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向科技创新要兴粮稳产

2023-03-16 09:47:33

来源:经济日报

  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要通过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新技术的集成展示,让农民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积极拥抱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为粮食增产赋能添智,为粮食产能提升插上科技的翅膀。

  面对粮食紧平衡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解决我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强化科技驱动,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实现粮食增产提质降本增效,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向科技要产能要产量,为确保实现今年1.3万亿斤以上的粮食生产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就举世瞩目,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底盘技术、丘陵农机等领域都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是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背后的“科技密码”。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但部分核心种源、高端装备依然捏在别人手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生产的源头。在诸多农业科技中,良种是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居所有农业科技之首。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我国粮食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使我国水稻平均亩产提高20%以上,为国家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李振声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李登海的紧凑型杂交玉米、谢华安推广的再生稻以及朱有勇的旱地水稻种植技术等农业科技的突破,也对我国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要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农业科技进步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确保粮食安全,要强化科技驱动,向科技要产能要产量。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增强创新整体效能,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紧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等先进农机的研发,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既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又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国家要舍得下力气、增投入,对农业科技研发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要出台金融、税收等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涉农企业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推动形成稳定多元的农业创新投入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始终是一个问题。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农技服务组织和农业科研人员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断层、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大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基层紧缺农技人才的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薪酬标准,让基层农技队伍稳下来。要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农业科研人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力量,要在实验室搞科研,也要到田间地头搞科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农民科技素质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积极性不高。国家要加大扶持力度,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新技术的集成展示,让农民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积极拥抱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为粮食增产赋能添智,为粮食产能提升插上科技的翅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工网评|努力让更多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本网评论员 杨召奎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围绕中小企业勇当创新主体提出了建议,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此前表示,创新不问出身,不...

    时间:03-13
  • 同比增长73.2%!跨境电商企业赶订单 扩产能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杭州海关获悉,今年1—2月,浙江通过海关跨境电商平台出口209.1亿元,同比增长73.2%。跨境电商数据的回暖也体现在“世界超市”义乌的一单单业务当中。进入3月份,跨境业务更多了,那里的商户们也更加忙碌。  在浙江义乌这家主营宠物用品的跨境电商企业仓库里,50多名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配货和打包。每天,从这里发...

    时间:03-11
  • 中泰高校合作培养能源电力人才 服务国际产能合作

      中新网南宁3月9日电 (陈秋霞)“中泰铁路正在修建,希望能将我在中国所学的知识能应用到其中,为中泰铁路作贡献。”来自泰国乌汶技术学院的学生王帅达9日在广西南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乌汶技术学院联合共建的“中泰电力丝路学院”“国际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在广西南宁揭牌成立。包括王帅达在内...

    时间:03-09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国彪: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中新网太原3月8日电 (记者 李新锁)2023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如何保障能源安全?作为能源“巨无霸”晋能控股集团的当家人,全国人大代表、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国彪8日表示,将扎实做好煤炭的增产保供、能源结构调整两个大文章。  近年来,能源保供逐渐从应急状态转变为常态化。其间,山西频频成为煤炭保供主力省之一...

    时间:03-08
  • 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咋实现?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两会期间,围绕如何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建好高标准农田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

    时间:03-07
  • 贵州茅台等酱酒企业项目列入贵州省重大工程 涉及产能或超59万吨

      记者 冯雨瑶  日前,贵州省发改委公布了2023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共计4158个。其中,涉及酱香白酒项目92个,相较去年的63个增加了29个,增幅46%。上述项目涵盖了贵州茅台、习酒、国台、金沙等在内的多家酱酒企业项目。  据记者梳理,上述项目主要分布于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三大核心产区,合计项目数量占比超50%,已公布...

    时间:03-07
  • 两会现场速递丨如何推进基础研究?怎样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回应关切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如何推进基础研究?怎样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回应关切  新华社记者胡喆、吴雨  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增速更快;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要努力形成一种生态;ChatGPT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

    时间:03-06
  • 【企业家话两会】周鸿祎:民营企业将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中新网3月5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作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始人,我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于民企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让我们备受鼓舞!”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5日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

    时间:03-05
  • 王志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发展质量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科技日报记者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请问,科技部将如何进一步突出企业科...

    时间:03-05
  • 部长通道丨王志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发展质量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首场“部长通道”开启,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介绍,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来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但同时它也是科学研究的主体,新的方法、新的科研范式、新的领域的研究、新的现象的解释,以及这些怎么转化成技术...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