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提前还10万,省了22万利息!“我不给银行打工了”

2023-02-12 17:24:2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年终奖发了之后,第一时间去排队还房贷,等了两个月终于扣款了。”来自武汉市的小陈告诉记者,“一共贷了70万元,30年,提前还10万,缩短还款年限,总共能节省22万元利息。”

  当理财收益难以跑赢房贷利率,越来越多的贷款人选择提前还贷,以降低房贷总体成本。不少贷款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不想再给银行打工了”。

  “理财不如还房贷”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当前理财、存款等投资的预期收益无法覆盖贷款利息,是部分贷款人选择提前还款的主要原因。

  “我每期都提前还5万元本金,截至目前已还了12期,贷款年限缩短至13年,总利息将近能省80多万。”北京的程女士告诉记者,在2022年2月份她从银行贷出160万商贷,年限25年,当时利率是5.2%,利息总共有126.22万。从去年4月份开始,她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于是选择提前还房贷。

  和程女士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来自上海的高先生,“我的房贷金额较大,提前还贷能降低本金,整体减轻还款压力”。

  高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我贷款了199万元,贷款期限是20年,利率4.95%,如果我提前还10万元,贷款期限缩短至18年,总利息可以节省近12万元;而目前存款利率基本只有3%左右,18年收益仅有54000元,且利率还有继续下降空间,理财也不能保本保息了。”

  高先生表示,“现在的房贷利率明显高于理财、存款利率,对于我们风险承受力较低的投资者而言,现在很难找到比提前还贷收益更好的‘投资’了。”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近年来,部分借款人通过全部或部分提前还款来减轻还贷压力。同时,2022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一贯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普通居民投资收益下降,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将原来用于投资的部分资金用于提前还款。

  提前还款扎推

  由于提前还款需求激增,多家银行提前还款的客户都排起了长队,甚至有银行需排队半年之久。

  “目前申请提前还贷的客户太多,大概去年四季度开始,提前还款的客户突然激增,目前还有大部分积压业务未处理完。”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贷款经理汪鑫告诉记者。

  部分银行扣款时间一再拖延。南京的吴女士告诉记者,“近几天专门去网点提交了提前还贷的申请,贷款经理说现在额度非常紧张,前面还有30多个客户在排队,我这笔扣款差不多要排到半年后了。”

  与此同时,为控制提前还款量,部分银行在提前还款次数上也做了限制,甚至取消了线上预约通道。上海的高先生向记者表示,“去年工行是随时都可以提前还款的,但是今年我在线上还的时候发现,一年只能提前还一次了”。

  此外,天津的戴女士向记者吐槽,“房子是在天津老家买的,我现在长期在上海工作,不能线上申请还款的话,意味着我还要因为这件事跑回去一趟,还不知道能不能一次办完。”

  对此,该行工作人员解释,如果客户实在不方便现场办理,也可委托他人进行代办,但需到公证处开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证明。“提前还款涉及从客户卡里扣划款项的操作,各方面审核材料会更加谨慎。”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银行来说,房贷是一项长期稳定生息的优质资产,提前还款量加大,会直接影响银行利息收入,也会影响银行对长期资产的使用安排。面对住房贷款业务发展压力,银行采取多种措施试图降低或推迟提前还款压力。

  警惕”转贷“陷阱

  随着五年期以上LPR的不断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增房贷利率形成较大利差。不少贷款人告诉记者,虽然LPR浮动下调,但是签合同时上浮的基点是不变的,买在利息高点的房子不太划算。

  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想要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部分银行和贷款中介因势诱导借款人用经营贷来置换房贷,即贷款人将房贷结清后,再将房子抵押给银行申请利率较低的经营贷。

  从利率上来看,以深圳市为例,目前首套房贷利率在4.6%左右,而经营贷利率可低至3.45%,相差了115个基点。然而,这种做法是明令禁止的。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向记者表示,银行贷款是有明确的用途设定的,必须按照用途去使用,不能挪做它用。经营贷款是以中小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为服务对象的融资产品,贷款资金用于其企业或个体户的经营需要,是不允许流入楼市的。

  “‘转贷’行为对于购房人而言有不小的风险,一旦被查出将面临停贷,或提前全额偿还贷款的风险,资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若无法及时偿还银行贷款,将面临被抵押的房产被拍卖的风险。对于一些操作经营贷置换房贷的中介或银行机构,一旦被查出,也会面临被处罚的风险。严重者,还可能会涉及刑事犯罪问题。”王玉臣说。

  编辑:张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要提前还贷吗?ChatGPT给建议

      与ChatGPT聊天,成为当下的新风潮。对于“提前还贷热”话题,市民是否可以留下每月10元的月供以抵税?对于提前还贷有何建议?预计提前还贷热潮什么时候结束?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就这些问题,跟ChatGPT和专家进行了对话。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王楚涵 实习生温文慧  保留最低月供以抵税?“话题性”或高于“实用性”  ...

