宁围绕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推动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

      中新网沈阳3月15日电 (韩宏)由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2场)新闻发布会15日举行。  据辽宁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斌介绍,2023年辽宁省商务重点指标增速赶上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围绕积极扩大...

    时间:03-15
  • 2023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重回经济增长主拉动力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成为高频词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预期作用愈发凸显。  我国经济增长正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但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2020年、202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波动,恢复和扩大消费事关发展大局。  2022年年底...

    时间:03-14
  •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完全有信心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中新网3月1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怎么看待今年的经济形势?将如何继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统计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3月12日,在2023年全国两会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回应了上述社会关切。  谈今年经济增长  ——完全有信心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  2023年,中国经济到底会怎么表现?  “中央...

    时间:03-12
  • 外媒: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传递积极信号

      参考消息网3月10日报道 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7日刊文,题为《中国的经济反弹至关重要,不管幅度如何》。  文章认为,稳重可能是一种被低估的品质。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算不上雄心勃勃,但也不一定就要意义非凡。只要其表现有所改善,就都是受欢迎的,并有助于稳住全球经济。  在当局调整防疫措施、带动强劲增长之后,中国今年设定...

    时间:03-11
  • 外媒:瑞银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4%

      侯兴川  据彭博社3月6日报道,因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于预期,瑞银集团6日上调对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瑞银经济学家在当天发布的报告中写道,目前预计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5.4%,高于此前瑞银估计的4.9%。经济学家们表示,中国经济复苏进展好于预期,市场供应链稳固,房地产市场也在复苏。瑞银表示,随着消费者...

    时间:03-06
  • 国家发改委: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

      中新网3月6日电 6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从春节期间消费数字看,我国开年以来消费加速恢复。当前一些制约消费释放的不确定因素正在逐步消除,随着消费潜力的快速释放,上半年消费领域主要指标增速有望逐步回升。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更好发挥对...

    时间:03-06
  • 【企业家话两会】雷军: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充分体现了政策定力

      中新网3月6日电 (中新财经 葛成)“今年政府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充分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定力,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厚实底力和向好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如是表示。  “我感受非常震撼。”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和过去五...

    时间:03-06
  • (两会观察)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何是“5%左右”?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王恩博)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此间专家认为,这一安排既有必要、也可执行,折射出三重考量。  其一,稳定发展预期。  当前中国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