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多家银行优化信用卡分期业务 “手续费”更名为“利息”

2023-03-17 10:20:12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 冰

  连日来,多家银行陆续发布优化分期业务公告。比如,潍坊银行发布关于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公告。

  据记者梳理,目前已有数十家银行发布过类似公告。业界普遍认为,将手续费改为利息,使信用卡分期息费一目了然,既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也是落实监管要求的具体表现,未来银行信用卡分期将“手续费”改“利息”或成趋势。

  “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

  潍坊银行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该行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其中,新申请及仍在进行中的分期业务,入账的“分期手续费”将调整为“分期利息”,历史已入账的分期手续费账单展示维持不变。更名后收费标准及计算规则不变,即实际每期还款金额不发生变化,具体以账单列示为准。

  此前,江苏银行也发布了《信用卡分期业务息费名称调整的公告》。事实上,上述银行并非个例,经记者梳理,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等数十家银行曾发布过类似公告。

  也有银行持续优化现金类分期业务,例如南京银行称,关于现金类分期,该行的信用卡灵活分期功能将停止分期申请;同时,调整现金分期、鑫分期的现金类分期功能,分期总金额最高5万元,单笔分期期数最长不超过24期等。

  “目前银行正陆续对信用卡业务开展规范管理,除了清理长期未使用的信用卡之外,优化分期业务也是银行重点工作。”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高额息费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区,改为分期利息后消费者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相关费用,有效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优化分期业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出于合规考虑;二是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的。

  践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在银行优化分期业务的背后是配套政策的引导。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3月份发布的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

  2022年7月份,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分期业务合同(协议)首页和业务办理页面以明显方式展示分期业务可能产生的所有息费项目、年化利率水平和息费计算方式。向客户展示分期业务收取的资金使用成本时,应当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并明确相应的计息规则,不得采用手续费等形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纵观行业来看,近年来,信用卡业务一直是银行业消费投诉的重点区域。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8016件,占投诉总量的50.3%。信用卡分期业务“利息不透明”“隐匿收息”“乱收费”等问题均曾被用户“吐槽”。

  “从银行发布的公告上看,更名也会促使其收费变得更加透明。让用户在选择信用卡分期业务时更理性,有助于用户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王蓬博表示。

  “预计未来银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改利息将成为趋势。”苏筱芮进一步表示,此前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息费水平披露不清晰,片面宣传低利率、低费率,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模糊实际使用成本,不合理设置过低的账单分期起点或不设起点,未经客户自主确认实施自动分期等问题,导致客户难以判断资金使用成本,甚至加重客户息费负担。银行该举动能够使持卡人更加清晰、透明地了解用卡费用,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光大银行启动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100家“敬老示范网点”、1279名金融消保宣传志愿者、7家“乡村金融教育基地”、365期“消保日历”……在2023年“3·15”来临之际,中国光大银行用行动将一组组数据写进了三年“阳光消保”画卷。  3月15日,光大银行在京启动“2023·阳光消保美好陪伴”年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活动延续前两年“阳光消保”主...

    时间:03-16
  • 普及金融知识 宁波银行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中新网3月15日电 “投资养老要谨慎,老年人的事,再小也要当大事”“清清楚楚理财,明明白白消费”“学习征信知识,维护自身权益”……近日,一群小小“消保宣传员”通过宁波广播电台FM105.2向听众讲解金融知识。这是宁波银行开展的“童声真美好,消保进万家”宣传活动,也是宁波银行今年组织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之一...

    时间:03-15
  • 公安部“揭秘”个人信息泄漏源,金融消费者如何避坑?

      作者:亓宁  又到一年一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金融消费者该如何避坑?  3月15日,公安部公布了8起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与金融消费者相关的信息泄漏尤其值得关注。比如给不少居民带来困扰的贷款中介“骚扰电话”,他们有多少是非法贷款中介?手中信息究竟从何而来?  河北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时间:03-15
  • 不法分子盯上这些漏洞,金融消费者如何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作者:亓宁  “您好,我是**银行直贷中心***,我们这里有一款***产品,利率低至***随借随还……系统显示您信用良好,请问您最近有资金需求吗?”最近,家住北京的王梦(化名)总是接到类似话术的贷款推销电话,每次果断挂断之后都感到后怕:我的手机号是如何泄露的?他/她怎么会知道我信用好不好?对方真的是与银行合作的中介吗?  虽然这些“...

    时间:03-15
  • 亲属间房产过户后,房贷利息少了20万,可行吗?

      在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存在较大难度的背景下,近日,网上出现了不少降低房贷利率的“实用贴”,包括熟人交易、转贷降息以及商贷转公积金等,似乎为“高位站岗”的客户群带来了曙光,那么,这些方法可行吗?  如何啃下这块利差“大饼”  近些年,房贷利率经历了一个“抛物线”的走势。以首套房贷利率为例,2017年以来,全国首套房贷利率单边...

    时间:02-23
  • 还60万房贷,光利息就占了57万?张雪峰澄清!究竟怎么还贷更划算?

      中新经纬2月22日电 (闫淑鑫 魏薇 实习生赵薇)近日,升学规划名师张雪峰在社交平台个人主页吐槽称,“还了6年房贷,每年10万,一共还了3万本金,57万利息。这合理么?”此番言论引发网友热议,随后#张雪峰吐槽还60万房贷利息57万#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中新经纬注意到,在张雪峰上述吐槽下,有网友为其出招,让他赶紧将还贷方式换成“等...

    时间:02-22
  • 免征缓税利息35万元 去年山西17家加工贸易企业享优惠

      中新网太原2月13日电 (杨静)记者13日从太原海关获悉,根据海关总署相关政策,2022年山西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缓税利息35.03万元,惠及17家加工贸易企业,货值16.57亿元。  太原海关稽查处副处长安东云介绍,加工贸易货物原本是为了加工后复出口,海关对其进口料件暂缓征收税款。企业将货物内销时,在缴纳进口税款的同时应补缴缓税...

    时间:02-13
  • 提前还10万,省了22万利息!“我不给银行打工了”

      “年终奖发了之后,第一时间去排队还房贷,等了两个月终于扣款了。”来自武汉市的小陈告诉记者,“一共贷了70万元,30年,提前还10万,缩短还款年限,总共能节省22万元利息。”  当理财收益难以跑赢房贷利率,越来越多的贷款人选择提前还贷,以降低房贷总体成本。不少贷款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不想再给银行打工了”。  “理财不如还房...

    时间:02-12
  • 提前还10万,省了22万利息!“我不给银行打工了”

      “年终奖发了之后,第一时间去排队还房贷,等了两个月终于扣款了。”来自武汉市的小陈告诉记者,“一共贷了70万元,30年,提前还10万,缩短还款年限,总共能节省22万元利息。”  当理财收益难以跑赢房贷利率,越来越多的贷款人选择提前还贷,以降低房贷总体成本。不少贷款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不想再给银行打工...

    时间:02-12
  • 青海累计为超22万家市场主体减免支付手续费约7759万元

      中新网西宁2月2日电(祁增蓓)2月2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获悉,自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政策实施以来,该行持续推动青海省人民银行系统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分公司落实落细国务院减费让利、惠企利民决策部署,累计为青海省超22万家市场主体减免支付手续费约7759万元。  据介绍,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

    时间:02-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