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市场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

2023-03-15 06:02:49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初步统计,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业内人士纷纷表示,2月金融数据延续1月强劲态势,信贷供需两旺,结合此前PMI等指标,表明市场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宏观经济正在加快好转。

  继上月之后,M2增速再次创下2016年年中以来最高水平。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M2增速再创新高,主要原因在于贷款规模再创新高、财政靠前发力加大货币投放,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以及人民币存款特别是住户存款同比大幅多增。这表明,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同样,在上月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人民币贷款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延续信贷“开门红”态势。董希淼分析,人民币贷款投放速度加快是主要贡献项。从结构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春节后,各地纷纷采取稳经济、促发展的系列措施,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促进融资需求继续增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2月新增信贷增长强于预期,信贷结构优化,主要贡献来自于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同步改善,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干扰影响减弱,纾困稳增长政策支持企业和居民信心回暖,加之节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信贷需求回暖,以及国内基建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带动信贷需求效用明显。此外,2月银行信贷投放继续偏积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及制造业、基建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

  “从结构上看,在对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信贷结构更为优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较为显著。”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说,居民部门信贷需求修复态势明显,春节错位因素使2月份汽车消费放量,带动居民短贷明显好转,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提前还贷潮环比有所降温,均支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企业景气度持续回暖向好,重大项目实物工作量和基建开工进一步加速,拉动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

  社融方面,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主要贡献来自于实体经济信贷、政府债券融资和表外票据融资改善等。周茂华进一步表示,其中,2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继续少增,但较上个月明显改善,反映企业信用环境整体在改善。社融表现强劲,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前景改善,纾困、稳增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和企业信用环境整体改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实体经济内生融资需求恢复、稳增长政策驱动以及低息贷款环境下,经历1月信贷快速增长之后,2月信贷投放依然保持了较快节奏,完成了前置发力和“开门红”目标;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也维持在相对高位,体现了“有力”,有助于提振信心、加快宽信用进程。为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满足“有效”需求,后续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需进一步调节,从而为经济稳固运行和可持续增长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预计接下来信贷总量将保持有效增长、货币信贷将保持合理平稳增长,同时稳经济大盘政策工具将有序存续,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工具和大宗消费信贷支持将提质加力增效,稳健、精准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有效支持,继续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信贷成本、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以助力经济回稳向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庞溟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观察)中国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中国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后,恢复消费者和企业信心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一如此前各界所预期,中国在全国两会期间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居民获“民生红包”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各地全力“拼经济”,一度低迷的消费开始显...

    时间:03-08
  • “国家账本”提振市场信心

      代表委员热议预算报告  “国家账本”提振市场信心(提振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今年财政政策有什么特点?如何体现“加力提效”?重点领域和基本民生投入如何...

    时间:03-07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会带来什么?

      阅读提示  今年全国两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关注的热点。他们表示,当前,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数实融合整体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等问题。代表委员们建议,加快推动数实融合,需要疏通数据要素流通的堵点,更需要攻破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难点,畅通全产业数字化升级链条。  ...

    时间:03-06
  • 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9% 全球经济现初步趋稳回升迹象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且接近50%荣枯线,显示全球经济出现初步趋稳回升迹象。  分区域看,美洲制造业PMI为48.3%,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8个月环比下降走势。不过,该指数仍连续4个月运行在50%以下,美洲制造...

    时间:03-06
  • 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2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9%

      中新网3月6日电 题: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2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9%  中新财经记者阮煜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并连续2个月高于50%,显示亚洲制造业增速呈现逐月加快走势。  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回升较好...

    时间:03-06
  • 【企业家话两会】姚劲波:政府工作报告给企业家们增强了市场信心

      中新网3月6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简明务实,重民生,有温度。”5日,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人民至上,高处着眼、实处落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催人奋进。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

    时间:03-06
  • 权威部门话开局丨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威部门话开局)  3月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等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以...

    时间:03-04
  • 权威部门话开局丨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威部门话开局)  3月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等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时间:03-04
  • 上交所: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新网上海3月3日电 (高志苗)为进一步健全债券市场功能,推进资产证券化及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高质量发展,提高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并施行《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规则适用指引第5号——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业务指...

    时间:03-03
  • 福建坚守实体经济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中新网福州3月3日电 (龙敏黄新楠)3日在福州举办的“稳经济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表示,福建将坚守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2022年,福建省工业增加值1.96万亿元,总量全国第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稳居东部地区第1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 ...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