    时间:02-10
  • “提前还贷潮”下房主与银行的博弈 划重点带你读懂

      中新网2月9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提前还房贷,房主很急,银行更急?贯穿了2022年的“提前还贷潮”,2023年热度不减。  房主们为何要急于提前还贷?明明银行可以提早回款,为何却并不欢迎?几个问题带你理清“提前还贷潮”。  买房人抢着给vs银行不想要  “曾经批贷难,如今还贷难。”当前的语境下,“还贷”指的已经不是月供的...

    时间:02-09
  • “预约还款比抢春运火车票还难 ”,提前还贷为何“井喷”?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加快提前还贷。而在今年初,这一趋势愈演愈烈,渐成“提前还贷潮”。据机构简单调查显示,有超6成人会选择提前还房贷,这也说明购房人对提前还房贷的诉求较大。  同时,各地也不断曝出提前还贷预约难等问题。比如,李贵平(化名)在去年经过半个月通过线上预约办完提前还贷,而今年延长至三...

    时间:02-07
  • 多家银行需提前预约办理 存量房贷出现提前还贷潮?

      本报记者 潘福达 鹿杨  近期,全国多地首套房贷利率不断下行,与存量房贷利息差扩大。记者近日从北京多家银行网点获悉,用户要办理提前还房贷业务需要预约,排队时长至少在一个月以上。专家表示,盲目跟风提前还贷并不可取。  存量房贷利率高过投资收益  “存了点儿钱,就想着赶紧把房贷还上。”两年前购房的王先生说,买房时商...

    时间:02-07
  •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部分能否下调?业主面临“高位站岗”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部分能否下调?  多地首套房贷利率一降再降存量房贷业主面临“高位站岗”   江苏购房者张先生2021年10月在昆山购房后,在某国有大行办理首套房贷款,贷款金额120万元,30年期,利率为6.4%(LPR加点175个基点)。三个月后,苏州的首套房贷利率就下调至5%以下。随着LPR的下调和房贷政策的放宽,目前苏州主流银行的首...

    时间:02-06
  • 预约数月起!购房者仍扎堆提前还贷,为什么?值不值?

      “我提前去银行预约了提前还房贷,2月18日可以正式办理。”北京市民王飞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两个月前预约了提前还10万元的房贷,近期将可办理。  最近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房贷利率不断下行,提前还房贷的年轻人不断增加。  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现象,不少银行设置了“时间门槛”,购房者需要提前两三个月甚至...

    时间:02-04
  • “提前还贷”热度上涨 银行工作人员:大多需等半年以上

      “提前还贷”热度上涨  银行工作人员:大多需等待半年以上  年后,“提前还贷”的热度再次上涨,频频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去年讨论提前还贷时,大众关注的焦点是“应不应该提前还贷”;但现在,更多人关注的焦点变为了“提前还贷难”,线上渠道被关闭,需要预约、排队。  有建设银行(601939.SH)某分行...

    时间:02-04
  • “提前还贷”热度上涨 银行工作人员:大多需等半年以上

      “提前还贷”热度上涨  银行工作人员:大多需等待半年以上  年后,“提前还贷”的热度再次上涨,频频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去年讨论提前还贷时,大众关注的焦点是“应不应该提前还贷”;但现在,更多人关注的焦点变为了“提前还贷难”,线上渠道被关闭,需要预约、排队。  有建...

    时间:02-04
  • 跟风提前还贷不可取

      岳品瑜  春节假期后,提前还贷又火了,排队还款接连上热搜。  排队到3月才能还贷,线上申请通道基本关闭,还贷门槛的提高,引发不少用户不满。  股市低迷、理财破净,不少拿到年终奖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房贷,提前还贷似乎成为了第一选择。  疫情三年,很多人收入受到影响,通过提前还贷可以降低每月还贷负担,看起来也是诱惑满满...

    时间:02-03
  • 理财收益率遇冷 标品信托依旧不吃香

      经历了去年投资市场的“寒流”,卯兔年初始信托理财市场表现如何?2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受市场融资成本下行等因素扰动,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较去年同期普遍有所下降,且在推荐过程中,信托理财经理依旧将非标产品作为主推对象,对本该受到追捧的标品信托产品“置之不理”。  信托产品收益率“遇冷”  作为财富配置的一...

    时间:02-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