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贵州茅台等酱酒企业项目列入贵州省重大工程 涉及产能或超59万吨

2023-03-07 10:38:50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冯雨瑶

  日前,贵州省发改委公布了2023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共计4158个。其中,涉及酱香白酒项目92个,相较去年的63个增加了29个,增幅46%。上述项目涵盖了贵州茅台、习酒、国台、金沙等在内的多家酱酒企业项目。

  据记者梳理,上述项目主要分布于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三大核心产区,合计项目数量占比超50%,已公布产能合计超过了59万吨。

  涉及产能超59万吨

  具体来看,上述92个酱香白酒项目,包含收尾项目10个,续建项目40个,新建项目31个,预备项目11个。

  其中,续建项目数量最多,包含习水县茅台201厂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习水县习酒公司“十四五”技改(一期)工程、安酒2万吨酱香型白酒建设项目、汇川区贵州董酒新增4万吨扩建项目、劲牌茅台镇酒业年产15000吨酱香型白酒技改项目等。

  11个预备项目则包含贵州国台酒庄年产2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扩建项目、贵州国台茅源酒业年产1.5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扩建工程项目、习水县步长2.1万吨酱酒技改扩能项目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贵州省已多次发布政策支持白酒产业发展。2月份,贵州省发改委官方公布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其中涉酒项目84个;3月份,《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再次助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两年,贵州在支持白酒产业发展上可谓下了大力气。“白酒产业是贵州的核心产业,加之贵州还拥有文化、旅游、餐饮等产业,而它们都能与白酒产业产生协同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白酒产量整体下滑背景下,贵州白酒产量近两年却逆势上扬。

  数据显示,我国白酒产业在2016年产量见顶后便进入下行周期,产量从2016年的1358万千升逐年下滑至2021年的715.6万千升。2022年,全国白酒累计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滑5.6%,白酒产量迎来六连跌。

  而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白酒产量达26.6万千升,2021年为34.8万千升,2022年贵州白酒实现产量约45万千升,同比上涨29%。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到2025年力争全省白酒产量达到60万千升。

  三大核心产区项目占比过半

  据贵州省此前公布的《贵州省县域特色产业招商“十四五”规划》,将以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为核心区域,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培育壮大白酒企业梯队。

  据梳理,上述92个酱酒项目中,仁怀涉及的项目总数最多,占36个,习水占9个,金沙占7个,该三大核心产区项目合计达52个,占比约56%。

  以项目分布最为密集的仁怀市为例,其拥有收尾项目有4个,续建项目13个,新建项目15个,预备项目4个。其中,续建项目包含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包装物流园项目一期工程、劲牌茅台镇酒业年产1.5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项目等;新建项目包含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等;预备项目则包含贵州国台酒庄年产2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扩建项目等。

  近年来,上述三大核心产区纷纷发力,支持当地酱酒产业发展。据了解,仁怀市自2021年就大力度、大范围地实施了一系列清理清退、兼并重组、改造升级。2023年,仁怀将新增清理退出白酒企业(作坊)100家以上,确保白酒生产企业的总数控制在1000家以内。

  此外,习水产区正紧紧抓住“酱酒新高地”的机遇期,以招大引强、扶优扶强的原则,向着千亿元级产区进发。数据显示,2022年习水产区酱酒产量约占全国酱酒总产量的26%,仅次于仁怀。

  与茅台、习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金沙,也通过推进白酒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等,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贵州酱酒三大产区之一。

  “白酒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同时‘酱香热’的红利窗口正在不断缩小。”北京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程万松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酱酒产业竞争目前已进入中场期,即进入拼耐力、拼核心力量的时候,是由比拼速度向比拼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计划“十四五”期间建1万个以上5G工厂

      中新网3月5日电 3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计划“十四五”期间建1万个以上的5G工厂。同时,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研发。  金壮龙表示,我国移动通信走过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发展历程。“可以这么说,现在已经进...

    时间:03-05
  • 湖南18种“十四五”专项拯救物种保护率达83.3%

      中新网长沙3月3日电 (张雪盈)重建世界纬度最低的朱鹮种群,构建国内最大的麋鹿自然野化种群,营造全国面积最大、株数最多、海拔最低的银杉人工林……2022年,湖南省18种“十四五”专项拯救物种保护率达83.3%,物种数量稳中有升,栖息地(生境)质量逐步向好。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湖南第十个“...

    时间:03-03
  • 北京发布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落实分区分责分级管理措施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陈杭)记者2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近日《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经北京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按照《规划》,北京将建立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分区分责分类分级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新格局。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

    时间:03-02
  • 甲流高发季奥司他韦又成抢手货?药企:产能没问题,会根据需求排产

      澎湃新闻记者 杨阳  近日,甲流和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季,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再次被炒热。  3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联系多家药企,相关公司表示,产能没有问题,未来将会根据需求进行排产。  3月1日收盘,相关上市公司跌涨不一。A股方面,一品红(300723)跌2.14%,报收47.65元/股;双鹭药业(002038)跌0.55%,报9元/股;港股方面...

    时间:03-02
  • 聚产能引人才 西安“空天一体”跑出加速度

      中新网西安3月1日电 (杨英琦)记者1日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空天一体”跑出加速度,发展活力不断释放。“‘航空制造+航天研发’,产业布局一体、招商引资一体、资源服务一体、机制保障一体,合力推动产业倍增。”西安市阎良区委书记、西安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西安航天基地...

    时间:03-01
  • 把握性质定位 完善制度机制——全国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展民主监督工作

      (两会观察)把握性质定位 完善制度机制——全国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展民主监督工作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刘舒凌 杨程晨)2022年8月,一个高级别调研组从北京来到黑龙江省抚远等地,查看侵蚀沟治理等实际情况,与当地农业和水利技术人员、省市县党政有关负责人及权威专家当面交流,主...

    时间:03-01
  •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咋实现?

      在1.3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越往上走难度越大——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咋实现?(“一号文件”新提法透露哪些信号①)  惊蛰将至,农时催人。眼下,春耕备耕陆续铺开,田间地头,亿万农民正挥汗耕耘促丰收。  粮稳天下安。新的一年,粮食安全如何保障?乡村振兴怎样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

    时间:02-28
  • 中国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面临哪些难题?怎么实现?

      在1.3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越往上走难度越大——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咋实现?(“一号文件”新提法透露哪些信号①)  本报记者 邱海峰   惊蛰将至,农时催人。眼下,春耕备耕陆续铺开,田间地头,亿万农民正挥汗耕耘促丰收。  粮稳天下安。新的一年,粮食安全如何保障?乡...

    时间:02-28
  • 中国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面临哪些难题?怎么实现?

      在1.3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越往上走难度越大——  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咋实现?(“一号文件”新提法透露哪些信号①)  本报记者 邱海峰  惊蛰将至,农时催人。眼下,春耕备耕陆续铺开,田间地头,亿万农民正挥汗耕耘促丰收。  粮稳天下安。新的一年,粮食安全如何保障?乡村振兴怎样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

    时间:02-28
  • 福建漳州“十四五”末海洋生产总值可望超过1550亿元

      中新网漳州2月27日电 (廖珍妹)记者27日从“海上漳州”项目推介会暨海洋渔业项目签约仪式上获悉,到“十四五”期末,福建省漳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可望超过1550亿元。  本次活动共签约海洋渔业重点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超110亿元,主要有科研试验、深海养殖及海洋牧场建设、智慧海洋、渔业产业融合发展、设施渔业项目、渔业产业园...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